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的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指针。连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检察机关也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将其与树立正确的执法观紧密结合起来,抓好检察队伍建设,做好各项检察工作。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必备素质。本文分析并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对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析,以期对重塑大学生的诚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人们也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名言警句作为“传家宝”。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但是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等奢侈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在有的地区、部门和单位还呈蔓延之势,以致被概括为一个新名词——“中国式奢侈”。  相似文献   

4.
“拾金不昧”作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美德被传颂,也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容被倡导,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以法的形式对此加以保障,从而打破了数百年来“拾物不还不犯法”的陈规陋习。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祖国未来的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学生诚信问题凸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表现,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在当代部分大学生中,感恩之心缺乏。这种令人堪忧的现状,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感恩教育不到位造成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应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感恩教育。大学生应主动健全自身人格,树立感恩意识,学会知恩、报恩。  相似文献   

7.
孝敬父母是儒家倡导的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的“孝”德在历史上起过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中仍不失其价值。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其中合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本文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下,尤其在今年自然灾害不断袭扰我国的情况下,探讨大学生如何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其在现当代的发扬光大和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缺失的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提出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二十字职业道德规范。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弘扬,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张霞  陈勇 《中国公证》2008,(1):11-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目标,是我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又一次飞跃,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特点,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实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欧秋成 《法制与经济》2010,(14):122-123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和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认真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熊英  汪德平 《法制与社会》2011,(20):227-228,230
青年大学生道德、法律信仰的失落已成现实。建立有效机制,建塑一代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法律信仰是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实践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法治建设,优化教育环境;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道德、法律素养;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德治校、依法治校,使大学生在德治、法治校园环境里得到良好熏陶与充分实践;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5.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秉承这种美德,用廉洁加强自身建设,以葆党的先进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保持廉洁的丰富经验,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骄奢淫逸、贪赃枉法等腐败行为的产生,无不源于理想淡漠,道德滑坡,信仰危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由此可见,加强作风建设,首要问题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基础在于严格自律、坚定信念、弘扬正气。以自律完善自我自律,通俗讲就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将自己的思想、言论、行为约束在一定的法则之内。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先理身,后理人”,通过克己躬身、反省修正,达到“强肌健体”的目的,用点滴积累,夯实做人的基础,好的作风也由此形成。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重要讲话,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荣辱观是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念,是对人们是否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和是否表现为应当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认识和评价。荣辱观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内容。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它也有着自己特定的社会内容。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概括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构建社会主义和…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求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此.我们务必要有充分的认识。一、充分认识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和今后若干年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备条战线的骨干,对国家的未来负有崇高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文明观和法制秩序观的重要性。(-)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20.
费鹍 《法制与社会》2010,(24):231-231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党的十七大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希望和要求。因此,认真审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和道德水平,塑造完美人格,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