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考□童志强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国共局部内战中遭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损失。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损失究竟有多少?长期以来,史学界众说纷纭。以四本比较权威的党史专著和工具书为例,从中可见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就大相径庭: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  相似文献   

2.
省气象局离休干部丁茵是一位1945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对她而言,加工被服,支援前线,是当年她最光荣的职责,也是她参加新四军后上的第一课。  相似文献   

3.
省气象局离休干部丁茵是一位1945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对她而言,加工被服,支援前线,是当年她最光荣的职责,也是她参加新四军后上的第一课.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南方局于1939年1月中旬在重庆正式成立之时,中国抗战形势正发生急剧变化。自武汉沦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正是在这个时局转换关头,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受中共中央之委托,于2月下旬至5月底,有一次江南之行,其主要任务是到新四军视察,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决定新四军的发展方针和解决新四军最高领导层之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周恩来的一生中,1939年春的皖南新四军军部之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时值国民党政策的重点从对外转向对内,实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转变时刻;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的历史关头;新四军的发展遇到严重阻碍。周恩来此行,代表党中央,确定了新四军的战略方针,初步改善了新四军主要领导人项英与叶挺之间的关系,加强了新四军领导层的团结。在此后一年多里,新四军从2万多人迅速发展到9万多人,为坚持大江南北的游击战争、巩固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7月1日,淮南市在上窑森林公园隆重举行新四军纪念林揭碑仪式。新四军纪念林是由淮南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发出倡议,并与中共淮南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组织兴建的。兴建新四军纪念林,旨在弘扬新四军精神,缅怀革命先烈,营建一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为实施生态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同志对新四军的创建、发展与在挫折中转危为安寄予极大关注,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逝世20周年之际,特作此文寄托哀思和纪念。 一、努力促成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从1937年2月开始,他先后在西安、杭州、  相似文献   

8.
在新四军诸将领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高级指挥员——刘炎。刘炎曾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是担任支队司令员和指挥部总指挥的陈毅的主要助手;他曾任新四军第一师政委,和师长粟裕是亲密搭档。由于多年带病工作,刘炎于1946年11月不幸英年早逝,终年42岁,因此后来不为人熟知。  相似文献   

9.
半塔集保卫战胜利结束后,皖东形势趋于缓和。中原局、江北指挥部部迁移到半塔集。刘少奇一方面夜以继日地领导军民放手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一方面精心思考如何开辟苏北的问题。中央一再明确指出:蒋介石企图切断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联系,孤立新四军,进而消灭新四军。在此种情况下,“我八路军有抽调足够力最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打退反动进攻、消灭投降反共势力、建立新的伟人抗日根据地之任务。此根据地、以淮河以北、淮南铁路以东、K江以优、人海以西为范围”。这就是说,仆辟苏北,发展华中,是中央的战略决策.L是新IJL]军发展的本…  相似文献   

10.
新四军和八路军一样,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的军队。新四军从1937年10月12日成立后,就开始谱写她的光辉战斗的历史。新四军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英雄壮丽的斗争史,很值得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宣传。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历来都重视自身历史的研究。1941年7月7日,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在《江淮日报》上发表了《抗战四年来的新四军》,该文第一部分叙述了新四军的成立与发展,第二部分简述了新四军4年来抗战成绩,第三部分论述了对敌我战术的检讨与我们所得的经验教训,这是较早论述新四军史的文章。1943年3月,时任中共中…  相似文献   

11.
新四军,全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在日军全面侵华、国共合作抗日之时,由来自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组编而成,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八路军并肩抗战的劲旅;是一把直插敌伪心腹之地、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利剑。新四军挺进敌后,远离中央;地处险境,屡遭劫难;面对强敌,殊死抗争;依靠群众,以弱制强;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牵制和消耗了数十万日伪军的有生力量,创建了地跨七省的华中抗日根据地。毛泽东誉之为"华中人民的长城",陈毅称其是"铁的新四军"。新四军为民族的独立解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树起了一座丰碑;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锻造了一批栋梁之才;为传承华夏的灿烂文化,丰富我军的优良传统,奉献了一种可贵的铁军精神!安徽是新四军的集结地、整编地、成军地和东进抗日的出发地。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新四军成立80周年,本刊特约此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这威武雄壮的歌声,表达了当年新四军健儿,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浴血奋战的坚强意志,不折不挠的战斗风格。为了学习和发扬人民军队的革命传统,为了给研究党史和军史提供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套《新四军丛书》。这套丛书包括简史、大事记、回忆录、史料选、人物志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新四军的历史风貌。《新四军在茅山》,搜集了1938年至1945年新四军主要领导人在茅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文章和历史文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等各个方面,其中百分之四十的篇章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3.
王树元 《红岩春秋》2022,(12):36-41
<正>新四军全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抗日劲旅,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军队。1937年10月组建后,新四军在随后的10年间迅速发展壮大,同时也历经了一段曲折复杂和尖锐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峻 《世纪风采》2024,(3):18-21
<正>陈毅是新四军的卓越组织者、领导者之一。他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在敌伪顽夹击下坚持抗战,发展敌后游击战争,辗转大江南北,亲历了新四军挺进敌后英勇奋战、经受考验成长壮大的艰难岁月,有力推动了华中抗日武装和根据地的大发展。在此期间,于行军作战、紧张工作之余,陈毅心有所感、发为歌吟,通过写作诗词反映新四军艰苦卓绝的征战历程。从陈毅的抗战诗词中,可以看出新四军听党指挥、英勇顽强、艰苦奋斗、致力团结的鲜明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5.
皖南事变前 ,新四军在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精神上出现了一些失误 ,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新四军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是新四军的建设仍取得了不少成就。正确认识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的建设成就 ,有助于我们客观全面地评价新四军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助于总结军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的建设成就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关红军主力改编完成后 ,国共双方就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的改编达成协议。 1937年 10月 12日 ,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  相似文献   

16.
一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是由它的战斗力、战斗区域和所肩负的战略任务决定的。 从战斗力来看,当时中共领导的有4支主力部队,即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华南抗日游击大队。在这4支抗日部队中,新四军是一支仅次于八路军的重要的抗日力量,它的存在和发展,对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四军与周恩来密切相关。周恩来的抗战文化思想对新四军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1939年春周恩来到新四军皖南驻地考察期间,对新四军文化建设进行的全面考察和指导,对新四军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新四军的文化建设也对周恩来抗战时期全面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南昌市象山南路三眼井友竹路7号,原为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建于1915年,内有两栋两层楼的楼房和一栋平房,属中西合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整个旧址占地面积为2350.3平方米。南昌新四军军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主力部队之——新四军的诞生地。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驻扎在此并正式对外办公。军部在南昌期间,成功组建了新四军并指挥开赴华中敌后抗战,使南方八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汇聚成一支英勇的新四军部队,成为活跃在大江南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力军。旧址还是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所在地。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分会、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同时在南昌成立。同年4月4日,军部离开南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从东书院街的危家大屋移驻于此,直到1939年3月南昌沦陷前夕才撤离。  相似文献   

19.
福建是新四军组建的重要策源地。1938年春,福建各块游击区党组织历经曲折,胜利完成了新四军在福建的组建任务,闽西、闽南以及闽赣边汀瑞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第四团;闽北、闽东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第六团;闽中游击队和闽籍东南亚回国华侨青年等作为后续部队先后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和教导队。新四军初建时,由福建游击队组建的部队兵力约占当时皖南岩寺整编部队兵力的半数,成为新四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新四军军歌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千百次抗争,风雷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获得丰富的斗争经验,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八省犍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地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创造现代的革命新军,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