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普京担任俄罗斯新总统后,俄 罗斯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会 朝什么方向发展,一直受到世人关注。 俄罗斯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在叶利钦总统任职期间就经历了不断调整的过程。8年来关系时有起伏,最引人注目的是首尾的两次。 第一次是1992年夏,叶利钦总统在度过了俄与西方关系的短暂“蜜月期”之后,提出俄准备奉行既面向西方也面向东方的双头鹰政策。此前,俄曾提出准备加入北约;成为西方的盟友。这一表示被视为具有标志意义。 改行“双头鹰”政策,表明俄决定同西方拉开一定距离;准备使它对欧美和对亚太的政策达到一定的平衡。但是,俄朝…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从叶利钦时期的向西方“一边倒”和后来的“双头鹰外交”,到今天普京的“双翼外交”,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双翼外交”有哪些特点?取得了何等成绩?  相似文献   

3.
迟宪平 《党政论坛》2012,(12):39-39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相似文献   

4.
2000年是俄罗斯谋求变革的 一年,其主要标志是政局走 向稳定,国家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得到加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普京总统兑现自己的诺言,向“富民强国”的战略目标迈出了第一步,使俄罗斯真正摆脱了政治动荡和经济衰退的阴影,并开始走上复兴之路。可以预言,俄罗斯一旦实现稳定,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和基础设施完备等内在优势将会逐渐发挥出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重新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普京上台一年多来,在政治方面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加强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体系和联邦中央对地方政权的治理和监督,联邦主体各行其…  相似文献   

5.
评价起俄罗斯总统普京推行的外交政策,专家们一般称之为“全方位外交”,说欧美、独联体和亚洲依次为其三大重点。也有观点有所不同而且更为形象的评价,说他搞的是“双头鹰外交”、“两翼外交”或“两洋外交”。应当说,这两种评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无非是说他东西方兼顾,一手抓欧美,一手抓亚太,或称一手抓大西洋,一手抓太平洋,若说有什么不同,那仅仅是前者多了一个“以独联体为依托”。 事实上,普京执政半年多来特别是最近他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的行动表明,到目前为止,他出于长远的安全战略和经济利益考虑,在外…  相似文献   

6.
小刀 《党政论坛》2013,(2):57-57
都灵大学是意大利一所颇有声望的大学,它的历史甚至比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还要古老。在都灵大学的校门口,有两尊黑色大理石雕塑,左边是一只鹰,右边是一匹奔马。它们成了都灵大学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26日,47岁的普京在俄罗斯全国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第二任总统,这标志俄罗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普京在竞选时提出要以“俄罗斯的思想”,即“俄罗斯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价值观”作为团结全社会的思想基础。他把“俄罗斯的思想”归纳为“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权威”和“社会互助精神”。这显然是对90年代主导俄社会的西方自由主义以及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和反正。与此同时,普京还对从苏联70年和90年代的俄改革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三点教训:第一,苏联70年“偏离了人类的康庄大道”,俄不能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8.
拉佐夫 《侨园》2006,(6):15
15年来,俄中两国不仅在双边关系和国际舞台上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进行政治协作,而且经贸合作和人文合作也空前高涨。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活动和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是两国战略伙伴与合作关系发展的合乎规律的延续。今天,俄罗斯与中国的政治互信程度超过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老一代中国人尚能很好地了解俄罗斯的丰富文化及其传统和习俗,而中国青年一代对此知之甚少。我们希望通过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活动,使中国朋友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我们的成就、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当代俄罗斯及其历史和文化。此次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有政治领袖…  相似文献   

9.
审美文化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面临着很多困境,其中审美文化概念的泛化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反对者声称审美文化的泛化导致了人文精神的深度的削平和诗意的缺失,本文试图从文化的平民化有助于打破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之间的文化壁垒的角度思考这一泛化的必然性和进步的意义,并以一种辩证的视角提出泛化后可能会引起真正的理想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中俄关系持续高涨,尤其在新丝绸之路政策的带动下,中俄的合作日益加深。但是很多人对俄罗斯并不是很了解,谈起俄罗斯,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俄罗斯气候寒冷,到处冰天雪地,其实俄罗斯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国家,下面我们谈谈俄罗斯的主要节日。德谟克利特曾说过,没有节日的生活就如同一条没有客栈的漫漫长路。节日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雷丽平 《学理论》2010,(5):61-6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掀起了“东正教热”。东正教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东正教热”的出现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特别重视俄罗斯出现的“东正教热”,既要分析它的文化因素,也要认真总结苏联在宗教问题上的教训,引以为鉴,尤其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搞好政教关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月26日,俄罗斯将举行总统 选举。这对于俄罗斯,对于 全世界,都是一件大事。因为,选举结果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走向。 谁来当俄罗斯总统?这个问题似乎有了比较肯定的答案。无论是国内民意调查,还是国际舆论反应,普遍看好已经身居克里姆林宫的代总统普京。但舆论也认为,俄罗斯政局向来变化无常,不到最后时刻,谁都不敢打保票。 总统竞选者多达12人。他们之中,被认为真正有能力与普京竞争的,只有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其次,“亚博卢”集团领导人亚夫林斯基,自民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办也会在各自党派中找到一些支持者。 …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陷入到意识形态真空与文化认同缺失的双重困境中,同时各种文化思潮跌宕起伏,共同在后苏联时代的"文化空间"中角力,俄罗斯新自由主义思潮正是诞生于这一文化背景中。以往研究者过于从经济层面与政治层面评析俄罗斯新自由主义,而对其文化层面的内涵发掘甚少。以文化哲学及历史哲学的理论视角为基点将俄罗斯新自由主义纳入到后苏联时代整个文化思潮交错变幻的背景下进行考察,着力厘清新自由主义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俄罗斯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今天的俄罗斯研究来说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也为我国与俄罗斯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4.
赵高潮 《民主》2012,(9):38-40
每一种本土文化或地域文化都有与之地位相称的称谓,这一称谓实际上就是本土文化的标志。本土文化的称谓应当体现地域地理和文化特征,但又不宜直接以行政地名称谓。笔者认为,“蓝色文化”最能代表青岛的本土文化,“蓝色文化”应该是对青岛地域文化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5.
黄颖 《党政论坛》2011,(15):38-39
21世纪是中国谋求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期,这一历史性进程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兴盛,并以增强对世界文明和国际社会文化影响力为重要标志,这也是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与国际责任。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复兴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和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陈杨 《理论探讨》2013,(4):68-71
俄罗斯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梅茹耶夫从文化哲学方面反思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他认为苏联曾经建立的那个社会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理应是阐释共产主义运动最终目标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是文化空间,认为公有制的实质应该是文化所有制。  相似文献   

17.
名字是区别同一家庭或家族成员的称谓形式,也是研究语言、历史、民俗的珍贵材料。俄罗斯人的名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色,介绍俄罗斯人的取名方式及其蕴涵的民族文化语义,旨在更深刻地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8.
吕嘉 《党政论坛》2013,(22):1-1
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就其内涵而言,文化自觉是人对自己文化的清醒自知,其内容只有自知者能够真正理解体会。文化自觉决定着人的精神状态,人们是否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可以通过他们的思想言行表现出来。这些思想言行就是文化自觉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笔名"源自古希腊语,是作家发表作品时隐去真实姓名所署的别名。介绍俄罗斯作家笔名的由来,旨在了解这些作家笔名的文化内涵,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俄罗斯的文化。18-19世纪的俄国作家开始使用笔名发表作品,并且笔名比其真名更为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20.
姓氏是用来区别不同家族的符号,也是研究语言、历史、民俗的珍贵材料。俄罗斯人姓氏的出现和普及随着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介绍了俄罗斯人的姓氏起源和得姓方式,旨在更深刻地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