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春  任瑞红 《法制与社会》2013,(35):245-247
近年来,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不断见诸于媒体,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尚不成熟,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性侵害行为不仅仅给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保护未成年人不受性侵害刻不容缓。作为惩罚犯罪最有力的法律武器——刑法,本应该在打击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我国目前的刑法在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规定中存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范围过窄以及犯罪行为方式规定过少的问题,完善刑法的罪名规定对于打击此类犯罪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嫖宿幼女事件的高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现象的广泛关注。面对公众的期待和质疑,司法部门办理这类案件常常面临取证难、保护难、救济难、赔偿难、定性难问题,其原因在于现行法律制度的立法缺陷。司法困境倒逼司法机关必须有所作为,四部委以司法解释形式出台的《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意见》传递了加强保护未成年人的态度。但是,作为法律适用机关,司法机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法律的冲突及空白问题,解决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困境的源头还在立法机关。只有立法机关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价值取向,完善相关刑事、民事立法,才能使司法机关有法可依,并真正遏制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3.
付玉明 《法学论坛》2016,(3):104-111
我国留守儿童性侵害案件中强奸案所占比例较高,加害人多为熟人,其中老人占多数,受害人年龄小、数量大、受害时间长,且揭发举证异常困难,留守儿童性权利的法律保护不容乐观.在法律层面对留守儿童性权利进行有效保护:首先,应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宣示儿童权利的具体内容,公示性侵害违法或犯罪分子的信息,培育农村社会民众的性权利意识;其次,在立法上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将性歧视、性骚扰以及学校的性安全教育义务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最后,弥补并保障家庭监护权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4.
李章颖  陈莎莎 《法制与社会》2014,(7):189+199-189,199
针对近两年北京市丰台区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高发的情况,本文从近两年丰台区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主要特点作为切入点,对性侵害案件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律救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于艳丽 《法制与社会》2013,(33):277-278
对于“嫖宿幼女罪”设置的合理性在其从强奸罪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罪之初就在刑法学界饱受争议,随着大量嫖宿幼女案件的披露,废除嫖宿幼女罪、切实保护幼女权利,使幼女免受性侵害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旨在从相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国际公约的角度去分析我国刑法所设立的嫖宿幼女罪与国际社会关于儿童权利保护主张的相背离,呼吁改革立法,顺应儿童权利优先保护的普世价值观,探寻适合我国应对儿童性侵犯罪的有效路径,以解决当前儿童性侵案件频发的现实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的权利,为祖国的未来营造更加良好、文明、稳定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6.
男性性权利被侵害的例证我国自古有之。由于其少发难发性,常常被世人所忽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男性被性侵害的案件大量涌现,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关注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研究其发生增多的原因,寻求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减少男性性权利受侵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性犯罪案件数量,尤其是针对儿童的性侵害案件,呈现出上升趋势,与之伴随的是社会对这些类型案件关注度的提升.针对如何有效惩治性犯罪者,在现有刑罚体系不能有效解决性侵害问题时,人们将希望寄托到化学阉割制度之上.这一制度有别于物理阉割,利用药物暂时性控制犯罪人的性冲动和性能力,具有可恢复性的特点使其更能为大众所接受.在我国严峻的性犯罪现状下,是否引入化学阉割制度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而引入的前提是这一制度符合国情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孙硕  刘迪 《人民司法》2023,(16):61-66
近年来,预防和惩治网络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成为社会焦点和法律适用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利用网络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特点,梳理出该类行为在刑法罪名、体系化定罪及处罚方面出现的性侵害未成年人罪名难认定、刑法保护范围拘谨、利用网络性侵犯罪法律规制薄弱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刑法保护范围、探索新设利用网络性侵未成年人的刑罚规则及推进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的信息公开及行业禁止制度、提升安全教育监护措施等具体建议,以期对加强新时期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男性遭受性侵害案件频发。刑法应该将强奸罪的保护对象扩大到男性,取消强奸罪主体和对象的限制是刑法平等原则的要求。在刑法罪刑体系内,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猥亵儿童统一修改为猥亵罪。嫖宿幼女罪对强奸范围之外的部分主观上确非强奸的性侵害犯罪予以特别规定,有其特定的价值意义,关键是要正确处理该罪与奸淫幼女犯罪的关系,使我国刑法规范的性犯罪形成相互协调又错落有致的罪刑阶梯。  相似文献   

10.
张春波 《中国审判》2013,(11):105-105
<正>2013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了王佳佳强迫卖淫案等三起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亿多人,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有2亿多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健康安全成长,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未来发展。虽然我国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体系日益健全,司法保护力度不断增强,但是对未成年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针对未成年的暴力、性侵案件成为社会关注与法律惩治重点。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双向保护。①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②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专门发布《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以指导司法实践加强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综合而言,暴力与性不仅是成人社会中刑案构成的常见样态,也是未成年刑案中的常见样态。基于未成年身心发育、社会认知、成长教育的不完全特性,无论在实体法律规定还是程序法设置,亦或相关工作机制构建方面,都有基于对象特质的强保护必要。  相似文献   

12.
性侵害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行为,但是由于我国法制不健全,对于侵害男性的性侵犯者没有刑事处罚的法律规定;对于性犯罪的女性受害人,又不能得到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这就暴露了我国法律在性侵害方面的法律救济的缺陷。性侵害的受害人已经遭受了无法言表的身心痛苦,完善司法救济才能抚慰受害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刘根菊保护人权是世界各国法律所注重的大问题,也是实现国家法制化、民主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刑事诉法是保证准确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的重要法律之一,通过规定诉讼原则、程序,特别是各种诉讼法律关系,实现保障人权的根本目的,因此,它...  相似文献   

14.
男性作为性侵犯受害者的相关法律问题不时的困扰着当代学者,而在清代通过深入分析司法实践中疑难案件,不断完善相关的律例条文,该问题已经得到了认真的思考和解答.清代法律视野中,只有男性是性侵害的加害者,而作为受害者的男性包括男子和幼童,且对于幼童有着更严格的保护.性侵害有强奸、轮奸、调戏等行为.以男子拒奸杀人例、男子被调戏羞忿自尽例等律例条文和相关案例为切入点,男性性侵犯受害者在清代的法律保护以及不可回避的清代男同性恋等社会现象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作品名称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品名称又称作品标题,它不仅是一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作品思想内容的集中表达。关于作品名称是否受法律保护的问题,目前我国法律规定不明确。当前出现了一些涉及作品名称的诉讼案件,如擅自将他人作品名称作为商标使用而引起诉讼、擅自用他人作品名称...  相似文献   

16.
“嫖宿幼女罪”遭社会诟病的一个原因是,“嫖宿幼女罪”是把原来法律认定的“强奸犯”变成嫖客,而受性侵害的幼女却变成了卖淫女。那些奸淫幼女的罪犯完全可以用“不知对方年龄”或“自愿有偿”开脱罪责。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张荣丽指出,1997年“嫖宿幼女罪”设立后,导致侵害幼女性权利的案件大大增加,而且此类案件中受害女童的数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顾文 《法制与社会》2016,(5):252-253,259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下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男性受到性侵害的案件,由于我国《刑法》对于强奸罪犯罪对象的规定只能为女性,正是这一漏洞使得男性受到性侵害的犯罪得不到有效的规制,从而"从强奸罪立法上保护男性性权益"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刑法》关于强奸罪的规定已经到达了无可避免而急需及时扩大其犯罪对象的范围,因此对男性纳入我国《刑法》强奸罪犯罪对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已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涉外仲裁案件具有其特殊性,加之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相关问题的规定并不十分完备,按照我国(仲裁法)而新组建的仲裁机构在审理涉外仲裁案件时,必然会遇到某些实践上或理论上的问题,本文谨就有关问题谈一些认识和看法。一、审理涉外仲裁案件所应适用的法律新组建的仲裁机构审理涉外仲裁案件除了在程序上须适用中国的仲裁法等法律外,其所适用的法律可能是中国或外国的国内法、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涉外仲裁案件与单纯的国内仲裁案件相比,在法律上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该案件相联系的几个国家的法律都有适用于该案件的可能,即仲裁机…  相似文献   

19.
王世洲 《法律科学》2013,31(3):163-171
保护儿童是当今世界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欧洲是世界上社会经济法治最发达的地区,保护儿童的欧洲标准在世界人权保护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影响力.欧洲理事会所颁布的法律标准,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比较完整地确立了儿童保护的欧洲标准.欧洲保护儿童的基本政策,是以八项一般原则与四项实施原则为基础,确立了儿童友好型的国家制度和国际合作以及法律保护的机制.因此,研究保护儿童的欧洲标准对于提高与确立我国保护儿童的标准,以及促进我国法治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期,福建南平、广西北海、广东湛江、江苏泰州、山东潍坊等地先后发生暴力伤害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给师生、家庭带来无尽痛苦,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这是儿童遭受暴力侵害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即以儿童作为犯罪对象的无差别报复社会行为。多年来儿童作为受害者的案例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是儿童遭受暴力侵害的案件。本文以法律和政策视角切入,分类对我国儿童遭受暴力侵害的案件特点进行分析,并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提出了预防类似案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