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报刊博览     
红绿灯·朱总理说:粮价不能放开近日,国务院总理朱基在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为了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对农民出售的余粮,只能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不能侈谈什么“放开”。如果实行粮食收购、价格、市场“三...  相似文献   

2.
经贸信息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将进行重大改革国内贸易部总经济师丁俊发指出,今年粮食流通体制将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方向概括起来就是“四分开,一并轨”。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政企分开。粮食企业将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加市场竞争。国家和地方的储备粮委托基层粮站收购,付给收购费用。政府将主要负责粮食的供需平衡政策制定、粮价管理和市场调控。二是储备与经营分开。储备费用由政府负责,经营部分自负盈亏,继续推进两线运行。三是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分开。储备分为国家储备与地方储备。国家储备  相似文献   

3.
张成凤 《发展论坛》2003,(12):59-59
我国将逐步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将导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的信贷风险由政策性变为经营性,信贷市场竞争多元化,存量不良信贷资产继续恶化。为了防范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成本向农发行转移的风险,农发行应保持信贷投放的谨慎性,进一步优化信贷管理,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对农发行粮食信贷风险管理的影响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将逐步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最终实现全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截止2003年4月,我省青岛、…  相似文献   

4.
粮食直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两放开,一调整",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将原来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使农民得到的间接补贴,调整为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将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直接拿到国家的粮食补贴资金,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相似文献   

5.
一、内蒙古财政参与和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情况及问题透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以放开粮价、搞活市场为核心进行的,所以,始终离不开财政的参与和支持。回顾粮食体制改革走过的路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步是调整粮食统购价格,较大幅度地提高收购价格;放开粮食集贸市场,实行“议购议销”。第二步是改革统购制度,实行合同订购制度,扩大市场调节,缩小计划管理范围,实行“平价议价”双轨运行,放开工业、饮食及城镇居民口粮销售价格,实行“购销同价”和粮食“购、销、调”财务包干。第三步是放开粮价…  相似文献   

6.
报刊博览     
红绿灯·粮改要抓四件事国务院领导同志最近指出,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购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贯彻三项政策,加快自身改革”,即坚决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这...  相似文献   

7.
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工作的重点是“落实三项政策、加快自身改革”,就是坚决贯彻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加快粮食企业自身改革。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基础,粮食收...  相似文献   

8.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今年部署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省作为产粮大省,落实各项粮改政策,建立粮食流通新体制,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一、全省粮改工作进展顺利,落实“三项政策、一个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我省围绕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问题很多,也很严峻,其中粮食问题尤为突出,而粮食问题又首先是流通问题。我国从1985年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到现在,政府对非谷物食品的干预相对较少,非谷物食品已形成了较为繁荣的竞争性市场。相比之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则一波三折,进展缓慢,计划经济仍占很大比重。1998年实行新的粮改政策后,由于强化了对收购环节的控制,市场的成分又有所收缩,所以争议很大,难以理解的问题很多。如何看待新一轮粮改,如何完善它,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1998年粮改的主要内容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期,能否和如何对国有企业实行管理层收购成为热门话题.管理层收购实质上是私有化的过程.由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实际国情以及我国管理层收购所存在的种种缺陷,我们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态度应当是严格禁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管理层收购,有条件的放开和规范一般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  相似文献   

11.
赵永彪 《共产党人》2004,(20):26-27
适应形势要求,围绕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收购中的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中的载体作用。宁夏从4月1日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购销市场。从目前新体制运行情况看,粮食市场基本平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创新经营机制,在多元化经营主体的竞争中逐渐凸现了市场主导作用,但是.也面临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今年是市场化改革后的首次夏粮收购,粮食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粮源分流,粮食部门掌握粮源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宁夏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就势在必行。可是这又意味着从此以后国有企业的劳动者不再有铁饭碗、铁工资,干部也不再有铁交椅,劳动力将完全作为一种商品自行进入市场流动。显然这对年龄偏大而又长期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劳动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国有企业的劳动者过去是在低工资条件下为国家工作的,因而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劳动者都没有经济能力承受三项制度改革的风险。如果国家不客观地正视这一现实,并在实行三项制度改革的同时落实好“劳动力政策”,那么,三项制度改革就不可能得到广大国有企业职工的拥护与支持,这也…  相似文献   

13.
在十四大以后,我国有关部门正加紧研究和计划深化价格改革的措施,已确定的总体思路是: ──改革的目标.理顺以煤炭、原油、电力、钢材为重点的生产资料价格,理顺以粮食为重点的农副产品价格。 改革的方针:有调有放,逐步到位。 ──改革的主要内容:(1)对原材料,逐步放开,直至放到位,最后由市场定价或部分实行国家指导价。(2)对非竞争性部门且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价格和收费,采取“调”的方式,使其向国际价格靠拢,或能保证经营利润。(3)对农产品,实行支持性价格政策。 ──价格调放的涨幅,近三年内每年为3%至4%左右;如经济环境宽松,可达6%至7%。…  相似文献   

14.
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粮食流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1985年,取消了在我国实行长达30年之久的粮食统购制度,实行合同定购制度,合同定购部分以外的粮食由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形成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双轨制”。从此以后,又采取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粮食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粮油供应取消了票证,粮油市场全面放开,粮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遍及全市,各种粮油琳琅满目,大大丰富了市民一日三餐。市民早已不为购买粮油去排队,更不必为买些大米、精粉而“找关系”、“走后门”,国有粮食企业不得不放下“架子”,每日走街串巷,送粮上门,这些无疑从粮油的质量、品种、服务上都为市民带来了实惠。然而,由于粮油流通体制改革的迅速与粮油市场在管理手段上相对滞后的矛盾,粮食收购市场仍有私商违反《粮食收购条例》直接在农村收购粮食,而不从粮食收储企业或县以上…  相似文献   

16.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继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政策,健全体制机制,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  相似文献   

17.
康纲有 《探索》2002,(6):84-85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一是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展快,粮食和农副产品市场放开、价格放开,农业的资源配置主要由市场调节来实现;二是主要农产品供大于求,造成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加……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绝大部分农产品购销已经放开,但粮食产品还没有完全放开。为了落实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精神,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关键环节。当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003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已经实行购销市场化的地区,要加快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粮食主产区也要积极培育粮食市场,探索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决定,自当年起,粮食收购政策由过去的指令性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是建国以来农村经济政策中的一项重大改革。那么,应当怎么看待实行了31年之久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呢?本文试图作一点肤浅的分析。一、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是当时形势的需要陈云同志说过,10亿人吃饭穿衣,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无粮则乱,不能小看。粮食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随着我国具体城镇化路径的提出,尤其是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的限制提出后,在开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以人为核心的农民市民化将进一步紧锣密鼓提上日程。笔者在长期的调研中了解到,促进以农民市民化,需要帮助农民化解六个顾虑。顾虑一:农民和市民以什么界定?自1958年以来,我国就实行城乡以户籍分治的二元结构制度,其要义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