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共识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需要转化为社会共识,才能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来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利益的一致。当前,尽管人们普遍向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有些人对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存在疑虑。这就影响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识的彻底形成。究其原因在于:社会成员还存在局部利益的差别和冲突;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政府执政能力薄弱、公信力不足。解决了这些问题,全社会就能形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经济社会中普遍、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目前,其内容和形式都有许多新变化。应采取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物质基础、以四大基本原则为主要依据、整合公平效率观念与时俱进、深化体制制度变革完善政策措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安全阀"等措施,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3.
社会思想共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统一了各种各样的认识和意见所形成的思想。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思想共识包括和谐的价值取向、和谐的主流形态、和谐的思维方式等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达成社会思想共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达成社会思想共识整合方式,最大限度地体现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刘惠 《实事求是》2013,(3):51-5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社会整合战略,它为党的社会整合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也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整合能力指明了着力点。当前,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必须正视利益分化的现实,以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为归宿,建构起以利益整合为核心、以制度整合为保障、以价值整合为基础、以组织整合为依托的"四位一体"的社会整合机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实现对当代中国利益分化社会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5.
徐东 《求实》2010,(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应当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认同基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利益认同基础,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作为政治认同基础,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认同基础,以发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认同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实现条件和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以唯物史观为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旨在阐明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①生产力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基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②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思想源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范式:③群众史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建构依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维视角;④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因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学术理论界围绕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入手展开了一系列论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状况和未来展望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因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四个方面入手.对学术理论界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状况和未来展望进行了评价,以期能够将此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5,(4):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巧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依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经历了从提出"社会更加和谐"问题,到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历史转变.探索历时4年,历经4次中央全会,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连续性等特点.探索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和谐社会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和谐决定的。人的和谐又与社会思潮的和谐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新时期社会思潮的特点、规律及其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正确导引社会思潮,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社会思潮与社会和谐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初级形式,是社会心理的集中体现。社会思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什么新的变化,都会在社会思潮中产生这样那样的反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崭新命题之后,理论界围绕和谐社会的内涵、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构建的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初步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许多学者从不同视域出发作出阐述,这些论述对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社会风险因素异常复杂,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严峻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提升风险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但目前我国的风险治理机制尚不完善,与和谐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坚持防范为主、防治结合的风险治理思路,坚持宏观建构微观治理结合的基本原则,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风险治理体系,形成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的风险治理系统,增强风险治理的实效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立强 《求实》2006,1(7):4-6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吸收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关于“经济关系”、“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和真正发源地和舞台”、“物质交往关系”的论断对我们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更提供了一种理想范式。  相似文献   

15.
党的作风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和阶级属性等,良好的党风有助于党内的和谐,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党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新形势下,我们要全面分析党风建设的现状,提出可行性措施,将加强党风建设的对象细化为执政党整体、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三个层面,对每个层面的党风建设既做共性要求,又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以优良的党风带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风气,使全社会成员凝聚成巨大的合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同一性.确立这一重要理念,有助于政府在公共管理特别是环境治理中树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文性、全面整体性、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的观念,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多方面的关系,推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等整体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制高点,它迫切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的功能转换问题,切实整合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并选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努力建设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撰文指出,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19.
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建设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体制,培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功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及整个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社会建设是随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而进一步明确的,但社会建设不等于和谐社会建设,它们不能放在同一层次使用。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内容和重要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解决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公平问题,特别是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当前,在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必须确保实现市场竞争的程序正义,完善社会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