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夏琦 《理论建设》2014,(2):77-81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但因发展思路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使城镇化出现了亚健康状况。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正处于紧要关口,我们需要对城镇化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走出一条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了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多种因素。许多测度城镇化水平的方法仅仅考虑了人口因素,即用城镇化率来反映城镇化水平,这样过于片面。兵团城镇化率较高,但实证表明,兵团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在城镇化质量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张占斌  黄锟 《理论研究》2013,(5):2-8,14
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周期,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和城市病发作的叠加期。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病发作的叠加期,一方面,需要针对城镇化质量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是叠加期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也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这也是叠加期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叠加期的城镇化需要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这是叠加期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需要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降低城镇化门槛、建设包容性城镇、积极完善城镇化战略格局和积极深化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水平是体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镇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推动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建设路子。在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中,有些有益探索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5.
邓剑伟 《求实》2016,(5):54-6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持续动力。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出现了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完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城镇化不完全性等问题。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有关部门没能认清城镇化的本质,只重数量和速度,忽视质量和评价。因此,当前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基于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一套完整和可操作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顾云岭 《唯实》2014,(8):68-69
苏北城镇化经历了以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特征的起步阶段、以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建设为特征的发展扩张阶段,目前正进入以产城互动、城乡统筹为特征的转型提升阶段。当前,苏北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的带动力、影响力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7.
世界城镇化的发展,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依据。兵团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的组成部分,探索适合兵团城镇化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完成国家赋予兵团的两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沈和 《唯实》2013,(8):24-28
当前,中央作出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部署,正在迅速转化为基层的实际行动。但是,对于如何扎实有效落实这一战略部署,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把握方向,突出重点,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更加清晰、更可操作、更为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关键举措,增创新型城镇化红利与改革红利的叠加优势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费杰 《新长征》2012,(11):56-58
我国提出"十二五"时期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其中的"稳妥"二字提示今后的城镇化不可片面追求速度,更应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吉林省作为我国城镇化较早、较快的地区之一,城镇化率始终排在全国前列。但在城镇化率大幅增长的同  相似文献   

10.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城镇化,它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特点。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充分说明,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和城市发展、形成城镇体系、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制定城市发展政策密切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第三产业、文化产业等基础产业的关系,探索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11.
孟根 《理论研究》2006,(4):44-46
要加快发展城镇化,需要树立综合发展思想,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在发展思路上,要以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以产业为依托,实现业兴城富;在具体运作方式上,要与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在发展的突破口上,要着力排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改革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金融制度和乡镇行政管理制度,为城镇化建设提供配套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质量的差异评价与提升对策——以东部10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华勇 《唯实》2012,(6):52-55
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十二五"时期,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构建涵盖经济绩效、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空间集约、城乡统筹七个方面指标的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东部10省市城镇化质量,上海、北京、浙江得分较高,海南、河北较低,且东部省市在社会发展、经济绩效、生态环境项的绝对差距较大,在生态环境、城乡统筹、社会发展指标上的相对差距较大,在空间集约和基础设施指标方面差距较小。对照东部整体城镇化率和质量均分,各省域在人口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协调对比上呈现"高-高"、"高-低"、"低-低"不同类型。各类型区域应针对各自差距在速度与质量关系上有所侧重,采取相应对策推进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2):38-38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加快示范小城镇建设,解决好农村转移人口户籍、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全面提升小城镇管理水平。要坚持走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切实增强农村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有关方面要完善配套公建设施,特别是要适度超前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培林 《前线》2013,(12):144-144,14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步入了加速推进时期,1995—2012年的17年间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38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化率越过50%的转折点,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也由此成为我国的主要经济工作之一。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时候,和县却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必须认清“逆城镇化”的本质原因,遏制其蔓延趋势。应大力宣传城镇化之方向和政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着力提高城镇化率,早日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这符合中央要求,符合河南实际,符合发展趋势,应当抓紧落实,其中的几个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促进城镇化建设,是城乡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内在要求,是城镇历史发展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这在各地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缘于产权制度、评估机制、参与渠道、传统理念等的缺陷,尚存在建设主体二元化、方式方法单一、不讲效益活力等非市场化问题。为此,要明确政府、农户、社会的角色定位构造市场化运作新格局,促进农村资源流转、城镇活力增强、参与渠道畅通,在市场经济框架内提高城镇化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党和政府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所推行的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重大举措,人口城镇化作为其核心内容,正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成都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人口重镇与新型城镇化改革先行者,在其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应当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抓手,着力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就业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半城镇化现象仍然存在与新生代农民工持续增加等问题,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社会权利与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人口城镇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走"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道路。哈尔滨地域广袤,生态良好,大工业大农业、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特征明显,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道路需求更迫切,更具备资源优势,更具有典型意义。在推进哈尔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市情出发,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下,进一步统筹城乡、统筹产业,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加快小城镇建设 ,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 ,是缩小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别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所在。加快城市化进程 ,必须消除体制障碍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建设 ,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