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发展道路事关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植根于近代以来中国独特的历史环境和历史命运,形成于围绕"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中国梦"所进行的探索中,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并非唯一途径。诠释这三个逻辑,有助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也有助于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崛起的世界环境,是资本的全球扩张、经济全球化、西方发展成为社会国家的阶段。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翻版,而是对西方中心论哲学的突破。它大胆抓住世界剧变的历史条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植根中国大地、代表人民利益、适应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要求,开拓了东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它是与现代资本主义在发展逻辑、制度本质、文明源流和发展战略上有根本区别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必须破除西方中心论史观,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创举进行学理总结与阐明,构建东方社会主义新理论,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戴文宪 《工会博览》2012,(36):25-2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报告还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我们党向世人庄严宣誓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坚强决心.工会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就要认真领会和把握这一庄严宣誓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落实途径,坚定对正确发展道路的自觉自信,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思想是文化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既是历史的逻辑延伸,也是现实的逻辑必然。时代性是其鲜明标志,创新性是其理论品格,实践性是其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充分认识和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关系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关系到坚持我们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关系到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理论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几次"飞跃"的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理论界都在研讨,自《共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致力于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不仅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且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人类一般历史过程和资本主义具体发展状况考察的结果;它们分别体现为以"两大发现"为基本内容的逻辑理论和以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内容的策略理论两个层次.历史上,社会主义运动一直恪守着马克思的逻辑理论,而根据实践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正其策略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从突破马克思的策略理论人手,逐渐超越了其逻辑理论的解释范围.中国社会主义者只有依据唯物辩证法重新考量时代条件,才有可能推动社会主义逻辑理论的相应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其经验有两种概括:一是官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二是学界的"中国模式"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在理论上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在实践上全面推进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构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鲜明中国特色内在统一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9.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程,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演变,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期间有高歌猛进,也有低回跌宕。在以往国际国内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思想是苏东剧变后世界发展开始向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转变的理论标志;这一思想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道路的借鉴,是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共产党执政自信的理论标志;同时,这一思想又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是面向人类发展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自信的理论标志。只有在深入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才能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论断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等重要问题作出了大量精辟的论述。对此,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和阐释: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即从哪儿来、往哪儿去,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四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思想强党、理论建党。在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的科学社会主义观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高度凝练和根本体现,具有普遍和根本的指导意义。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应当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3.
波兰哲学家亚·沙夫认为应以马克思提出但没有阐明的亚细亚形态历史理论作为基础,才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沙夫对当代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成果.经典社会主义是欧洲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20世纪从俄国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社会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不同,它们在探索中形成了东方社会历史理论和东方社会主义理论.只有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突破.科学社会主义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当薄弱,应当提高自觉,科学探讨,勇于开拓,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社会主义理论、发展道路和模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特征是其"特色"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对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准确判断,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正在铸造新辉煌,并将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辟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工会工作领域的具体展开,是中国工运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成功  相似文献   

17.
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体现三方面要求,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反映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不断发展的实践历程和根植于中国实际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具有现实指导性。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可概括为"人本、平等、互助、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论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在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中国道路,不仅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坚持,而且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化拓展,并影响和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命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而且能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民众对中国道路的自觉认同与恒久自信。伴随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部分民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认同、建设绩效认同、制度认同和主导价值观认同方面遭遇了困境。要凝聚社会共识,增强道路认同,迫切需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动民主政治、执政伦理、社会公正、中国精神的建设与弘扬,以提升民众对中国走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的自信、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自信、走改革创新民族自强道路的自信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建构是在中华文明自身发展逻辑、现代文明发展逻辑与共产主义运动逻辑共同演绎下实现的,而将这三大逻辑之间以及让它们与中国人民实践连接起来,并起到枢纽性与核心性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通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使现代文明在中国基本确立,而且还探索出一条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的中国形态,证明了人类现代文明实现形态的多元化,而非只有一种"普世模式";也说明人类文明发展将持续进行并且能够走向未来新的文明,而不是只能停留在当下的所谓"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