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恩来一生温文尔雅,素有“儒相”之称,他爱憎分明,从不轻易对自己的同志发脾气,但1959年夏,周恩来却因为工作人员为他稍微装修了西花厅而大动肝火。 “我不能带这样的头” 周恩来入城之后,一直和邓颖超住在中南海西北部的西花厅。西花厅是一幢平房式的古建筑,外观极为陈旧,壁漆斑驳陆离,砖制地面,墙皮脱落,各种设施都很差。建国之初,国家百废待兴,自然无法修缮。国家经济状况逐步好转之后,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简修一下西花厅,都被周恩来拒绝了,他说:“怎么能为我花这个钱?你们想都不  相似文献   

2.
正1959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下午,一辆小车驶进中南海,停在周恩来总理办公、居住的西花厅前。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从车里走下来。周恩来和邓颖超站在西花厅的大门前迎候客人。周恩来握着严凤英的手说:"去年在合肥见面时,我就说要请你们来家里坐客,我没  相似文献   

3.
余玮 《党史纵横》2012,(3):22-27
毛泽东在81岁生日那天,支走了王洪文,当晚与周恩来单独长谈,作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沙决策”。一时间,305医院门前车水马龙,来客不断。周恩来简直是将西花厅的办公室、会客室、会议厅统统“搬”到了病房。  相似文献   

4.
秦九凤 《党史纵览》2004,(12):33-36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仿建的西花厅内,陈列着一份周恩来于1958年6月29日亲笔抄录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5.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建国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建国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7.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8.
去过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的人,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那里的院门只有两座“墙垛垛”,它的上方空荡荡的,没有“拱顶”,令人难以相信这是新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官邸”大门。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9.
1974年6月1日:最后一次离开西花厅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1973年3月10日在北京玉泉山做了第一次膀胱镜检查和电灼术治疗.然而,他的病情并没有好转,而是越来越恶化了,以至于血尿不止,有时形成凝血块堵塞尿道内口,排尿非常困难,疼痛难忍.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不得不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1959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下午,一辆小车驶进中南海,停在周恩来办公、住宿的西花厅前。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走下车来,这时,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已站在大门前迎候。周恩来上前握着严凤英的手,说:"去年在合肥见面时,我就说要请你们来家里做客,我没有食言吧!"邓颖超拉着严凤英的手,笑着说:"人见人爱的‘七仙女’来了,嗯,比电影上的人儿还要年轻漂亮!今天  相似文献   

11.
孟红 《红岩春秋》2008,(1):32-37
主持修缮中南海,反对翻修西花厅,制止给自己搞故居陈列,在任期间不盖政府大厦……周恩来对待房屋建筑的态度,体现出开国总理令人敬仰的伟人风范。  相似文献   

12.
1959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下午,一辆小车驶进中南海,停在周恩来总理办公、住宿的西花厅前。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走下车来,见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已站在大门前迎候。总理握着严凤英的手说:“去年在合肥见面时,我就说要请你们来家里做客,我没有食言吧。”在小餐厅里,总理和邓大姐亲切地与严凤英、王少舫交谈。  相似文献   

13.
西花厅岁月     
56年前.沈阳市第七女子中学的一位名叫赵炜的普通女学生从未想到.自己会在求学、从军之后走入中南海.走进西花厅。在这座古朴秀丽的大院里。她一待就是37年。和周恩来、邓颖超这对伟大的夫妇结下了一世情缘。在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西花厅岁月》一书中.赵炜满怀深情地叙述了她在周恩来、邓领超身边工作的难忘经历。读之,伟人的音容笑貌、风采风范犹在眼前。让人动心动容。征得赵炜同意,本刊自本期起选载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75年6月1日周恩来总理住进医院的那一天起,我们住在西花厅的所有人的心,都系在了医院,大家都默默地比以往更加认真专注地工作着,盼望着周总理早一天回到西花厅。1975年正是“四人帮”肆虐横行的年代,总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最后一次签批文件1975年9月20日下午,是周恩来住院后的第四次大手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张春桥、李先念和汪东兴都来到了医院,以便随时知道手术进展情况,了解手术结果。万一发生意外,还可以代表毛泽东和党中央当场下决心。就在医生、护士们紧张地为手术做准备时,周恩来突然想起了什么,要在现场的工作人员赵炜回他的西花厅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与邓颖超于当年11月7日,从中南海的松寿斋搬到了中南海西北角的西花厅.负责打前站的是从"中央特灶"为周恩来选调的第一个炊事员王诗书.  相似文献   

17.
正《西游记》是周恩来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曾两次出国访问,到了10多个国家。回国后的一天,他的侄女周秉德去西花厅看望他,周恩来风趣地说,走了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我也是  相似文献   

18.
在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有一座周恩来遗物陈列馆刚刚落成.陈列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桃花垠,总建筑面积为4091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建筑,原貌布展周恩来的遗物或遗物复制件;下层为周恩来生平事迹和部分遗物展.陈列馆共展出展品793件,其中142件为原件.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中央领导人中抽烟的大多抽大中华,只有刘少奇抽大前门,当时大中华五角一包,大前门一角五分一包。一次,为商谈工作,刘少奇步行到西花厅找周恩来。周恩来把刘少奇让进  相似文献   

20.
1961年,周总理出访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第二天,周总理看到一张报纸上刊载他回京的消息上有“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不由得紧皱眉头,指着报纸对值班秘书说:“你打个电话,问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写的,叫他马上到我这儿来一下。” 这位记者很快赶到西花厅。周总理放下手中的工作,又拿起那张报纸说:“我们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神采奕奕’?”那位记者知道错了,只好向总理检讨,同时也汇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