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党的一大考虑到党员数量少和地方组织不健全的情况,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只设立由三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书记,并推举陈独秀为书记。二大、三大虽然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但中央领导机构仍然是中央局,负责人称委员长,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四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须互推总书记一人总理全国党务,各级执行委员会及干事会均须互推书记一人总理各级党务,其余委员协同总书记或各级书记分掌党务。  相似文献   

2.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党的一大考虑到党员数量少和地方组织不健全的。情况,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只设立由3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书记,并推举陈独秀为书记。二大、三大虽然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但中央领导机构仍然是中央局,负责人称委员长,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四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须互推总书记一人总理全国党务。各级执行委员会及干事会均须互推书记一人总理各级党务,其余委员协同总书记或各级书记分掌党务。  相似文献   

3.
正党委会制度的由来早在创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按照马列主义建党原则,在各级领导机构中推行党委会制。中共一大决定:"凡是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地方,应成立委员会。"之后,中共二大党章第一次对中央执行委员会、区及地方委员会的任期、职权等作了明确规定。中共三大党章则规定各委员会须推选一名委员长总理党务,其余委员协同委员长分掌职务。中共四大党章修正案第一次明确党员三人以上  相似文献   

4.
关于陈独秀的任职问题,党的历史文献的记载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在许多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论著的表述中却是相当不准确的,而大部分作者是把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一至五届的总书记写进论著里。因而有必要提出来予以纠正。据党的文献资料记载,党的“一大”产生的中央领导机关是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党的“二大”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由五名执行委员和三名后补执行委员组成,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长。党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8,(1):116-117
“书记”成为党中央最高领导的称谓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中央只设了由三个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为书记。中共二大、三大,虽然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机构仍是中央局,负责人称委员长,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党在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他青年时期曾留学日本 ,接受明治维新的教育 ,并积极参加爱国活动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为《新青年》) ,宣传革命思想 ,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他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称“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在 192 0年发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 ,在党的“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在党的“二大”和“三大”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在党的“四大”和“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192 7…  相似文献   

7.
《党史纵览》2007,(6):54-55
"书记"成为党中央最高领导的稳谓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中央只设由3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为书记.中共二大、三大.虽然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机构仍是中央局,负责人称委员长,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  相似文献   

8.
(1885-1929)广东香山淇澳村(今属珠海市)人。1922年,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发动并领导省港大罢工,当选为罢工委员会委员长。1926年、1927年第三、四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4月,当选为中共“五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八七”会议,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1928年6月,当选为中共“六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工委书记。1929年2月25日,在上海病逝。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15,(4):34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中央只设了由3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为"书记"。中共二大、三大时,称呼有所改变。中共二大、三大,虽然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但中央机构仍是中央局,负责人则改称"委员长"。到中共四大时,又改称"总书记"。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已发展到有党员5万多人。中央机关仅有中央局已不足以有效地领导全党。在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12,(3):40+45-40,45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总书记应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书记应是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但在党的历史上却有一位不是中央委员的党员成为了党的总负责人,成为党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他就是博古。  相似文献   

11.
邓培生于1883年4月8日,广东省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人。1900年至1925年在唐山铁路工厂(今唐山机车车辆厂)做工。192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书记、中共北方区委委员、中共第三、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和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等职。1925年秋脱离生产,成为职业革命家。1926年以后担任全国铁路总工会驻广东办事处主任。1927年4月22日在广州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优秀活动家,为我国早期工人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21年上半年,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为了…  相似文献   

12.
《党史纵览》2012,(10):52-55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在上海领导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在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1922年7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3年6月,在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局委员(后为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在中央苏区期间,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临时中央政府劳动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在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刘少奇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关于这一专题研究的意义、刘少奇在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的工人运动、刘少奇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期间的革命实践、刘少奇与长征、从新角度开展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研究等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成果十分丰硕。  相似文献   

14.
苏泽 《党建文汇》2002,(18):20-20
陈独秀 1921年7月,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第一次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了革命的惨重失败。1927年“八七”会议上,被撤销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后来,坚持错误立场,并与彭述之等人组织反党小集团。1929年11月,被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15.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及其后是否设立了中央组织部和宣传部?二大以后的中央机关有没有办事机构?长期以来中共党史、组织史等著作存在着不同讲法。近期探讨了中共中央领导机构建立与演变,特对此谈些见解。一、二大选出了正式的中央执行委员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举行。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五人组织之并选举候补委员三人。”①据陈独秀在三大报告中称“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只有五个人。”对于二大选出的这五名正式委员,党史界并无异议。二大后不久,中共中央于杭州召…  相似文献   

16.
中共最高领导人为何称总书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共党史中,有两段时期中共中央委员会设立总书记,不过那个时候,总书记并不是中共最高领导人。第一段时期是从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党的最高领导人是主席毛泽东。另一段是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已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一职,他一人兼任主席和总书记两职。这颇类似于1943年后毛泽东以政治局和书记处主席身份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变为总书记。那么,总书记的称呼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3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中共二大、三大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人陈独秀称委员长,直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总书记仍是陈独秀。至于为什么一大时将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有党史专家认为,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  相似文献   

17.
张太雷(1898—1927)江苏武进人。1920年于天津北洋大学法科毕业。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参加筹建中国共产党。1921年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1922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常委。1925年任团中央书记、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宣传部长。曾主编广东区委的机关刊物《人民周刊》。在中共四大、五大上分别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和中央委员。1927年参与南昌起义的领导和决策工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  相似文献   

18.
咨询台     
《先锋队》2007,(3)
如何理解“在党的委员会里书记与其他委员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晋中读者马占魁问:我们镇里,书记一人说了算,同志们很有意见。即使开会商议,也基本是个形式,书记根本不听其他人意见,轻者大声呵斥,重就说不与党保持一致。请问应如何理解“在党的委员会里书记与其他委员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本刊编辑部答:《党章》规定,在党的委员会里,党委书记与其他委员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的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时,党委书记与其他委员一样,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一票。从书记的职责来说,他好比党委一班人的班长,在准备会议和主持会议、启…  相似文献   

19.
“根治腐败的关键就是要减少官员的权力,把权力让给人民!”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近日透露,《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在制定中,将加大对省级主要领导的巡视力度“解决好一把手的监督难题”。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中央正在考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2月19日至21日召开。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总结了2011年工作,研究部署了2012年的各项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