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庾新顺 《传承》2013,(10):16-17
邓小平领导发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伟大实践,是一代伟人革命生涯的光辉起点。邓小平在接受中央指示从上海到右江地区开展工作的时候,他新婚不久的妻子张锡瑗就已经怀孕了,他没能在妻子的身边尽丈夫的义务。当孩子出生的时候,他正好回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不幸的是,妻子却得了产褥热告别了人世,永远离他而去。  相似文献   

2.
《黄埔》2004,(5)
瞬间1:第一次政治磨难——“毛派头子”1931年7月,邓小平从上海乘船,经广东、福建赴江西,8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瑞金,担任了中共瑞金县委书记。1932年5月,邓小平调到瑞金以南的会昌工作,担任中心县委书记,并兼任江西军区第三分区政委。在会昌,邓小平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临时中央全面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3月底,临时中央指责邓小平等执行了所谓“纯粹的防御路线”,并撤销了邓小平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的职务,这是他政治生涯中受…  相似文献   

3.
《现代领导》2014,(9):40-41
1979年7月16日,邓小平从安徽来到上海,下榻在“414招待所”(即西郊宾馆)。这里林木茂盛,环境幽静,但此时,邓小平的心情却并不平静。因为,他想起了1975王洪文在上海说过的一句话——“十年后再看。”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不久,周恩来病重住院。是年7月,在毛泽东的支持下,“文革”中被打倒的邓小平复出,代替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毛泽东此举让王洪文自感接班的希望将要落空,他跑到上海叫嚣:“十年后再看。”那一年,邓小平71岁,而王洪文刚满40岁。  相似文献   

4.
当产妇难产的时候 ,医生通常问其丈夫“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有的丈夫会说“保大人” ,有的丈夫会说“保孩子”。孰对孰错 ?我们会展开激烈的争论。有些人首先会提出问题 ,丈夫有什么权利做这样的决定 ?他说保大人就保大人 ,他说保孩子就保孩子 ?他凭什么能够决定妻与子的生死 ?谁给他这样的权利 ?如果丈夫把妻子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 ,根本无视妻子的生命 ,他选择“保孩子” ,其妻子就被剥夺了“活”的机会 ;如果丈夫“深明大义”选择“保妻子” ,妻子因此而获得了“新生” ,他就成了她的救世主 ,她的生命是他“恩赐”的 ,因为他的明智、大度…  相似文献   

5.
《传承》2006,(Z1)
第一次起落“:毛派头子”1931年7月,邓小平从上海乘船,经广东、福建赴江西,8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瑞金,担任了中共瑞金县委书记。1932年5月,邓小平调到瑞金以南的会昌工作,担任中心县委书记,并兼任江西军区第三分区政委。在会昌,邓小平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临时中央全面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3月底,邓小平被中央指责执行了所谓“纯粹的防御路线”,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  相似文献   

6.
儿时的玩伴     
正在我儿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中,有一个令我印象比较深的男孩姓"邓"名"小平"。他当然不是那位大家都熟悉的伟人,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乡下男孩,20世纪50年代未出生在苏中农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没有多少文化。那个时候,农村信息十分闭塞,他的家人以及左邻右舍很少有人知道中央领导有一位叫邓小平的。所以,当他要上小学时,父母就给他起名为"邓小平",这与他们家庭中同辈人的名字是相匹配的。比如,他的大哥叫邓惠平,二哥叫邓忠平,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有两次重要讲话与中国改革开放息息相关。一次是他于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闭幕式上作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一次是他于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的重要讲话,即南方谈话。如果没有第一次讲话,中国就不可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如果没有第二次讲话,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8.
12年前,当我们初步学习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的时候,一个重要论断震撼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这就是他在谈“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时候,作出了如下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观点荟萃     
《大连干部学刊》2014,(4):61-62
正邓小平的三个历史角色坚持者。邓小平是一个在必须坚持的时候,毫不含糊、分寸不让,而需要迂回的时候,身段无比柔软的政治家。在1990年之前,邓小平事无巨细,管理半径非常之大,他要为小岗村的土地承包合同定性,要为首钢与地方政府的纠纷排解,要为松下幸之助的进入中国牵线,要为荣毅仁的中信公司护航。在做出所有决定的时候他唯一考量的标准就是:它是否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步。迂回者。邓小平被称为是中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10.
薛钢坤。10年前赌着一口气。在单位的裁员中回了家,而且没要单位一分钱。当时他46岁,失去了最起码的生活保障。就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他的妻子也被买断工龄下了岗。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邓小平结识,最初是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会后,毛泽东前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邓小平也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四年以后,二人重逢在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在以后的20多年里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们谈到中国的变化,首先要谈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没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缅怀他对中国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充分评价他的历史地位,认真总结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以纪念这位伟人,思考中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一生中,对民族问题和西藏问题十分关心和重视。50年代初他主持西南局工作时,就为做好西南少数民族工作和西藏的和平解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调至中央工作后,更加关注这方面的情况。在有关民族问题和西藏问题上,邓小平始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  相似文献   

14.
秦德君 《传承》2012,(5):96-96
1958年11月,毛泽东倡导在中央和全党干部中"开展一次读书活动"。他自己身体力行,在两个多月里,读完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大部分是在杭州、上海和广州进行的,很多时候是在火车上读的。  相似文献   

15.
老话说:好女人是所学校,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男人。而我认为,好妻子更应是所学校,当你成为某人的妻子的时候,你不但要给他温柔、宽容、体贴和照顾,还要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给他人生的提点、警醒、引导,甚至教育……  相似文献   

16.
蒋益文 《传承》2011,(7):8-9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他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身体力行地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稳定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金文 《传承》2011,(3):8-9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他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身体力行地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稳定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政治关系解决的基础,是要发展两岸的经济关系。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明确指出,两岸经济关系要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台独’想独也就难了。”1990年,中央明确指出,要把对台经济工作提高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后勤管理思想是具有鲜明政治特色的完整思想体系。我认为邓小平后勤管理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邓小平后勤管理思想突出了后勤工作的政治意义后勤管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据中科院原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同志回忆,五十年代初,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部署,开始实施12年科技发展计划。为此,于1956年初,中央调他到科学院工作。当时,邓小平就叮嘱他要重视和做好科研后勤工作,以保障战略意图的实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邓小平自己首先…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政治关系解决的基础,是要发展两岸的经济关系。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明确指出,两岸经济关系要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台独’想独也就难了。”1990年,中央明确指出,要把对台经济工作提高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