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7年7月,周恩来要跟随毛泽东外出巡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当好“联络员”,直接同他联系。这一着棋,就象在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心脏插入了一把尖刀,同时也为党内健康正义的力量同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邪恶势力作斗争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迂回抗争的新策略 1967年,曾被周恩来称之为“最不平静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党史天地》2009,(6):55-55
“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5月开始的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运动中,周恩来、李先念等同“左”倾错误、特别是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英勇顽强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他曾任林彪“四大金刚”之首黄永胜的秘书·他的一封信曾令林彪集团如坐针毡·黄永胜说他“是个坏人”,江青也说他“不是好人”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以前 ,我担任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室主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 ,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就被打倒了 ,几个副秘书长也靠边站了 ,国务院组成了一个国务院值班室 ,指定我担任国务院值班室主任。以后又叫我主持国务院办公室的工作 ,一直到粉碎“四人帮”。在这期间 ,我亲眼见到许多周总理为保护干部、解放干部不懈努力的事。“文化大革命”中 ,周总理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如何对待老干部 ,是周总理同这两个反革命集团斗争的重要方面。“文化大革命”一开始 ,林彪、江青两个反…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来篡党夺权的一场“浩劫。”国家主席刘少奇横遭林彪、江青一伙的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然而,历史就是裁判: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已先后被粉碎;刘少奇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那么,这一桩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6.
霞飞 《世纪风采》2007,(5):11-16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1968年,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围绕着起草九大政治报告问题,展开了一场明争暗斗。这场斗争一直持续到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相似文献   

7.
“文化大革命”之初,毛泽东找邓小平谈话,要他同林彪搞好关系。但邓小平同林彪搞不到一起去。他同林彪谈了一次,就谈崩了。邓小平为林彪所不容,林彪与江青勾结起来,把刘少奇、邓小平绑在一起,攻击、批判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虽然是艰难曲折的,但却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些在“文化大革命”中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公开阐明自己的观点,针锋相对地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的英雄将永远铭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这里撷取其中的一组作以简介。张志新:女。1930年生于天津市。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开始时为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文化处干事。1968年12月以后,她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多次阐明自己对当时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认为林彪的“顶峰论”是错误的;指出“江青历史上到底是干什么的?审…  相似文献   

9.
洪波 《党史博采》2006,(12):4-8
1966年,一场来势凶猛的政治风暴——“文化大革命”席卷了中国大地。这场历时十年的“大革命”是新中国成立后空前的政治浩劫。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当时,朱德元帅身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是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尊敬与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未能幸免遭此劫难,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与攻击。在处境十分艰难的臼子里,他顾全大局,坚持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斗争,顶着惊涛骇浪,迎着狂风暴雨,艰难地度过了他生命旅程中最后的岁月。  相似文献   

10.
刘荣刚 《党史博览》2003,(10):15-19
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依法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10名主犯进行公开审判。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10名主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拨乱反正、解决“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彭真作为中央“两案”审判指导委员会主任,具体领导了“两案”审判,对“两案”审判作出了重要贡献。彭真认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没有法制,要防止“文化大革命”的再度发生,就要制定法律“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一伙利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凭借他们窃取的权力和地位,加…  相似文献   

11.
1966年我国的政治体制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的发动与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国内局势的错误判断有关,也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推波助澜相联。但毛泽东为何对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状况作出错误的判断,并在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内心不赞同的情况下,断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究其原因,这和我国当时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问: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是20年前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您当时参加了审理林彪案的工作,那时您担任什么职务? 答:“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恢复了政法工作,任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在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时,我是总政审判林彪案办公室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的检察员。当时总政领导负责的是黄玉昆、史进前副主任,总参是伍修权副总长。 问:“两案”审判是党中央的正确决策。这项决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作出的? 答:林彪、江青集团是危害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反革命集团。对他们进行审判是…  相似文献   

13.
孟东 《世纪风采》2009,(6):39-41
1980年12月,在“两案”(即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审判中,对吴法宪秉承林彪的旨意,诬陷、迫害贺龙元帅一事进行了法庭调查。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说:“周恩来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处于非常困难的地位。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对周总理的这一段评价,我和原东北局的同志有深切的体会。 “文化大革命”初期,周总理顶着林彪、江青一伙的肆虐捣乱,处理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其处境之艰难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周总理每天工作夜以继日,一天睡不了几个小  相似文献   

15.
孟东 《世纪风采》2007,(12):12-14
1980年12月,在“两案”(即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审判中,法庭对吴法宪秉承林彪旨意,诬陷、迫害贺龙元帅一事进行了法庭调查。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92,(4)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运动初期,党政军不少领导同志都不自觉地卷入了这场历史动乱。他们当时对发动“文革”的决定没有怀疑,以“反修防修”为出发点,去参加这场运动。然而,他们后来在实践中发现许多现象不正常,许多做法越来越不对头,逐渐对“文革”产生怀疑,进而发展到抵触。以至最终背离“文革”的“大方向”,成为运动的“阻力”,纷纷被林彪、江青一伙所打倒,成了“革命”的对象。“文革”之初,刘志坚同志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管总政的宣传、文化部门的工作,也是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到这一历史内乱的漩涡之中的一个。他当  相似文献   

17.
(八) 1970年,特别是下半年以后,林彪与江青的政治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当年8、9月间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进行了抢班夺权的阴谋括动,他公开打出的旗号是维护“天才论”,暗地里是企图早日成为国家主席。在林彪的部署下,叶群、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以不点名的方式,大批张春桥,从而在林彪集团与江青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争斗。这场争斗,对林彪与江青的政治关系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但是,由于问题爆发后毛泽东在全会上只是重点批判陈伯达,避开了林彪;而叶群等人发难时的斗争矛头也没有直接涉及江青。所以,在…  相似文献   

18.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央决定加快审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案件的工作(简称“两案”)。  相似文献   

19.
1966年春夏之交,中国大地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祸水横流,中国陷入“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苦海深渊。大祸来临,何以挡之?面对毛泽东错误地发动的这场大革命,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制造的这场灾难,作为中国“脊梁”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挺身而出,精神抖擞,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在这场斗争中,周恩来和叶剑英两位杰出代表,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力挽狂澜,以坚定的立场、非凡的胆略、巨大的耐力和高超的斗争艺术,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道,团结一切正直的人们、健康的力量,经过艰难的抗争,  相似文献   

20.
贺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在“文革”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贺龙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最终被残酷迫害至死,成为“文革”中一桩大冤案。但历史最终对他做出了公正的评价。 林彪向罗瑞卿发难,贺龙力保,林彪的暗箭瞄准了贺龙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由于林彪长期称病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