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孔颜乐处"一词出于周敦颐,孔子颜回所"乐"之处是儒者追求的人生理想,此语表达了儒家的人生境界所在。孔颜乐处是以道德修养为基础,以诗、礼、乐为展开的一种生活方式。"逍遥"一词出于庄子,表达的是道家的人生境界。"逍遥"是一种顺应自然的、与物无对的、无待的境界。这两种境界都是建立在人的精神追求之上,超越了人世间功名利禄的生活方式。在被物质所奴役的世界里,这两种生活方式仍然有其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价值取向与消费方式和交往方式——以腐败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方式和交往方式是人的生活方式的外显层面,价值取向是生活方式的内在层面。“内在”和“外显”两个层面的综合,折射出人的道德状况和人生境界,在整体上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人的生活景观,为我们全面认识、考察人的生活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3.
小小鑫 《党课》2012,(14):76-76
适意,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它是一种生活艺术、一种人生境界。每一个人,自出生便拥有设计自己人生的权利,但你是否为自己的适意人生做主了呢?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主题即是"人","人"亦是哲学奥秘之所在。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就其内在本性而言,是以反思的方式对"人之本性"把握的一种理论表达。人以实践为基础并依靠批判性与反思性的自我意识所构筑起来的一种应然性而非本然性抑或实然性目标的境界便是哲学境界。从要旨上讲,哲学境界所研究的问题乃是对"人之本性"的探赜索隐。人之本性同哲学境界具有内在关联的一体性,因此,以哲学境界为视域考察"人之本性"能够开掘出其中所蕴含的三重维度,即实践本性、应然本性和形而上学本性。对"人之精神"的深化发展过程即是"人之本性"不断升华的过程,哲学境界及其精神要旨充分且恰当地体现了"人之本性"的超越性、批判性、自由性与理想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中,宁武县提出了党员干部要崇尚简朴的倡议,此举深得民心。大道至简,弄巧成拙。所谓简朴,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心理状态,还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它是返璞归真后的大觉悟、大智慧、大境界。作家冰心说过:"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说到底,世界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的贪欲妄念太多。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充满激情、能够追求自我价值的伟大时代,生活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  相似文献   

6.
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学习促进工作,通过工作推动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人生境界、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00,(9)
刘晓英在2000年第5期《理论探讨》撰文指出,人作为一个个的“我”根植于人文世界;人文世界以一个个的“我”的生活为基点而形成为具体的开放的世界。所以人文世界作为人的生活之根是“活”的,是具体而开放的。走进活的生活之根,并以此评判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了现代哲学的生活境界--人文境界,这也就是现代哲学的理论形态--人文哲学。人文哲学以“活”的生活之根为“活”的本体而同传统哲学相区别,它作为人文境界是生活的高境界、大境界。“根性语言”是人文哲学澄明“活”的生活之根的特有哲学的语言方式,而根性语言以其“玄览…  相似文献   

8.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是现代人追逐的一种时尚,也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最高境界。可是,由于各方面的压力,来自家庭的、社会的、个人的——总有这样那样的事困扰着我们,使我们对美好的生活和人生产生了厌倦,感到困惑和失落。其实,这是必然的,任何时候,人生都不是一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9):44-46
勤奋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内在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修身乐趣、一种人生境界,树立终身学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0.
说境界     
人们对境界的理解,常常是多角度的。从精神特质看,境界是表达人的精神完美性和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整体理解的一个范畴;从主观认知水平看,当人的修养、学识、道德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时,便被认为达到一种境界;从主客观关系的角度看,境界也可以理解为人所选择、创造、设计的可能世  相似文献   

11.
超越忧伤     
世上永不凋谢的花一定是假花,完全红透的苹果一定是蜡做的。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欢乐与幸福中,能够品尝忧伤的人心灵才是真正健康的。而拒绝忧伤就如同拒绝长大一样最后会得到更多的痛苦之果,更难走进真正欢乐的人生境界 欢乐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一个人要有一种永恒的欢乐心态,必须在经历无数痛苦、品尝无数忧伤之后,才会明白欢乐并不是一时的高兴,而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淡泊明净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
漫谈"境界"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如何评价一个人,可以有多种角度和不同的标准,境界就是对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等方面的综合评判。人们常说的有的人有境界,有的人无境界;有的人境界高,有的人境界低,就包含着许多鲜明褒贬的意味。  相似文献   

13.
吴焕文 《求实》2002,2(3):53-55
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建构“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生活方式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现代生活方式作为“人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适和对生活资源的有效配置 ,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活方式通过“人的生产”而生产“生产”的作用可以形成一种“生活力” ,特别是在以知识和创造性为主要动力的现代社会 ,“生活力”是一种强大的“发展力” ,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学家高尔基曾言:“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读书本质上是人的精神灵魂与书的思想生命的一种不期而遇。这种人与书在生活这片绿地的“相遇”.呈现出不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环境道德意识的树立和普及,对低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的意义。低碳生活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是有着环保精神的人,怀着敬畏自然、善待万物的"红"心,去践行敬天惜物的"绿"色事业。低碳生活要求从道德上尊重万物,树立人类整体意识和未来意识,塑造环境道德人格,提升人之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一种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的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主、客体之间通过思想沟通的方式相互联系、紧密依存。实现主、客体双方的良性互动,是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做人有差别,品性分优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有境界自成高格。"学习、工作和生活,处处体现着一个人的境界。做人,的确要有一点境界。境界是指人们在修养、学识和道德上所达到的高度及水平,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自然流露。它潜藏于人的思想意识,外化为言行。高尚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8.
快乐是一种人生境界。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真正意义,才能幸福与快乐。儒家认为快乐人生是一种减担哲学。佛教认为,快乐人生是一种放下哲学。道家认为,快乐人生还是一种坐忘哲学。三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们都认为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在构建的物质家园中,大力提倡减法哲学,减去过度的物欲追求,减去一切过度的执着和浮躁,减去一切有害于人生快乐的不必要的情感,追求一种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获得人生的真正幸福和快乐。如果人在追求物质生活上采取减法哲学的话,那么,在精神生活则采取加法哲学。从哲学上看,要提高人的快乐指数,就要走出二分法的思维困境,学会用二合一的辩证法思考问题。在寻找人生乐点上,可以将人生的乐点归纳为人乐与天乐两大类,约有十四个乐点。  相似文献   

19.
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客体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一种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的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主、客体之间通过思想沟通的方式相互联系、紧密依存.实现主、客体双方的良性互动,是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急着穿衣服的时候,扣子老是扣不好、对不准,衣服是错位的,一检查才发现是第一颗纽扣扣错了。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上被称为“第一颗纽扣效应”。人生如穿衣。在人生旅途中, 每个人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包括从事每一项职业,每一种工作, 做每一件事情,关键确定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点上,这就是“第一颗纽扣”,也是一个总开关。人轰轰烈烈光辉一生,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兢兢业业淡泊一生,也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在重要的岗位上做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