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洁 《桂海论丛》2008,24(2):38-40
科学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必须简化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手续,适当放宽流动党员缴纳党费的期限,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执行的刚性,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在街道、社区设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从而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2.
陆新 《群众》2014,(3):40-41
<正>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活动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理念和方式,不断探索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新路径、质量提升新举措、作用发挥新模式,党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坚持"难度再大也要求突破"理念,积极探索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新路径针对以往党员队伍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育形式单一单调、流动党员管理不够、保障基础相对薄弱等热点难点问题,攻坚克难、大胆  相似文献   

3.
小萍 《群众》2010,(10):79-79
<正>党员亮身份,是树立党员形象、彰显党员先进性的外在表现,也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必然要求。笔者以为,党员亮身份,不能仅仅满足于"亮",更重要的是要亮得精彩,亮得有作为、有魅力。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要具备亮的底气、勇气和正气。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员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首先,高校党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章对党员的各种要求,严格按照入党的程序和标准发展学生党员.其次,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要把好几个重要的"入口关".再次,要做好学生入党前、入党过程中和入党后不同时期的考察和教育工作,从而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关于构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长征 《桂海论丛》2008,24(4):43-45
随着流动党员数量的迅猛增加。构建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已经成为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构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应转变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观念.健全和完善流动党员聚集地的党的基层组织。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和服务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罗小燕  韩君峰 《传承》2009,(8):22-23
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员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首先,高校党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章对党员的各种要求,严格按照入党的程序和标准发展学生党员。其次,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要把好几个重要的"入口关"。再次,要做好学生入党前、入党过程中和入党后不同时期的考察和教育工作,从而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林伟强 《传承》2013,(3):85-87
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入党前艺术化的党情宣传教育机制、入党时的严格标准而又灵活有序的党员发展机制、入党后的动态跟踪培养教育机制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8.
《上海机关动态》2008,(1):33-33
青浦区人民法院在职党员数约占全院干警人数的70%,如何在法院的各项工作中彰显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推动全院工作不断上新台阶,成为院机关党委围绕中心、眼务大局的工作重点。在院党组的工作指导下,机关党委从落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入手,积极搭建平台,使党员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激发了党员和党组织的创新活力,全院实现案件收案、结案、存案的良性循环,连续三次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9.
怎样做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最近,我区各单位各部门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大讨论中,结合各自的特点,对不同岗位的共产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发展轨迹.新形势下要继续推进党员权利的发展,必须全面把握党员权利与党内民主的辩证关系;准确理解党员权利与党的纪律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党内不同意见争论与防止出砚党内派别的关系;理性看待党员权利的规定与现实之间的反差.  相似文献   

11.
党员主体地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忠平 《理论月刊》2008,4(5):12-14
"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坚持党员是党的组织、生活、工作、建设和事业的主体,在党的一切活动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其本质是党员义务和权利的辩证统一.针对当前党员主体问题的现状,要大力推进党内民主,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保障和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13.
党务咨询:     
《当代广西》2009,(3):39-39
党员管理的日常工作有哪些 答: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努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对党员进行审查,做好党籍处理和党纪处分工作;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做好对党员考核、鉴定、表彰和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工作;做好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并定期向党员公布和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保障党员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并严肃查处侵害党员权利的行为;搞好党内统计、档案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西省乐安县针对外出党员日益增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外出党员管理和服务的方法途径。在总结外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乐安县探索推行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入党“双推双培双审”工作机制,把好“三关”,有效地畅通了外出务工青年农民入党渠道,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党员新鲜血液不断补充、党员先进性不断彰显的新路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不健全、党员出口不畅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对党组织战斗力提升带来严重障碍.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过程中,应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严格预备党员转正为正式党员的条件及程序,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需要群众参与并发挥党内民主,健全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后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吉林省临江市委组织部积极采取五项措施,扎实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大。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其"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对于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驻京机构党委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为破解重庆籍在京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难题,2005年7月。  相似文献   

18.
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不健全、党员出口不畅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对党组织战斗力提升带来严重障碍。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过程中,应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严格预备党员转正为正式党员的条件及程序,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需要群众参与并发挥党内民主,健全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后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部积极探索和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机制.全面实施“党员先锋工程”的做法先后被二炮、全军推广。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满学杰  刘国安 《半月谈》2004,(10):40-43
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人才强企”中的组织、推动和实践作用?这是许多国有企业苦苦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中心率先提出了“建设知识型党员队伍”的新构想,并作为科研课题立项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积极、大胆的探索.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