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想能成真     
艰常在报纸的广告版面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广告词:“某某私营经济城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注册公司咨询并代为办理公司的验资、注册等一条龙服务”代为提供设立公司的注册资金,这是在目前私营经济城中颇为常见的现象一殊不知,这些私营经济城只图一时的招商顺利,却为那些不具有经营条件的“空壳公司”、“皮包公司”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以下案例对于目前私营经济城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2.
媒体如何增加声讨的分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作昱 《检察风云》2005,(21):50-51
近年来,一稿多投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众多媒体为此头痛不已。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一稿多投现象产生,又该由谁为此种现象负责,如何减少一稿多投现象的发生?本期话题“一稿多投,究竟谁之过”,邀请学者、编辑、律师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信访工作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案件的解决本来可以通过基层调解、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来进行,然而,当事者都不辞辛苦地选择了上访,选择了找“某某领导人”或“某某领导机关”讨要说法,希望领导机关或某领导人干预他们的事情,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这种重领导人的“批示”、  相似文献   

4.
2002 年10 月,美国华盛顿地区先后发生了十几起枪击案,造成多人死亡,美国联邦调查局将这一系列案件定性为连环枪击案。但是,司法人员根据什么判定它们是一人所为呢?他们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此外,我们经常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警方最终确定某某案件当事人死于自杀,某某案件当事人死于他杀,某某案件当事人是因枪走火犯下过失杀人罪,司法人员到底是如何进行判别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法庭弹道学”的科学得到解答,本期要介绍的就是应用于司法案件中的法庭弹道学。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一种对律师的称谓我很不喜欢,就是不管是律师同行还是社会上的人,都称某某律师为“大律师”.当然,也有人这么称呼我.这让我感觉很不舒服.为什么呢?因为我真的不是大律师. 我们所说的大律师,应该是胸怀天下、志在四方,是历史上最优秀的律师.就像郑传本、李国机、张思之这样的业界领袖,他们才可以被称为大律师,因为他们做出了足以改变历史的贡献,为法治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轰动学界的“包山楚简”被发现.在这部以法律文书为主的战国出土文献中,很多简文在叙述案情的最后,都有“某某为李”这句话.“某某为李”,什么意思呢?经过专家们研究,终于弄明白,原来就是“某某为理”的意思,“理”,就是法官.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除在诉讼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外,还反映出检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文化水平。从语言文字这个层面上说,法律文书应该做到文字通顺,用语准确。和任何文章一样,组成法律文书的基本单位也是字和词,字和词的质量不高,必然会影响整篇文书的质量。所以制作法律文书时应咬文嚼字,仔细推敲。下面试举两例。一、对“事主”的使用请看例句:“被告人某某,以暴力手段抢劫事主某某人民币若干元。”这句话里的“事主”就属于使用不当,这里本该用的是“被害人”。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查看辞书对“事主”是如何解…  相似文献   

8.
绪论 一、写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写作自身的特点是:鲜明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写作自身的规律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习惯成自然,基础须早打;保持旺盛的写作热情;文章写好,每人的得力点并不一致。 二、怎样理解写作的实践性? 写作,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法对"一稿多投"限制形同虚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稿多投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众多媒体为此头痛不已。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一稿多投现象产生,又该由谁为此种现象负责,如何减少一稿多投现象的发生?本期话题"一稿多投,究竟谁之过",邀请学者、编辑、律师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稿多投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众多媒体为此头痛不已。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一稿多投现象产生,又该由谁为此种现象负责,如何减少一稿多投现象的发生?本期话题"一稿多投,究竟谁之过",邀请学者、编辑、律师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前法学研究中的“痞子文风”及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法学研究中 ,出现了一些问题 :不良文风横行 ,学术行为失范 ,“天下文章一大抄” ,“猫腻作品”太多 ,“一稿多投”问题严重 ,“办刊收费”情况突出…… ,笔者将这些不健康的因素与非正常的现象归结为法学研究中的“痞子问题” ,① 这些问题以往学者未加注意或者关注较少 ,以致“痞子文风”横行 ,极大影响了当前法学研究的健康进程 ,对此倘不加以关注或者及时加以防治 ,必将不利于法学研究规范的形成和学术传统的确立 ,其恶果是不容忽视的。当前法学研究中的“痞子行为” ,归纳一下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天下文章一大抄”“天…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91,(9)
贪污贿赂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有其产生、发展和运动的规律。目前,人们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的认识,尚停留在现象认识阶段,很少研究其规律。我们在此试对这一问题作专题性研究。一、贪污贿赂犯罪的“函数规律”(一)贪污贿赂犯罪的“烈度”指标。贪污贿赂犯罪的危害“烈度”,可以综合两方面的指标来衡量:①贪污贿赂犯罪的数量。这不是指实际发案数,而以具有贪污贿赂犯罪行为的人数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法官只要是有一定行政职务的 ,人们大多不称其为“某某法官” ,而习惯于称其为“某某院长”、“某某庭长”(“庭长”在此是一行政职务 ,相当于处长、主任之类 ,而非审判庭的“审判长”)。而西方国家的法官 ,虽然也往往兼任院长一类职务 ,但大多仍以“某某法官”、“首席大法官”等相称 ,而少见称其为“某某院长”的。这里除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外 ,笔者以为还大抵反映了“法官”一词的“含金量” :西方国家的“法官”一词显然比“法院院长”等称呼要荣耀得多 ,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法官的地位之显赫 ,要远远高于一般的行政职务。所…  相似文献   

14.
《法学》2006,(6)
一看文章是否有的放矢。这篇文章到底有没有针对什么实际的或理论的问题?若有,那么这个问题是否真正是新问题?如果不是新问题,那么作者对老问题的探讨是否有超越前人的新发现?如此等等,这些是本刊编辑部面对一份来稿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二看文章对读者、对社会是否有意义、有用。能促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和改善人权保护状况的文章,都是有意义、有用的文章;能更合理解释法现象、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认识法现象的文章,也是有意义、有用的文章。 三看文章能否向读者提供什么新东西。这是最为核心的考虑。能回答和解决我国民主、法治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对《“新的视野”究竟新在何处?》一文的答复文章,表明了作者对学术讨论的基本态度:政治可以学术化但学术问题不能政治化、学术探讨应针对问题而不是空发议论、学术应坚持创新、学术讨论应平等对话,同时也指陈了商榷文的缺失,并主张学术的多元性和学科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正这一期的文章中,编辑部的内部对其中一篇是否可以发表争议比较大,分歧点在于该文是否属于"法学论文"。类似的取舍并不是第一次在编辑部发生,几年之前,编辑部曾经收到一篇关于"山寨手机"的来稿,文章提到的问题症结很到点子上,分析也煞是有趣,但踌躇再三,仍然因该文不属于法学文章忍痛拒掉。要有趣的文章?还是坚守法学的阵地?在某些时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因为从编辑或者读者的直观感受来看,某些文章之所以有趣正是因为他们并不是那么纯粹的法学论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纯粹的法学论文是无趣的)。  相似文献   

17.
丑恶的“摆平”现象,近日又添新的罪证。辽宁一位省部级领导秘书的夫人、沈阳市知名的“摆平专家”于洋,利用丈夫的背景,替人平事,疯狂敛财,渐渐变得恣意妄为。在感到自身难保时,竟铤而走险,杀人灭口,制造了血腥命案。人们在电影里常常看到,黑恶势力横行无忌,甚至是黑吃黑,将某某人、某某事“摆平”。然而对此,现实生活中竟也有如此多的“摆平”,对此,绝不可听之任之。“摆平现象”之所以成为寄生于社会肌体上的毒瘤,正说明我们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还存着可以“摆平”的空间。比如权力至上的人治观念的存在,比如体制机制上不完善,比如司法实…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家们,你们与某某公司合作代销其产品后,接到过某某“部队”的订货电话吗?而且,在订货电话后还有一身“戎装”的“解放军”前来看货吗?如果真是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请提高警惕。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城市,出现了打着部队旗号,专骗中小企业的诈骗团伙。晋江市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的杨董事长,收到了一份来自湖北武汉宏祥特种织造厂寄来的信函,函上称想请他代理销售其厂生产的“高分子经纬布”,对方还称,为了帮他拓宽市场,可以在晋江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见有如此好的机会,他便同意了。不久,先是接到一位自称“陈场长”的客户,要订购4000米;接…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的我们国家里,还有没有阶级敌人?要不要加强对敌专政?这既是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个重大实际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纯洁性,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一、分清敌我是革命斗争的需要毛泽东同志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尖锐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①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完全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但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究竟还要不要分清敌我呢?有的人认为既然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就不要提什么“阶级敌人”了  相似文献   

20.
在报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在陕西省凤翔县县城,一名男子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拿着一张写有“愿以五折拍卖法律白条(民事判决书)”的纸条向过往行人诉说,并当众承诺,不管谁帮助讨回这笔钱,他都将拿出一半答谢对方。“执行”法律文书被打折拍卖,若不是债权人实在没有办法了,谁愿意做出这等傻事?难怪一段时期流行这样的顺口溜:“赢了官司输了钱,倒贴一笔诉讼费”“赢了官司输了钱”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