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俄边境贸易纠纷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既有商家交易不规范的行为因素 ,也有政府间政策性的因素 ,因此十分复杂和特殊。尽管两国司法界、仲裁界、行政部门进行过不断的努力 ,但收效甚微。这充分反映出中俄贸易纠纷单靠一种方式或传统的政府干预途径难以得到彻底解决。拓展仲裁与调解相结合之路 ,以调解、仲裁有机结合为契入手段 ,以双边国际仲裁机构为操作平台 ,这种机制化的举措 ,不失为解决中俄两国商事争议复杂问题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缅两国边境贸易发展和投资的扩大,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类民商事纠纷案件和刑事案件,但由于中缅两国间没有建立司法协助协议,而通过外交途径又有诸多不便,给中缅边境的涉外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带来许多困难,文章提出按国际间的互惠原则为基础,通过在中缅两国地方政府问建立司法协作机制的方式来解决诉讼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西地处中越边境,边境贸易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西边境贸易发展迅速,贸易主体多元化,贸易结算日益便利,但边境贸易的发展也面临着政策弱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进出口商品层次较低、贸易渠道单一等制约因素。"一带一路"建设为广西边境贸易创造了新的机遇,要加强政策引导与管理,加快边民互市贸易改革,积极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经济带建设,完善和创新边境贸易结算体系,高度重视边境地区互联互通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边贸物流,注重引进和培养边贸人才,实现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互动发展等具体措施,不断促进广西边境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中俄两国在各领域展开密切合作,促进了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两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信任、积极促进经济合作、大力开展文化交流,以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了解两国交往的历史,有助于正确处理两国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俄关系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值中俄建交55周年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04年10月14-16日应邀对中国开始了其第二任内的首次访华之旅。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5年至2008年)》(以下简称《实施纲要》),认为该纲要对未来几年两国落实上述条约,深化和扩大各领域合作,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两国外交部长14日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以下简称《补充条约》)。《实施纲要》和《补充条约》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6.
张弥 《理论前沿》2008,(18):34-35
目前,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贸易额连续实现快速增长。双方应考虑加强区域合作,使经贸关系战略升级,从而促使中俄经贸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7.
1991年中俄建交后,两国关系日益改善,不断升级。中俄两国国家利益的共同点和在一些国际重大问题上的看法接近或一致,是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坚实基础和动力。中俄关系在顺利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应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中俄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边境贸易、人员往来、边境口岸等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为广西边境地区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边境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广西边境管理的严峻形势,应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边境管理工作新路子,全面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的能力,加快建设安全、和谐、富强的边境地区。  相似文献   

9.
中缅两国建交多年以来 ,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共同维护边境安全 ,增进了双方的胞波情谊 ,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然而 ,由于与我云南接壤段缅方地方民族武装势力的存在 ,给双方的边境安全、出入境管理和边境地区治安管理等增加了复杂性和特殊性。加强与缅方地方民族武装势力在边境管理中的双边警务合作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非常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海合作组织既是反恐的平台,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司法、外交关系发展的载体。地区安全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聚集一堂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海合作组织中的成员国——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反恐合作大业尚未完成,两国带着各自的诉求走进了该组织,从两国开展反恐合作的初衷、目的看,推进两国警务部门的务实合作应该是必然的选择。其中,中国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诉求包括:地缘政治和经济能源的安全,边境秩序的维护与违法犯罪的刑事打击;俄罗斯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诉求主要是经济和安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俄媒体合作更是上升到了国家层次,合作成果显著,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中俄两国媒体合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长期合作机制目前还未健全,市场活力未充分释放,文化传统、经营理念差异较大,对外传播能力有限等,阻碍了媒体合作的深入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中俄媒体合作的发展,中俄两国需明确"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具体合作目标,完善媒体合作长效机制,加强媒体人才交流合作,促进民间媒体合作,增强对外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俄经贸合作迅猛发展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两国边境地区的跨国犯罪问题日渐突出。为了维护国家和边境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切实保护双方公民合法权益,中俄两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合作法律基础和合作机制,并在中央层面和地区层面都建立了警务合作关系,在协助办案、协缉遣返、公民保护、大型活动安保等方面开展合作,有效预防和打击了跨国犯罪。  相似文献   

13.
周边外交和"命运共同体"是2013年中国外交的两大重点突破。作为中国最大"周边"的俄罗斯与中国互为传统邻邦,两国已经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和重大矛盾分歧;作为世界大国和地缘政治大国,中俄两国是维护世界和平、改善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同为与西方传统强国在全球治理和价值理念上异质化的两强,中俄两国在经济、安全、人文和国际秩序四个维度上存在着诸多利益交叉和重合,而这正是中俄"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和支柱。  相似文献   

14.
未来十年中俄关系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5-10年,是中国落实"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俄罗斯国力振兴、重新崛起的重要阶段,中俄关系正面临全新调整,并将不断走向深化.明确中俄关系中的中国国家利益是保障中俄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维护中国安全与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未来很长的历史时段里,中俄关系中的中国国家利益在于进一步巩固中俄两国的安全信任,拓展中俄两国的安全合作,确保中国北疆的长治久安;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与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坚持走有本国特色的民主、法治之路,进一步倡导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最大限度地利用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制订共同战略,争取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中俄两国检察机关都是在1936年苏联宪法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由于两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两国检察机关的发展又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自1991年颁布《俄罗斯联邦司法改革构想》开始至今,俄罗斯联邦检察机关正在进行一场改革。通过对中俄两国的检察机关组织和活动宪法原则的比较研究,或许可以探索出完善俄罗斯联邦检察机关体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梁瑞骅 《外交评论》2000,(Z1):49-52
近年来,中国和埃及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全面推进,进展显著,双方在拓展经贸合作的领域、方式和途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经验。去年4月,穆巴拉克总统访华,两国正式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两国悠久的友好合作关系增添了新的战略性合作内容和活力,有力地把两国关系推向新的高度。世纪之交,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深化各个领域的合作,我们满怀信心地携手将双方生机勃勃的经贸合作关系带入21世纪。一早在1956年两国正式建交之前,双方就于1955年8月签订了政府间第一个贸易协定。得益于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双方的经贸合作发展顺利,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经济合作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随着中俄之间安全问题的解决,经济合作正逐步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新动力,这些为中俄推行“经济外交”创造了前提条件。中俄两国同时推行“经济外交”将为两国经济合作水平的提升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但由于“经济外交”具有两重性、非主导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也将给两国带来如何协调彼此经济利益和政策带来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18.
科技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归属是指合作成果及其产生的知识产权权益在合作方之间的分配。由于中俄两国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的差异,中俄科技合作双方如果在合作协议中对此规定不明确,往往会产生知识产权归属争议。我国十分重视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一方面通过与俄罗斯谈判签订科技合作协定,提出处理两国科技合作中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同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示范法指导国际科技合作活动,从而形成了我国解决国际科技合作中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9.
何宁 《外交评论》2008,(1):33-34
一、中美经贸合作的特点 第一,中美经贸相互依存度逐步提高.在两国领导人高度关注和双方共同努力下,双边经贸合作增长迅猛,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从早期单一贸易领域逐渐发展到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角色身份是在与他者相联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我的定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角色身份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它趋于在行为体的互动中自我再造.中日间消极性的角色身份在双方的恶性互动中得到再造和支撑,并深深内化到双方的战略思维中.中日两国的自我束缚有利于防止双方恶性互动的进一步发展,并使得中日之间消极性角色身份向积极性角色身份的转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