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物档案】李天来,1955年11月生,辽宁省绥中县人,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的设施园艺专家之一。他主持、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4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9项。1990年以来,他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中华农业英才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国家科技计划突出贡献奖、国家教学名师和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  相似文献   

2.
<正>在农二师二十九团625座日光温室大棚里,菜农们出"奇"制胜,种植的蔬菜在库尔勒蔬菜市场独领风骚。沼气大棚收入高在八连李明的温室大棚里,李明高兴地说:"看样子,今年挣10万元又是小菜一碟。"2003年,李明自筹资金20万元和工会贴息贷款3.2万元,建起6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他利用时间差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也年年递增。去年,他在大棚边又建起了沼气,养了一群猪、  相似文献   

3.
正初春的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大庙桥村,绿油油的蔬菜、红彤彤的西红柿、一排排的火龙果,可以用"琳琅满目""无奇不有"来形容,在这斑斓的色彩中,孕育了无限的生机。大庙桥村是利通区最大最集中的设施农业基地,现拥有设施蔬菜交易大棚5000多平方米,温室508个,参加日光温室种植户260户,2013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到3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78.5元。设施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农业种植结构,丰富了市场供应,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人物简介:李天来,中共党员,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的设施园艺专家之一,为我国设施园艺学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和他的团队研制出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体系,结束了千百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不加温不能生产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09,(2):29-29
近年来,蔡家滩村党支部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培育壮大畜牧养殖、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玉米制种等产业,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突出载体创新,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作用。村党支部不断健全完善"三会一课"、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民主理财等制度,创新了  相似文献   

6.
数字看宁夏     
39.9亿元上半年全区农业实现增加值39.9亿元,同比增长3.0%。全区畜牧业生产积极向好,猪、牛、羊、家禽肉产量14.4万吨,同比增长2.3%;水产养殖健康发展,水产品产量4.4万吨,同比增长17.6%;蔬菜、瓜果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新建日光温室及拱棚2万亩,完成旧棚改造任务2.4万亩,新增供港蔬菜基地2万亩,蔬菜、瓜果产量同比增长4.0%。  相似文献   

7.
2010年新年刚过,室外温度零下15℃,而在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马园村村民苗云家的2栋日光温室里温暖如春,绿油油的黄瓜已经上市,去年仅温棚蔬菜为他家带来了3.5万元收入。马园村原来以种植露地蔬菜为主,现已发展成为设施农业的重点村,  相似文献   

8.
2002年底,通州区漷县镇草厂村党支部决定利用本村处于区南部蔬菜发展区的地域优势,建日光温室种植大棚蔬菜,以此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谁知党支部的好心却在群众中遭到了冷遇,没有一户农民  相似文献   

9.
正屈连伟,男,汉族,1977年11月1日出生,2015年6月2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副会长、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郁金香专家委员会主任。曾获得"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沈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郁金香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平堡有三怪,水地不种莱,男人常在外,冬天把房盖",这是昔日人们对靖远县平堡乡的印象.如今平堡乡日光温室规划整齐,错落有致,白花花一片,反季节蔬菜生产走在全省的前列.提起这一天翻地覆的变化,平堡人都会说,这多亏了我们的带头人陈国钧.陈国钧当过会计、队长、村委会主任,特别热衷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担任副乡长兼农技站长后,他更是视科技为生命,组织带领乡村群众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作出了杰出贡献,先后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26次,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星火"二等奖,1999年被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1.
武威市凉州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进入新世纪以来,凉州大地处处洋溢着科技兴农的热潮,凉州区金羊镇农技站助理农艺师马仁山,就是这样一位科普惠农的弄潮儿。参加工作20年来,他一心扑在农村科普和优质农膜推广上,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2009年,他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为"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在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进程中,武威市把日光温室建设作为实现农业有效节水、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在全市大力推广。金羊镇是个城郊镇,人多地少,人均还不到一亩耕地,老百姓要增加收入,最有效的途径是搭建日光温室增加产量。可刚开始推广的时候,由于群众对高科技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种植技术不了解,加上搭建成本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景泰县沙产业高效日光温室示范项目开工,这标志着该县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该项目总规划面积400亩,总投资20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大家请看,这就是六连李琼种的黄瓜,她是去年12月初自己育的苗,今年2月2日定植在这个大棚里的,从3月20日开始出菜,目前已经卖了不少钱了。"说话的是二师二十五团设施办主任丁国影。5月28日上午,由团工会、设施办、生产科组织的该团大棚蔬菜观摩培训会在李琼的日光温室大棚里召开,全团50多名大棚种植户和农业技术人员参观了李琼的"样板棚",李琼  相似文献   

14.
正8月16日,由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工会促成的广东省总工会对口支援四十一团"日光温室"落成交付仪式在四十一团举行。仪式上广东省总工会再次向四十一团捐赠70万元援建款。这是该工会第二次捐赠,2011年捐赠了80万元,目前总计已经捐赠150万元,用于建设20座日光温室。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邓维龙、广东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宗文一行及农三师党委常委、副政委张新辉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15.
"听完团举办的有机蔬菜种植讲课,我对今后有机大棚蔬菜前景充满了信心!"最近,农二师二十九团十连大棚职工杨道中兴奋地说。据了解,该团依托城郊经济的地缘优势,自2005年建棚以来,已建日光温室大棚720座,占地面积1800余亩,平均每年销售蔬菜在2100余吨左右。为推进团场有机蔬菜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建设》2020,(4):F0002-F0002
1996年,时任井泉乡夹山岭村党支部书记的胡中山带领全村群众搬迁到黄花滩.搬迁后,他担任黄花滩村党支部书记,采取“党建引领、龙头带动、产销对接、组团发展”方式,引进推广新品种20个、新技术12项,带领群众发展暖棚养殖、日光温室等现代农业.黄花滩村家家建有蔬菜大棚,养羊农户每年每户出栏超过800只,短时间内由贫困村变为全县富裕村.  相似文献   

17.
万宝瑞 《求是》2012,(17):35-37
当前,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农业科技对"三农"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近日,我们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省、重庆市实地调研,与50多位专家进行了座谈,就贯彻好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尽快把农业科技创新落到实处,形成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任务十分紧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对新  相似文献   

18.
走进团结农场五连,在公路南、北两侧,有269座规范整齐、具有现代化规模、占地120余亩的设施农业日光温室暖棚基地,该基地每年销售各类蔬菜400余吨,产值500多万元.在这个园区,少数民族妇女勤劳致富的历程尤其让人叹为观止,设施农业这支航母也正载着这些巾帼女将们远航.  相似文献   

19.
俺没见过菩萨是咋救苦救难的,可俺见过“三哥”是咋样掏出心来帮助别人的;要不是“三哥”救俺,俺这条命就没了;说起“三哥”帮人的事,一火车皮都装不完……在焦作市果品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提起“三哥”,许多人倾泪而诉。  相似文献   

20.
从昔日盐碱肆虐到如今日光温室遍布,从一家一户菜园子到集中规模化经营,从露天一年一茬到使用设施技术多茬栽植,从自给自足到远销全国各大城市——靖远县吹响了“绿色革命”的发展号角.去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45.77万亩,蔬菜总产量达18.68亿公斤,总产值14.74亿元. 靖远县按照“围绕特色建基地,重视科技扶龙头,确保质量扩规模,打造品牌创市场”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名优蔬菜品牌,全面提升菜品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