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Ⅰ.工业生产1.工业生产指數(1953—1958)2.工业品生产趨势(1953—1958)Ⅱ.农业生产1.农业生产指數(1950—1958)2.农业品生产趨势及其播种面识(1951—1957)Ⅲ.对外貿易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对外貿易中亚洲国家所占的比重正在下降。目前,亚洲国家的貿易在日本的进口貿易中約占30%,在日本的出口貿易中約佔40%,但是这种比重正在下跌。1957—58年世界經濟的衰退改變了亚洲国家非常急迫的支付差額的困难,进一步妨碍了日本和亚洲国家的传統貿易的趨势。  相似文献   

3.
輸入渐增、輸出停滯 新加坡与“歐洲共同市場”各国的貿易,从1957年至1960年的輸出入,大体是停滯,沒有什么大的增減。1961年以后,从“歐洲共同市場”各国的輪入是銳增;另一方面,对“歐洲共同市場”各国的輸出則有減少的趨势。輸出減退的趨势,不仅是对“歐洲共同市場”各国,卽为美国、英国、日本等等的先进国家,也是一般的趨势;但这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本文原題为“緬甸在束紧腰带”。但全文主要是对緬甸1957年到1958年度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輸以及对外貿易各方面情况的評述。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緬甸1957年—1958年度发展的大致面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德对南越的出口,自从这个国家独立后,从1955年的1亿5千8百万元南越币急速升至1956年的3亿2千3百万元南越币和1957年的6亿2干4百60万元南越币。凡是对南越供应商品的国家,1957年是特別的一年,这一年的南越进口比通常年份的水平高出20%。1958年以后西德向南越的出口保持稳定,每年約佔南越总进口量的6%。1960年  相似文献   

6.
隨着“买美国貨”政策的实施,1961年法国对南越的出口急剧下降——其它西欧国家和日本对南越的出口也是一样。这种趨势在1962年还是继續着,只是銷售进一步下降的程度法国較其它国家如西德、英帝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小些。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生产天然橡胶的国家很多,但从橡胶园面积來看,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据1957年的統计,世界天然橡胶栽培面積共有11,137,858英亩,而东南亚各国有9,591,430英亩,占了85%以上。1961年资本主义国家的天然橡胶總产量为213.9万  相似文献   

8.
泰国大米在年輸出总额中的比重在1946—1955这10年中平均佔百分之57,大米关系于泰国經濟的重要程度可以从这一事实看出,为抵銷1953年以来大米出口价格的下降趨势所造成的收入方面的不利影响,泰国政府从其他来源稳步地增加收入获得成功,可是政府支出却不断超过收入,这个結果主要是由国防和开发的巨大支出所造成,从1950至1956政府不得不經常憑借于弥补赤字的財政辦法来应付。  相似文献   

9.
一、導言: 在执行了一个由补充计划而延长至1959年年底的二年预备计划(1957—1958)之后,柬埔寨王国卽将实行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自1960年1月起至1964年12月底止。这个五年计划已经最高计划议会和内阁会议在  相似文献   

10.
印度 1959年印度的經濟狀況與1958年比較有了好轉,雖然在許多經濟部門的情況仍然緊張。 工業生産有了一些增長,1958年工業産品總共增加了1.7%,而1958年增加8.1%。某些主要的部門获得了更大的增長。例如,铁和鋼的生産便增加了35%,有色金属的生产增加了27%,铝的生产增加  相似文献   

11.
r(单位s百万里尔.)┏━━━━━━┳━━━━━━━━━━━┳━━━━━━━━━━━┓┃ 年 份 ┃ 柬埔寨从荚国进口 ┃ 柬埔寨向美国出口 ┃┣━━━━━━╋━━━━━━━━━━━╋━━━━━━━━━━━┫┃ 1957 ┃ 106.6 ┃ ,350.2 ┃┣━━━━━━╋━━━━━━━━━━━╋━━━━━━━━━━━┫┃ 1958 ┃ 225.9 ┃ 458.1 ┃┣━━━━━━╋━━━━━━━━━━━╋━━━━━━━━━━━┫┃ 1969 ┃ 183。3 ┃ 526.8 ┃┣━━━━━━╋━━━━━━━━━━━╋━━━━━━━━━━━┫┃ 1960 ┃ 312.4 ┃ 274.5 …  相似文献   

12.
西德是第三位的輸入国 首先从国别貿易來看,从菲律宾的輸出,“歐洲共同市場”各国全部所佔的比重,在过去五年內是有停頓的趨势。其中仅有西德在“歐洲共同市場”各国中强烈地反映了对菲律宾接近的热情,与对菲輸出一样,购买菲律宾原料着实是增加的这一点,是引起人們的重视。 如果就菲律宾的輸入來說,在“歐洲共同市  相似文献   

13.
法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居第四位的经济大国,其外贸发展水平也同样居第四位。战后法国外贸的发展与法国经济的变化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也同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休戚相关,法国外贸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阶段相一致,外贸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一) 1946-1950年,这是战后经济调整恢复时期,这时的外贸尚未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二) 1950-1957年,法国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外贸开始拓展并初具规模。(三) 1958-1973年,在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法国经济步入了所谓“黄金时代”,与法国经济实力的加强相适  相似文献   

14.
1957年3月25日由此利时,盧森堡、荷兰、西德、法国和意大利簽訂的“罗馬条約”,为建立“歐洲經濟集團”和“歐洲原子能联營”提供了条件。欧洲經济集團或歐洲共同市塲已于1958年1月1日宣布成立;共成員国就是“罗马条約”的簽署国,亦卽一般人所熟悉的“內六”。“欧洲共同市場成立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庞大的經濟單位,俾能在其内部自由地調动人力、物力、勞务和资本,并在內部执行共同的规章和政策”。 共同市場的“內六”操纵的着23.5%的世界貿易,一旦英国、丹麦和挪威参加这个集團,在經濟方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是英国在亚洲仅决于印度的最好的市場。新加坡所需要的工业品主要由英国供应(包括約50%的汽車),而且自莱佛士时代以来,英国每年出售給新加坡的商品此西方其他国家都要多。 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英国在新加坡市場的优勢已經起了變化,虽然不很突然,但很明确。貿易方面的竞争也已增加。英国的推銷政策有时已显得不很适宜,而且对于商战的反应也很迟鈍。 某些英国商品如收音机和輕便摩托車等几乎完全喪失了市場。如果目前的趨势不加以遏止,日本就有可能代替英国成为新加坡20世紀60年代的工业  相似文献   

16.
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它的原因、过程和后果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一、五月风暴的原因 1968年正是戴高乐统治的第十个年头。在这个时期,法国经济获得了飞跃发展。法国的黄金储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法国的工业生产较之1958年增长了51%。然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的輸入貿易中国在印度尼西亚的經濟地位是比在任何一个方都稳固的。在印度尼西亚紡织品市場上,曾經地名列第三位竞爭者的印度,完全由于商业上的竞爭,在印度尼西亚市塲上取得的地位,但到1958年中,儘管印度在紡織品貿易上尽了各种的努力,大部分还是退出了印度尼西亚市塲。1955年印度的棉花比大多數国家貴(日本除外),但現在印度棉花則比其他国家便宜,特別是比中国便宜約8%。但印度排擠不掉其他竞争国家。印度尼西亚的东南亚国家輸入份额中的比重,从1955年的15%降低到1958年上半年的3.7%—1958年的全年統計數字尚无法取得——而中国的比重則从5.3%增到12.8%(请参看表一)。  相似文献   

18.
歐洲共同市場歐洲經濟集团歐洲經濟集团(以下称为歐洲集团)是由1957年3月25日签字的罗馬条約产生的,同年秋經六个会員国的政府(比利时、法国、西德联邦共和国、意大利、卢森堡与荷兰——以下称6国)批准后,于1958年1月成立。  相似文献   

19.
柏瑞德教授是美国著名的东欧问题研究专家。1957年获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58年获匈牙利科学院历史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并任该校欧俄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他还同时担任匈牙利科学院院长,国际历史协会第一副会长,国际经济史协会第一副会长等职务。 笔者曾多次选修柏瑞德教授的课,并参加过其主持的几个东欧问题研讨会。1994年6月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继续保持她作为泰国最大的贸易对手的地位是毫无疑问的。过去五年来,日本稳步地增加了它对泰国的出口和自泰国的进口。 近年来泰国的进口贸易大量增加,日本对泰国的出口亦保持同速发展。1958年日货输泰占泰进口总值的22.9%,到1962年日货已占泰进口的29.2%。从进口实绩看,1958年泰国进口日货的货值为18.901亿铢,1962年则上升为33.574亿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