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威  王敏又 《法制与社会》2015,(3):62-63,67
网络不良信息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但社会发展提供的各种的主客观条件不足以规制网络秩序的状况下产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建立法治体系的精神为网络不良信息的规制提供了很好的前景蓝图,即健全的法律体系才是规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正视目前网络不良信息的法律规制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对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起有关网络不良信息的正规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不良信息的泛滥,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网络内容的法律规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制定相应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当前几种法律规制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现有的网络内容法律规制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立法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但伴随出现的网络谣言,存在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深远等特点,并且它常与政治、军事、经济、自然灾害联系在一起,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运用法律手段治理网络谣言是最佳手段,但也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通过虚拟技术使人们实现了一种独特的在线生存的基本样态。它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互动范围,改变了人们的交往形式,形成了网络社会独特的时空观、权力观和人际观。中国当下坚持的集权主义、行为主义和国家主权的网络治理逻辑,正在受到技术的严峻挑战。网络技术逐步生成了一种网络自主空间,并形成了一套以技术编码和自治伦理为主的技术治理方式。技术治理方式区别于以国家为核心的法律治理方式,甚至在某些场合对法律治理方式产生制约。人们需要运用法律蕴含的价值和法律治理的有关手段,对技术治理进行有效归化。技术治理水平的提升,又为法律治理手段、边界和治理结构的调整提供动力和可持续的约束力。正确处理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之间的关系,形成二元共治结构,是提升中国网络治理水平和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裴乐 《行政与法》2013,(1):16-22
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变革了传播模式,形成了创新性的网络传播。同传统模式的运行要素相比,网络传播吸纳了大量的传播参与者以及信息和资源,整合了更多复杂的传播目标,模糊了传播路径。网络传播引发了对信息权、参与权和发展权的关注,对公共治理提出了更广泛和深入的参与要求。对此,需要赋予网络传播参与者相应的公共治理主体地位,在各主体间构建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加速实现多主体参与公共治理的本土化,强化各主体对公共治理过程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杨涛 《法治与社会》2005,(10):78-78
人民网7月24日报道:7月22日起,深圳警方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将对论坛、BBS的版主、QQ群的创建者进行实名登记,并校验身份证号码;对现有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进行清查,并视情况予以重新登记或关闭.  相似文献   

7.
我国网络信息的政府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范围内的网络信息政府治理模式可大致归纳为网络自由主义、网络现实主义、网络管制主义和网络威权主义四种类型。我国网络信息的政府治理,宜采取介于宽、严截然不同两级间的中间型模式,一方面承认政府治理网络信息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也强调政府之干预应恪守严格边界。为此,应从四个方面转变治理理念、创新网络信息政府治理的既有模式:从政府主导到网络企业与行业组织主导;从技术控制到德性善治;从直接强制、堵塞控制到间接威慑、合作疏导;从零散分治到综合协同。还需辅之构建与完善网络信息内容分级制度、实名制制度、行政正当程序制度与主体制度等一揽子具体支撑制度。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因此随着我国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不仅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了方便和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网络金融犯罪现象日益突出.本文主要围绕网络金融犯罪问题及治理对策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当下网络金融犯罪的一些现状,然后分析之所以会出现网络金融犯罪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网络金融犯罪的有效治理对...  相似文献   

9.
吴志新  许文学 《河北法学》2012,30(11):184-189
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转型改革时期的重要现象,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检察机关必须在维护自身属性和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以执法办案为依托、以法律监督为切口、以创新平台为手段,积极构建网络虚拟社会的联合治理机制,以有效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络时代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由于不良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为社会增添了诸多不安定因素,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必须对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进行严厉的控制和打击,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将对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法律途径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控制的方法,避免和减少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产生。  相似文献   

11.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行为,其出现往往伴随着新的法律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现实网络购物中所出现的法律问题,继而剖析了我国现行规制网络购物相关法律规范的困境,最终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维度阐述了完善网络购物法律规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谈网络黄毒的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夏 《法制与经济》2001,(10):60-62
20世纪末,因特网将人类文明带进一个电脑科技和电子通讯相结合的新纪元。它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提供了以前不可能发生的反社会和实施犯罪的新领域、新方式和新途径,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以传统方式难以挖掘的新潜力。不法分子制造和传播的“网络黄毒”就是其中一,它在日益侵蚀着电子时代健康的肌体,并泛滥为重灾区——电脑黄泛区,危害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汪胜 《法制与社会》2014,(7):101-102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必然会产出新型的产物,网络虚拟货币则是其中的一项。它在互联网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虽然它给网络用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便利,但它的流通范围因其自身的特性,有些网络企业不可能控制。所以也会带来相应的法律风险。本文则从网络虚拟货币中的所存在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琪 《法制与社会》2013,(26):289-290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进入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网络也成了人们交流必不可少的平台,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控制不好就会使自己沉迷其中,甚至滑入犯罪的深渊。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增无减,网络的消极效应是引发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不可忽视的因素。加强网络的管理,加强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引导,重视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的疏导,是预防青少年犯罪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网络谣言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渐突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网络谣言的治理实践并不少见,但是系统有效的治理规范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未成型。现有的治理手段缺乏强制力、稳定性与持续性,难以有效地规制网络谣言。激励法是新的法学研究对象,但法律激励在社会治理实践方面由来已久,并具有广泛的前景。通过立法发挥法律的激励功能,奖励举报网络谣言的行为,并激励其他协助治理行为,将为网络谣言的治理开辟出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高度繁荣的网络消费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大量就业、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各类需求.但我国当前有关网络消费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尚不完善,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过程的风险.基于此,有必要对网络消费的概念、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网络消费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完善策略,以进一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红包赌博应运而生,并在近几年逐渐流行.它是一种依赖于网络社交软件和线上支付的新型赌博方式,具有多种类型,拥有自身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网络红包赌博具有发现难、认定难、处罚难、资金追回难等治理困境.为了解决网络红包赌博治理困境,必须明确网络社交软件平台主体责任,设立专业监督管理机构,提高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本文对发达国家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管理理念与实践演化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以机密性、可用性、完整性三要素为核心的信息安全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越来越复杂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网络信息内容本身的社会危害性问题成为传统信息安全管理的悖论。以"9.11"为标志,西方发达国家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管理理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并初步形成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管理模式的雏形。文章的研究对于开展中国特色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理论的研究和管理实践模式的探索具有客观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链接侵权行为属于对直接侵害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给予帮助、教唆、参与的间接侵权,只有当链接服务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所提供链接的对象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而继续为其提供链接服务时,才构成侵权。对提供普通链接和深度链接服务的链接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应当进行明确区分,判断链接服务提供者的主观过错以采用客观标准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黎四奇 《法律科学》2014,(4):133-143
网络信贷正在日益改变金融资源循环的模式,并对正统金融配置失衡起着有力的抗衡与补正作用,但是网络自身的特点也加剧了这种资金供求链断裂的风险。同时,既有法律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或规则本身的含糊不清也成为网贷一时尚难以跨越的障碍。系统地认知网贷风险,并以此为基础来决定法律应有的态度及划定网贷平台企业的业务边界是风险规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