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在闽西的革命实践中,对干部培训、平民教育、妇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务人员的培养教育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毛泽东不但亲自制订教学计划,执教上课,还在教学中提出了新颖独特、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为形成内容丰富的毛泽东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闽西苏区的教育实践,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干部,提高了闽西苏区人民的文化素质,有效调动了闽西苏区人民参军拥军的积极性,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民兼顾思想契合了闽西苏区创建的迫切需要,闽西也为毛泽东军民兼顾思想的成功实践提供了相应的条件。随着红四军入闽,毛泽东关于军民兼顾的理论主张和实践经验,就渗透到了闽西这块新开辟的红色区域,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形成“经济建设配合了政治动员,才能造成扩大红军的更高热潮”“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离了群众就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等重要观点。闽西苏区践行毛泽东军民兼顾思想,既实现了军事力量的壮大和发展,又取得了经济建设的成效,改良了群众生活,还建立了亲密的军民关系。  相似文献   

3.
1960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向党中央转呈了中共清宁县委请求毛泽东手书《如梦令·元旦》诗词的报告,毛泽东转请邓子恢同志手书。这一决定是具有深刻意义的,表达了毛泽东对邓子恢这位闽西红军和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成员的肯定和感激。邓子恢在题跋中注明的“兹录毛主席在卅年前红军进军清流所作如梦令词一首以资纪念”,是经请示毛泽东后得出的符合历史的定论,证明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创作于清流。  相似文献   

4.
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相继占领了龙岩和永定。在闽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扩大了武装力量。在转战赣南闽西的战斗中.由于谭政表现出较好的政治工作才能,被毛泽东调回军部,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兼政治训练部长。  相似文献   

5.
赵惠 《广东党史》2008,(6):58-59
1923年,闽西在张鼎丞、邓子恢、郭滴人、朱积垒、傅柏翠等同志领导下,举行四大暴动,建立了以岩、永、杭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1929年春夏之间,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次入闽,消灭了盘踞在闽西的土著军阀郭凤鸣、陈国辉,闽西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指导”,①在福建上杭县蛟洋召开。“此次代表大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为闽西党和闽西人民制订了明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闽西革命胜利地发展”。②使闽西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共闽西“一大”在闽西党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全国党史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页。毛泽东、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巩固与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正确路线和政策,体现了正在形成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与中共闽西“一大”,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本文拟论述陋见。  相似文献   

7.
闽西“红土地文学”略论湖洋闽西“红土地文学”的崛起并非偶然。众所周知,闽西是中国汉民族之一脉──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古时闽西,曾有过河州府的辉煌,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一代伟人曾在这里度过风云岁月。从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闽...  相似文献   

8.
闽西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亲手创建的,闽西苏维埃政府也是在他亲自指导下建立的。 1929年3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首次进入闽西。在长汀长岭寨,红四军向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发起攻势,歼敌2000余人,击毙旅长郭凤鸣,揭开了红军  相似文献   

9.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听完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派来的方方关于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情况汇报后高兴地说:你们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保留了这么多干部,保留又发展了部队,保留了二十万亩土地,保卫了苏区广大群众利益,这是伟大的胜利。闽西革命斗争为什么能长期坚持并取得胜利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党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党在群众中获得了力量的源泉。本文就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中党群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作如下叙述。  相似文献   

10.
中共红4军七大结束后,毛泽东提出离开红4军主要领导岗位、到闽西协助指导地方工作的意见,得到了前委的同意。为了踏踏实实地帮助地方政权做些实事,毛泽东约见了中共闽西特委负责人邓子恢、张鼎丞及武装力量负责人傅柏翠等同志。他对特委负责人邓子恢说:“闽西局面已经大定。特委对各地工作要有个纲领才好。”  相似文献   

11.
1929年7月上旬,毛泽东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到闽西指导地方工作,同时养病。  相似文献   

12.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8,(10):34-38
保卫中央苏区:罗元发指挥一个团接替两个师的阵地 1910年11月15日,罗元发出生在福建龙岩。1929年5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从井冈山转移到闽西。5月22日,红军打下了龙岩。放牛娃罗元发在红军扩红中参了军,当了红四军的一名战上。不久,罗元发被选送到闽西苏维埃政府创办的红军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要通过在闽西的革命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一系列带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观点,留下了"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的实践风范,形成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亲民篇章。这些亲民思想成为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闽西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地。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在征集、研究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党史研究室下达我省的“二战”时期“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武装斗争发展情况”的党史专题中,遇到闽西革命根据地范围如何确定的问题,也就是说闽西革命根据地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县份。有的同志说,应当以《毛泽东选集》为依据,《毛泽东选集》在《抗日战斗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文中指出:“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一、宁化与中央苏区的发展闽西和赣南,这是毛泽东、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之后,辗转来此创建中央苏区时所打造的最初两块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多次穿插于闽西赣南之间转战。第二次入闽作战达8个月,在闽西南片各县建立了红色政权,扩大和初步巩固了闽西苏区;同时,经过古田会议,解决了党内的纷争,统一了思想认识,明  相似文献   

16.
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相继占领了龙岩和永定,在闽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扩大了武装力量.在转战赣南闽西的战斗中,由于谭政表现出较好的政治工作才能,被毛泽东调回军部,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兼政治训练部长.  相似文献   

17.
关心药材合作社 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从江西出发入闽,在官庄击溃赣军金汉鼎部后,毛泽东指示红4军所部在闽西分兵开展发动群众工作,他随后带领随行人员到才溪搞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10,(5):6-6
1929年6月下旬,红四军在福建上杭蛟洋“傅家祠”设立了“蛟洋红军医院”。这是闽西第一所红军医院,也是闽西规模最大、开办时间最长的红军医院之一。毛泽东对这所医院非常关心和重视。多次前住调查研究,并以它作为一个典型材料写进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相似文献   

19.
一、宁化与中央苏区的发展   闽西和赣南,这是毛泽东、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之后,辗转来此创建中央苏区时所打造的最初两块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多次穿插于闽西赣南之间转战.第二次入闽作战达8个月,在闽西南片各县建立了红色政权,扩大和初步巩固了闽西苏区;同时,经过古田会议,解决了党内的纷争,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和发展了建党建军纲领.……  相似文献   

20.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长汀(当时称为汀州)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福建军区都驻在这里,是中央苏区建设进入强盛和发展的新时期.从1929年到1933年,毛泽东多次到长汀从事革命活动,他的足迹踏遍了闽西的山山水水,不仅为开辟和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指导闽西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苏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首次入闽显神威,击毙旅长郭凤鸣1929年3月11日,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从江西瑞金的壬田出发,向闽西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