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张炳杰1945年5月2日,纳粹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5月7日,德国将领在兰斯附近正式向美英联军投降;5月8日,德国将领在柏林附近正式向苏联红军投降。至此,欧洲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第三帝国覆灭。纳粹德国投降后,日本军国主...  相似文献   

2.
“二战”结束,日本作为法西斯三元凶之一,在亚洲战场战败投降,这是历史的公正裁决。但是,50多年来,日本国内始终有一伙人想翻这个铁案。今年3月,旨在全面篡改历史、否定侵略罪行的日本“新中学历史教科书”,通过国家  相似文献   

3.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军队侵入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由亚洲扩及欧洲。二战进入了一个包括欧洲战争(以下简称欧战)在内的新阶段。人们感到惊奇与遗憾的是:当波兰血肉横飞,英、法对德宣战之际,为何一贯自诩为“民主”、“自由”与“人权”捍卫者的美国,竟然先是宣布中立,不介入欧战,继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 ,学术界多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作者认为1937年7月7日中国的“芦沟桥事变”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15日,在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沉重打击下,日本天皇裕仁以停战诏书的形式,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因此而成为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中华民族精神奋飞激扬。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武装力量抗击了侵华日军的60%和伪军的90%,取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许多辉煌战果,消灭日、伪军170余万人。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相似文献   

6.
1941年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写道:“昨天,1941年12月7日——这是个令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可耻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突如其来但蓄谋已久的袭击。”日本的突然袭击,导致了“可耻的”珍珠港“灾难”。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世界性侵略战争,后发展为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德、意、日集团为转嫁国内矛盾,先后在世界各地发动侵略战争:1931年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后,又伙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7年日本大举进犯中国华北和  相似文献   

8.
华侨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支系。东南亚是海外华侨最为集中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华侨人口已超过600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亚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太战场的重要区域。在从1942年1月至1945年8月的三年半时间中,面对入侵和占领东南亚的凶残的日本法西斯,在南洋的中华儿女——华侨在艰苦的条件下奋起抗战,在华侨华人史、东南亚史和世界反法西斯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R”号行动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突袭波兰,9月2日,英对德宣战,次日法国也加入对德作战行列。在纳粹德国的闪电攻击下,不到两个星期,号称欧洲第五军事强国的波兰即宣布投降。德国在宣传部长戈培尔的鼓动下,整个国民,尤其是士兵都沉浸在狂欢的气氛之中。与此同时,在英国伦敦谍报人员的地下室里,正在召开一次绝密的会议,会  相似文献   

10.
谈起人才的流动与争夺,人们常引为经典的故事是:二战期间的欧洲战场,美军为了把一个德国原子物理学家海森堡抢到手,竟然将3个陆军师的进攻方向作了改变。人们更没有忘记二战结束后那段战胜国“智者抢人,愚者夺器”的往事——美国人抢到了3000多名德国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大战场之一的东方战场的开辟,极大地改变了东亚与世界的政治格局。以卢沟桥事变为开端的中国全民族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主力军,它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国力,打破了日本“北进”的迷梦,拖住了日军“南进”的步伐,为苏美英等盟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地缘政治因素是二战期间制约各参战国家战略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l)二战前夕和初期,德意日和美英苏之所以能分别组成轴心国和同盟国两大战略同盟,除了国家利益一致、意识形态接近等原因外,使对手处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这一地缘政治的考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2)地缘政治因素对参加二战的各大国军事战略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南下”向英美开战,美国坚持“欧洲第一”战略,英国拖延开辟第二战场,都与其地缘政治的考虑有关。(3)美苏等大国在战争后期,根据新的力量对比,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划分了战后世界势力范围。以地缘政治因素考察各大国的外交决策,也是观察当代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苏日俄关系(摘要)罗养毅论文共8章,分两部分。前5章为第一部分,着重论述战后日苏日俄关系发展线索;后3章为第二部分,对日苏日俄间重大问题进行分析。一、日苏关系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到1956年日苏复交。这一阶段又以195...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点。中国人民不可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中国人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前赴后继,进行了长达14年英勇顽强的抗战,最终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使日本帝国主义征服中国、称霸世界的狂妄梦想最终破产;中国人民长期抗战形成的中国战场,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牵制和消耗了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5.
1974年2月22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首次全面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观点。毛泽东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毛泽东的这几段话,不是一时的即  相似文献   

16.
一、德国统一问题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分裂为东欧和西欧,战败国德国则分裂成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此遗留下了德国重新统一的问题。 自从1949年两个德国相继成立以后,在德国统一问题上曾经出现过几次反复。50年代初期,东德和苏联都曾建议举行全德性的会谈,以实现德国统一,但由于西德和美、英、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场开辟得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它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本侵略者,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的计划与部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中国战场拖得日军自顾不暇,使德、日、意始终未能在军事上互相支援一九三六年十月,德、意为了称霸欧洲大陆,在柏林签定了同盟协定,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同年十一月,德、日两国又在柏林缔结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了以德国为中心的法西斯集团。显而易见,他们结此同盟是为了称霸世界的,确切地说,是为了东西夹击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11,(7):5-5
5月30日至31日,亚洲公共行政改革研讨会暨亚洲公共行政网络(AGPA)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亚洲15个国家和国际行政科学学会的120多位专家就公共行政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会议签署了“亚洲公共行政网络”合作谅解备忘录,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副主席、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当选为亚洲公共行政网络总联络人。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9月3日正式设立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可谓圆了中国人民不该忘却纪念的历史梦。当全世界都在热烈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2005年5月7日的英国《卫报》发表题为《我们不应忘记战争如何胜利》一文,强调原苏联和中国做出的巨大牺牲才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为可能。文章还进一步明确指出:如果不是中国付出了3000多万人牺牲的代价,在亚洲拖住  相似文献   

20.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从这天起胜利结束了。那时我正在延安,听到这一胜利消息,高兴地跳起来了,那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不到11岁的我,亲身经历了8年抗战,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在中国烧杀抢掠、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打上了抗日的烙印。在这八年中,日本军队杀害了3500万中国军民,我的家庭也为抗战付出了重大代价。抗日胜利是全国各族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