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总公司党委的要求,宣传部于今年3月下旬对14个企业、4个事业单位的100名干部职工就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这次调查的对象有企事业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工会主席、人事副厂长;有一般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及工人;还有部分下岗职工。调查的方式主要是找行政领导、单位人事部门了解工作进展及工作设想,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等。调查的内容首先是干部职工对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思想认识、思想动态和反映;其次是各企事业单位在此项工作中的具体做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上级部门的希望与建议;最后是本单位对此项工作安排与打算。下面就将这次调查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当前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许多国企职工关注的热门话题。“下岗”问题牵动着千千万万职工和家庭,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十分尖锐而又复杂的问题。笔者近期在一些企业采访调研中,接触了一些企业干部,也接触了不少生产一线职工及部分下岗分流职工。他们大多数对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表示理解。同时,大家对当前国企下岗分流中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意见和看法。 一、下岗分流中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难题 1.某些舆论误导,对下岗分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宣传、解释不够,有些片面性的宣传引起负面效应。职工对近一段时期一些企业领导及有的新闻媒介关于下岗的宣传很不满意。有的企业领导既不向职工讲清下岗是经济建设和经营机制裸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也不向职工宣传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意义和目的,而是把下岗当成管理、约束、处罚工人的大棒子、三句话不离下岗。扬言谁不好好干,谁不听话就下岗。一位下岗老工人说,我参加工作30年了,勤勤恳恳为企业干、现在企业效益不  相似文献   

3.
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是关系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也是国有企业脱困的一个难点,一直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在近两年的调查研究中,我了解到一些实际情况,深感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进一步增进共识,下力气共同做好再就业工作,保证国企脱困目标的顺利实现。一、减员增效是一项长期任务在国企改革脱困的措施中,减员与减债、减负相比,由于其关系到职工个人的切身利益,以至关系到社会稳定,更为世人关注。几年来,减员增效作为国企三年脱困的一个重大举措,取得显著成效。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相似文献   

4.
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许多地方执行效果显著。但也应看到,有的地方“歪嘴和尚念歪经”,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 为此,建议企业在实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这一改革举措时,其领导者一定要首先做到廉洁、公正、细致。要慎之又慎,考虑周密,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如下关系,防止中央的正确决策在执行中变形。 1.减员与增效的关系。企业在推行减员的改革措施时,一定要明确:减员只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纯粹为减员而减员,而缺乏对企业人事权的制约,缺乏对在岗干部和工人的考核、甄别的科学方法,就势必会导  相似文献   

5.
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探讨黄效俊企业职工下岗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事情。据统计,至1997年6月底,我国城镇职工有14670万人,而下岗、待岗职工已达1000万人,为职工总数的6.8%,并且下岗职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减员增效将会逐年增加,预测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减员增效与再就业工程是一个有机结合体,深化企业改革需要减员增效,职工下岗分流更需要再就业工程。因此,实施减员增效,推进再就业工程,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措施。(一)实施减员增效,探索解决国有企业困难的途径。随着大范围的国有企业分化、重组、调整的推进,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已成为一种趋势。从湘潭市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多,重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不发达。1997年被列为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后,我…  相似文献   

7.
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减员与增效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因而,正确认识和处理减员与增效的关系,对于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员增效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富余人员过多是长期困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企业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传统体制下造成的原生性的隐性失业显性化;科技的进步、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向集约型转变,使劳动…  相似文献   

8.
下岗分流与﹃四先四后戴家祥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推动下,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深化过程中摸索出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路子,这涉及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应坚持“四先四后”的运作原则。先挖渠,后放水这既是解决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中职工的思...  相似文献   

9.
当前,下岗分流已成为广大干部职工议论和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这项工作责任大、涉及面广、影响深刻,在操作中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十分重要。如何顺利实施下岗举措,怎样减轻由下岗引发的震荡,企业领导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减员任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在平静中完成今...  相似文献   

10.
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政策?笔者认为,减员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宽、敏感性强而又意义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就国有企业自身而言,我认为在减员问题上应坚持六个结合。  相似文献   

11.
辽宁约有600万国企职工。目前,因企业停工、停产、半停产和兼并、破产、企业减员增效等原因而下岗的职工有110万人。可见,实施再就业工程,已成为辽宁国企改革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依靠科技进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辽宁现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有2/3是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建立的,如能提高这些企业的高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维持原有职工队伍稳定的同时,还可安排一些富余人员就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出现的国企职工大量下岗现象,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我们对下岗问题的成因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科学探究,就是要通过对其成因的研究来找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较为妥当的方法,在将部分国企职工下岗带来的负面影响减消到最低限度的同时,促使人们转变观念,强化整个中华民族的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一、从根本上说,部分国企职工下岗的原因是中国人口太多,生产力水平太低,存在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就业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会带来“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会拓展更广阔…  相似文献   

13.
呼伦贝尔煤业集团公司扎赉诺尔煤业公司灵北煤矿在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 ,摒弃旧思想、旧观念 ,大胆改革 ,施行减员提效、下岗分流方案 ,解决了企业人员多、包袱重、效率低、效益差的问题 ,为企业转机建制 ,冲出低谷奠定了基础。那么 ,是什么强有力的保障使得企业减员提效、下岗分流工作得以顺利施行 ,企业经济效益得以大幅度提高呢?回顾总结 ,可以说 ,是深入细致、得当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围绕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合理 ,办法合情 ,可是面对下岗这一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矛盾单靠行政手段来解决显然是不够的 ,大量的工作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矿各级组织深入群众 ,认真传达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和国家对下岗职工采取的有关优惠政策 ,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正确认识企业减员提效、下岗分流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把经济更快地搞上去 ,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使下岗职工认识到 ,个人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是为了企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 ,也是为了将来生活得更好。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许多职工以勇敢者的姿态纷纷向单位递交自愿下岗申请书。更可贵的是有的职工利用自己的经营网点主动吸纳亲属或同班组职工下岗...  相似文献   

14.
《党建》1998,(9)
关于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党组织设置和领导关系的规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中,有些企业实施资产重组时,党组织的设置、调整跟不上;有的企业改制后,党组织的领导关系不明确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中央组织部最近发...  相似文献   

15.
1998年以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我省下岗职工明显增多。据统计,97年我省国有企业职工121.3万人。到98年6月中旬止,我省国企下岗人员16.8万人,占职工总数13.8%。已安排再就业近8万人,仍有8万多下岗职工未得到安置。三年内,我省累计将有40万职工下岗,约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么多下岗职工,他们的工作、生活安排怎样,思想状况如何,对我省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稳定必然带来重大影响,为此,我们就下岗职工的心态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一、我省下岗职工心态及原因在调查中了解到,一部分职工对下岗分流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步增强。这包括一些经营状况很差的企业职工和文化程度、技术能力较低的职工,认为下岗分流在所难免,对下岗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包括一些下岗后找到新的工作,收入比原来高或自谋职业致富的职  相似文献   

16.
银川铁路分局中卫工务段把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当做企业减员分流深化改革的大事,帮助职工消除模糊认识,理顺思想,统一认识,化解矛盾,稳定职工队伍,调动了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面对铁路减员分流及下岗、息工、退养而引起人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同时,继续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实施再就业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1、做好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第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涉及千家万户,已成为当前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为摸清职工下岗情况,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查,统计了三组数字。第一组数字,到97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共分流及下岗职工1274万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7%;第二组数字,除已分流和再就业的以外,尚有下岗职工634万人,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8.9%,其中309万人没有基本生活费的保障,占下岗职工的49%;第三组数字,预计今后3年,国有企业每年还将有300万左右职工下岗。当然,各地情况有所不同,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矛盾更为突出。另外,截至1997年底,全国城镇有570多万登记失业人员,今后每年有几百万新增劳动力,农村还有部分富余劳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刻。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势在必行,职工下岗待业的现象不可避免,女职工下岗问题尤为突出。职工下岗,包括女职工下岗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结果。但在下岗女职工再就业愿  相似文献   

19.
王东京 《新视野》2000,(4):56-58
经过近20年的探索,应当说对国企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比如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战略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改革的部署是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然而,对国企改革的某些具体问题,人们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如何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与推进企业改组的问题谈一些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国企进退应按政府职能确定 为了搞活国有企业,必须缩短国有经济战线,这一点现在已经形成人们的共识。不过在改革之初,我们原本是打算要把所有…  相似文献   

20.
在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如何把国企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好做活,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包头市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一、选好立足点,是做好国企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包头市是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企业近千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包头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影响到全区的工业经济,而且关系到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包头市的国企也出现了暂时的困难,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成为企业和社会的一大难题。做好干部职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