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股份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十五大的召开,持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化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搞什么样的股份制问题上,人们的意见尚未统一。有的同志认为,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因此,搬用西方那一套无异于“邯郸学步”,应把着眼点放在“中国特色”上,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之路。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单纯强调个性,忽视一些共性的东西,势必限制股份制向外层空间的扩展。我们认为,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产组织方式,股份制在西方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对贵国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以来,股份制改造成了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思路。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认识问题,本文试就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一分析探讨。一、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边是否在幼私有化?在推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这种担心和疑虑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改革的推进步伐。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不是在搞私有化。首先,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与西方搞的股份制改造最本质的区别,不在于企业是否股份化了,而在于国有产权转让的收入最后用于干什么。我国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2,(4)
“九五”期间特别是在过去三年中,国家对辽宁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工作给予很大支持,债转股、核呆、贴息技改,辽宁都占了全国1/10以上,去年国务院又把辽宁作为唯一的社保试点。目前辽宁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但脱困没有脱险,在相当一批国有企业中还存在机制不活、体制不顺、包袱沉重、发展乏力的问题,尤其是改革重组落后于改造的问题较为突出。若不  相似文献   

4.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思考刘诗白我国渐进性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以及由此带来的改革成本累进性的增长。这种改革成本在当前国有企业的亏损增大、效益降低中表现得十分明显。除此而外,在世界性的经济改革和转型的背...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6,(4)
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席卷神州大地,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在这种全新的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最终实现把握人才资源、发挥人才能力、挖掘人才潜力,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活力的目标,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从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当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现状分析和如何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等方面,阐述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好走的路已经走完,能否切实搞好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成为对新一轮改革创新的挑战。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要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如果不对改革思路进行深刻反思,仍然依恋行政本位观念,囿于陈旧框框、常规思维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断然行不通的了。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必然需要打破常规思维,要有理论勇气、探索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不搞无谓的争论。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创造性地渡过深水区,决无退路。一、创造性思维:企业制度创新的灵魂总结企业长期改革的经验教训,我们终…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2,(5)
随着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从政府到企业及舆论界都开始正视这样一个敏感却不容回避的现实:企业有活就有死,要想搞活一片,就须同时“搞死”一块,淘汰掉那些确实效益低下、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这实际是今年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存量调整要过而且是非过不可的一个难关。 调整经济结构有如下内容: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要解决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之间的比例、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等问题,这种结构调整要长期不断进行;二是产品结构调整,根据市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最艰难复杂的环节。这几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到底做了什么?到目前为止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下一步整个改革的趋势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记者:邵主任,您好!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您能不能就这20多年的改革,为我们作一个简要的概括和总结。邵宁:好的。20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攻坚阶段和十六大以后规范和深化的新阶段。起步阶段是从198…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6,(3)
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十分关心和重视的一个问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并将继续制定一系列重要法律,使国有企业改革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法可依。 1995年12月26日上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听取了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情况的报告。于是,国企改革问题再次成为委员们的热门话题。他们摆问题,找原因,为寻找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重点、难点的突破口,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0.
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和今后全党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着眼于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抓大放小”已成为指导当前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已经出现许多偏差,甚至踏入误区。例如:有的同志理解“抓大”就是“越大越好”;“放小”可以“放手不管”,于是,一方面盲目追求搞“大集团”,上“大规模”,搞“大组合”;另一方面变“放小”为“卖小”,似乎小企业既无足轻重,又不登大雅之堂。那么,怎样看…  相似文献   

11.
一笔笔巨额资金源源注入重点企业,一个个标志性项目陆续投产,一种种新产品闪亮上市……自1999年我国实施国债技改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行业发展获得巨大动力,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行业结构趋向合理,效果显著。国债技改,已成为我国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不少难题,其中有经营机制不灵活、效益差、亏损严重、社会负担重等等。但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不是最关键的,国有企业改革最关键的,或者说最难解决的是财务括据问题。财务拮据已使国有企业与银行的关系陷入死结,尽快解开这个死结,理顺国有企业与银行的债务关系,已成为中国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前提。一、国有企业财务括据的表现及其危害目前国有企业的财务桔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产负债率过高。从1980年至1994年底,国有资产管理局对2万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清产核资调查…  相似文献   

13.
编者寄语     
《瞭望》1995,(42)
不少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生产经营比较困难;尤其是一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重,这是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焦点.近年来,全国上下对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搞好国有企业的思路已经取得共识;企业改革进入了扎实推进的实施阶段,其重点难点问题已经理清,有些正在着手解决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辩证思考王立君,陕志嘉,任秀斌一、全面认识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坚定依靠改革加快发展再创辉煌的信心近一个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都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但也确有部分同志对国有企业改革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经历了近十九年的改革历程之后,大部分人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当认真领会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所蕴含的关于进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国有企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运行机制、管理水平、经营理念、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0年实现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阶段性目标,2001年国有企业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的基础上又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但是,国企改革与发展进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三年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国企改革的终点站,而是新的起点。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争取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社  相似文献   

17.
近来,国有企业改革再次成为举国上下的热门话题.当前,稳定经济、抑制通胀要靠它;今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节约型,国有企业搞不活也是一句空话.因此有人说国有企业改革成了改革与发展的“瓶颈”,点到了要害.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经济学界老专家就此献上一策.他说,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我看有两种思路和办法:一类是牵牛鼻子,一类是抬牛腿.这话一出,引起在场专家学者记者的兴趣,便问他此话怎讲?说这话的是杨启先,六十开外年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o  相似文献   

18.
1984年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中心环节,被确定了下来。历经十几年,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国家从放权让利,到承包制再到转换经营机制,最后到股份制试点,改革的力度一步步加大,改革的效果也一次比一次明显。国有企业开始冲破计划经济的羁绊,涉足市场经济的海洋。但是,在传统的公有制范畴内实施改革,国有企业越来越显得举步维艰,因而,近年来,呈现出亏损面扩大,负债率升高,各种负担没有减轻,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欲活不能、欲死不甘的尴尬境地。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已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尤其是国有企业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进则生,退则亡。因此,国有企业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须正确认识与其改革息息相关的诸多问题。如产品的结构调整、资产的合理安排,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的经济改革已经历时十几年了,但总的来说进展缓慢、收益不大。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新途径,从而切实有效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在国有企业存在着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当中,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人浮于事,富余人员过多,进而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当是企业改革的应有之义。本文拟就企业冗员长期存在的危害性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企业冗员的存在,直接阻碍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形成了“过度就业”、“隐性失业”。如果说生产发展正常的企业里富余人员的存在使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