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云 《瞭望》1988,(44)
近年来,刘甲同志竭力倡言“新基调杂文”并出版了《新基调杂文创作谈》。何谓“新基调杂文”?从他一篇文章的题目:《要警惕和克服鲁迅式杂文基调的“积习”》,大致可以窥见其实质。“鲁迅式杂文基调”的“积习”,尚且要“警惕和克服”,可见这“新基调”与“鲁迅式杂文基调”对立之深,简直如冰炭之不相容。兹事体大,其中是非,非本文所能说清,姑置不论,只说他所强调的作为“新基调杂文”论重要基石的“官民一致”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牧惠 《瞭望》1988,(19)
写杂文可说是一种风险极大而又甚为寂寞的事业。 先说风险。1956、1957年写杂文的人,包括名家和无名小卒,少有不因此戴上“右派”帽子。因一篇杂文沉沦二十年,还不够险?何况现在仍有人撰文认为例如当时徐懋庸的杂文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产生了不良影响”,言下之意,大约是“右派”固然过重,但错误仍是大大的有。这种抓“右派”的老调,如今市场大大缩小,但却不能说已经绝迹。常常收到一些青年同志来信诉苦,说他哪一篇杂文无意中得罪  相似文献   

3.
漫画是用线条作画,杂文是用文字作画。这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却有诸多相似之处,其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寓意于讽刺与幽默之中。漫画是运用夸张手段进行讽刺最为明显有效的一种艺术形式。杂文作家应当运用漫画的艺术手法,使杂文具备讽刺艺术的基本特点,“即漫画式的艺术变形,严肃的生活逻辑和深刻的思想认识,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对号莫入座     
我在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杂文,没想到居然有人对号入座。有位朋友对我说:“你那篇杂文一看就知道,写的是我们单位张××。”还有的同事对我说:“你那篇杂文写的就是我们单位李××。”有位诤友打电话提醒我:“你要当心,我们单位×××看了你写的那篇杂文很恼火,说你写的是他,侵犯他的名誉权,准备找你打官司!”我真感到莫名其妙,哭笑不得,一篇文章怎么有这么多人来对号入座呢?再一想,这也许是智极生蠢,心中有鬼的人是神经过敏,疑神疑鬼,这也不奇怪。一个座位,让谁坐呢?这倒把我难住了。当初我写那篇文章并未想到这些,这是节外生枝,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杂文这东西,有人爱,有人怕,也有人恨;杂文作者也如此。杂文被人公认是匕首、投枪、银针,就必然要刺  相似文献   

5.
要读懂鲁迅的杂文,甚至要明了题名之由来,是不能不知道其背景的。比如,鲁迅为什么给他后期的几个杂文集取名《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这些集子中,那些“论时事不留情面,砭锢弊常取类型”的犀利的杂文,究竟因何而发?这都得研究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鲁迅和《申报》副刊《自由谈》的关系。鲁迅自己也说:“我的常常写些短评,确是从投稿《申报》的《自由谈》开头的;集一  相似文献   

6.
一家报纸1991年10月29日发表了一篇杂文《说“跑”》。所谓跑,指的是“为某种事务而奔走”,如跑材料、跑项目、跑贷款、跑就业,等等。这类的“跑”,多是跑“关系”,走后门,某些人“跑”得确实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因此,对于这种“跑”风应当狠刹。对此,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赞成的同时,又使我产生许  相似文献   

7.
何谓“红嘴绿鹦哥”?菠菜是也!未读过鲁迅杂文《谈皇帝》的人,恐怕不知区区乡野之物——菠菜竟有这么个雅称。“雅称”的来历,源于一则笑话:高坐龙廷的皇帝,“冬天想吃瓜,秋天要吃桃子,办不到,他就生气,杀人了。”因此,只好“一年到头给他吃波(菠)菜,一  相似文献   

8.
《各界》2010,(1):95-95
过去的三年中,我们在多方的支持下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幽默杂文大赛”,大赛中众多的杂文作家,杂文爱好者及网络写手们的积极参与使人欣慰地看到杂文创作队伍的日渐壮大,其中的优秀作品是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9.
约翰.杜威是西方道德教育领域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把道德教育看作是一个公民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必须接受的“训练”。他关于公民在道德上应当接受理智训练的思想就是如何有效地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问题。他认为在民主社会中开展理智训练,即开展培养公民个体理智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训练,是“公民训练”的核心内容,更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杜威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必将促进我们对于公民道德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哲学家、宋明气学重要开创者张载的语录。当代中国舆论界出现“四为句”热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社会现象。对“四为句”理解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理解“为天地立心”的内涵。这应从他的“太虚即气”“太虚者天之实……太虚者心之实”的辩证气本论,从他对佛教的“以心为法、以空为本”和老子的“无中生有、以无为为道”的批判,以及从他为复兴儒学而建立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基础去理解“为天地立心”的内涵。解读“为往圣继绝学”旨在继承和发扬儒家的道统,以阐扬他的新儒家理论。儒家道统论有明显的宗派性、狭隘性和保守性。张载无历史进化的观念,他的“法三代”复古历史观与“继绝学”圣人文化观是完全一致的。他的理想社会只是“三代之礼”的社会。张载思想存在着两重性:即在朴素的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认识论上“勇于造道”与他在社会历史观和政治文化观上的复古守旧之间存在着矛盾。他的“继绝学”的圣人文化观和“法三代”的复古历史观应当被摒弃,但他为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志向和担当精神值得提倡与发扬。  相似文献   

11.
偶聊一回天     
偶聊一回天耿庸彼:现而今杂文愈来愈盛行,却好几年来没看到你的一两篇,你怎么啦?此:不想写,怕写。彼:怕写?莫非你也认为“杂文是涉险的艺术”?此:似乎是杂文的定义的这句话,我这可是第一次听说。倒是记起来了,1941年我在赣州被蒋经国以“奸党嫌疑”罪名下...  相似文献   

12.
刘金祥 《学理论》2008,(5):89-90
迟焕发先生的杂文创作在哈尔滨、在黑龙江独标一格,蔚成一家,素为杂文界所关注。2006年我忙里偷闲,比较系统地阅读了他的《而立集》、《不惑集》、《天命集》、《心迹启悟》和《焕发小议》等不同时代的杂文专著,感到它的杂文写作时间跨度虽20余载,但作品涉及的内容和表达的观点至今并无时过境迁之虞,换言之,他的杂文充满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俭以养德     
因报载上海武康路的巴金故居近期开放,文友闲聊中又谈起这位前辈的诸多独到见解。比如,在沪上报界耆宿也是杂文界前辈林放(即赵超构)的追思会上,巴金的那一声赞叹:“他生活朴素,这点很了不起。”  相似文献   

14.
伊方 《瞭望》1985,(51)
这里发表的《说A和B》,是王蒙给国内报刊写的即将发表的一篇杂文。文中所谓的“A”和“B”,在某些人的词典中亦即为“放”和“收”。海内外都有这样一些朋友,他们对中国文坛是在“放”还是在“收”,似乎过份敏感,每每作出“股票行情式的预言或报道”,因为是捕风捉影的,所以也就离实际太远。不知读者诸君读了王蒙这篇杂文后,会感到几分幽默否?  相似文献   

15.
王重旭 《侨园》2022,(12):16-18
<正>2009年,有报纸曾以《美丽山城的杂文理想》为题,对本溪的杂文现象做了整版的报道。报道称:“全国有影响的杂文家大都集中在北京或省会城市,而辽宁有影响的四位杂文家则集中在本溪。”本溪杂文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辽宁有影响的杂文家为何都集中在本溪?本溪杂文繁荣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应当对谁负责的问题上,“股东至上”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对股东负责;“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要对所有利益相关的群体负责,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其实,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合法地增加利润。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政府不应当寄希望于企业主动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应加强规范和引导,让“有德”的企业不吃亏,“缺德”的企业跌跟头。  相似文献   

17.
人的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社会有机体发展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社会的发展内在地运行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的发展的原因。在二者之间,马克思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他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他进一步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导致了二者的割裂和颠倒,因此,未来的理想社会应当“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热情地表达了这种思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  相似文献   

18.
1890年8月21日,恩格斯在致奥托·泊尼克的信中回答有关社会主义的问题时明确地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的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所作的总体性概述给予我们的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他预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经常变化的和改革的社会”。从而预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总体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所呈现的某种状态的非常住性和  相似文献   

19.
谈峰 《瞭望》1990,(17)
台湾作家柏杨先生回到老家河南辉县,有些乡亲向这位写了200万字杂文以及小说、史书的作家求艺。他讲了一件趣事:在台北,有人问他太太张香华女士:“柏杨写的文章流畅得不得了,是不是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20.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从国际共运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讲,邓小平不是“第一人”、不是“第一次”。应当准确、客观地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他在这个方面的杰出贡献,应当从四个层面全面准确地概括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