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党和苏维埃政府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积极开展法制建设、干部教育、监督机制和反腐倡廉的探索与实践,增强了党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战斗性,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闽西革命斗争的胜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闽西党和苏维埃政府对依法治政和反腐倡廉的探索与实践,为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2,(22):I0009-I0012
南靖地处闽西、闽南的结合部,全县总面积1962平方公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南靖人民坚持革命斗争2()多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诗篇,被誉为“红旗不倒”,2011年4月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近年来,南靖县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3.
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在土地革命斗争中诞生和壮大起来的青少年群众组织.它由共青团直接领导,其性质“是团的预备军,是团的附属组织者”.同时它与红军有联系,是一种“半军事的组织”,“红军的后备军”,“中国反帝运动与土地革命斗争的战斗队伍”.①这种组织,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建立,而苏区更为普遍.福建各苏区的少先队,最早是在闽西出现的.  相似文献   

4.
一、闽西苏区政权建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进行的一切革命斗争,都是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这个中心任务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中  相似文献   

5.
在闽西革命斗争史上,有着全国罕见的奇迹:从主力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北上长征,到全国解放的这段时期内,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大片农村,还保留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果实,仅龙岩一县,就有二十万亩土地一直保留在农民手中。这是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革命斗争的结果,也是闽西革命斗争的重要特点。现将闽西保田斗争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作概要叙述。  相似文献   

6.
刘雄 《党史文苑》2007,(5):17-18,30
赣南、闽西革命斗争对闽东革命斗争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闽东革命斗争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赣南、闽西革命斗争对闽东革命斗争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闽东革命斗争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1929年至1934年,闽西苏区人民在党和工农民主政府领导下,开展了农村合作社运动,发展了苏区经济,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巩固了土地革命成果。其经验是丰富的,给人们的启示也是深刻的。一、闽西苏区农村合作社运动产生的原因闽西苏区农村合作社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那时苏区刚刚建立,正处于敌人的  相似文献   

9.
60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建了闽西苏区,同时领导闽西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革命文化的灿烂之花吐芳盛开,其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闽西苏区文化大约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27冬大革命失败到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是闽西苏区文化的开创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闽西一大,是闽西苏区革命斗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一次党代会,也是红四军入闽与闽西党组织共同创建闽西中央苏区进程中一次开辟新局面的重要会议。本文从党代会的视角,对中共闽西一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与影响作一考察。一中共闽西一大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宁化、清流,归化(明溪)三县地处闽西的北部。二战时期,宁清归红色区域是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宁清归苏区党史,是研究闽西苏区和中央苏区党史所不可缺少的课题。现将宁清归苏区的形成发展,它与闽西苏区的关系、它的历史地位,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2.
闽西妇女运动,同工农运动一样,在闽西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她为闽西土地革命的胜利,为苏维埃政权的创建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缅怀妇女英烈和前辈们的英雄业迹,学习她们的革命斗争精神,本文就闽西妇运的地位和作用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在金融事业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前后,闽西苏区各地创办合作社,工农银行,发行了苏区合作社货币和工农银行货币,为建设苏区,巩固红色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九年七月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毛泽东同志亲自指导下召开的。它贯彻了党的“六大”决议和毛泽东思想,精辟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确定了闽西党的路线、方针和任务,决定在闽西创建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斗争的发展。这次会议是有重大历  相似文献   

15.
正闽西苏区红色标语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闽西中央苏区的过程中,用文字的形式展示于公共场所,宣传共产党和红军,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诉求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闽西苏区红色标语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先进文  相似文献   

16.
闽西是一个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闽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取得了许多胜利,许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抗日战争爆发后,闽西人民在中共闽粤赣边省委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和民主运动,实现了“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17.
闽西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较早也是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后来与赣西南苏区连接成为中央苏区。闽西苏区位于福建西南部,包括龙岩、上杭、长汀、永定、连城、武平、宁化、漳平、宁洋、清流、  相似文献   

1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民兼顾思想契合了闽西苏区创建的迫切需要,闽西也为毛泽东军民兼顾思想的成功实践提供了相应的条件。随着红四军入闽,毛泽东关于军民兼顾的理论主张和实践经验,就渗透到了闽西这块新开辟的红色区域,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形成“经济建设配合了政治动员,才能造成扩大红军的更高热潮”“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离了群众就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等重要观点。闽西苏区践行毛泽东军民兼顾思想,既实现了军事力量的壮大和发展,又取得了经济建设的成效,改良了群众生活,还建立了亲密的军民关系。  相似文献   

19.
闽西苏区是实行土地革命较早的地区,也是我国十年内战中坚持始终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因此可以说,闽西苏区土地革命是中国土地革命的一个缩影。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红军撤离苏区举行长征之前的七年中,闽西党组织领导苏区人民积极开展土地革命,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有些经验在我国土地革命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这是一次自古未有的革命运动,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难免因为经验不足或各种错误认识而遭受挫折。  相似文献   

20.
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闽西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援,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保卫了土地革命的果实,保存和发展了自己的力量和阵地,并且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是闽西展开革命斗争以来最艰苦、最复杂的阶段,也是闽西党和人民经受最严重考验并且获得伟大胜利的阶段”。然而,对于闽西革命斗争中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过去一直研究得不够,有许多问题尚未孬清或存有争议。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探讨,目的在于抛砖引玉。祈请熟悉这段历史的老同志及党史工作者批评指正。一、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