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乡镇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代表着最基层广大人民群众,能充分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乡镇人大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渠道和力量。因此,抓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建设,做好乡镇人大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推动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为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三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职权。 第四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第一次会议,在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举行,由乡镇的上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召集。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两类大会的人民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并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那么,人民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产生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后,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是否完事了呢?是否就算是当家作主、行使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呢?不是的.根据宪法第3条第3款,第27条第2款,第128条的规定,人民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本文主要谈人大常委会对国家审判机关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途径。其中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基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的基本环节。我们国家是拥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农业大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是国家基层政权机构体制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实行政社分开后的乡镇国家政权机构,由乡镇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组成。这对于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的新形势,完善农村基层政权结构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强化了乡镇基层政权在依法有效地行使、决定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等有关事项,保证宪法、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精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和派驻乡镇的站所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乡镇政权机关是国家政权机关的基层组织,派驻站所是政府有关部门派驻乡镇的工作机构。在乡镇政权机关和派驻站所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有…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民代表是人民依法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监督和罢免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依法在权力机关和原选区或选举单位内履行法定职责,是人民意志的表达者和执行者,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人民代表担负着代表人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赋予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监督本级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工作,任免本级人民政府和审判、检察机关的领导工作人员,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的权力,简称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决定权。宪法和地方组织法上述有关规定,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人民法院实施监督的法律依据。强化监督机制是人民法院依法正确履行国家审判机关职责的重要保障。通过人大的依法监督,可以提高人民法院的执法水平,改善执法活动,促进审判工作。从本市地方各级人民  相似文献   

8.
在人大权力谱系中,乡镇人大处于“神经末梢”.但在民主政治建设中,乡镇人大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距离百姓和各种社会矛盾最近,工作最接地气,是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载体. 然而,五级人大,乡镇最弱,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人员、组织机构和制度的缺失,乡镇人大仍处于职责弱化、权力虚化、会议流于形式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三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职权。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健康推进的局面。乡镇人大工作越来越活跃,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日益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关心和参与本村本乡的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政治局面,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乡镇人大,是农村基层国家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11.
按照法律和制度的规定,各级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产生与被产生,负责和被负责的关系,即“一府两院”由人大选举,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监督本身就是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对工作的督促推进.无论是行政权、司法权还是检察权,人大的监督都是保障这些权力在法律框架内运行、在人民授权下行使、在程序规则内发挥的最有力的途径.其中行政权由于与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关联密切,成为老百姓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也就产生了人大监督对政府工作是支持还是制约等这样的争议.  相似文献   

12.
宪法能否在民事判决中直接援引,是当前我国宪法学界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反对直接将宪法作为民事判决依据的理由主要有:其一,法院没有解释宪法和监督实施宪法的权力.宪法将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授予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将解释宪法的权力授予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另外,宪法还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和民族地方的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宪法对法院的权力是这样规定的:"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国家土地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强土地监察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土地监察,是指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对单位和个人执行和遵守国家土地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土地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的活动。 第三条 土地管理部门通过行使土地考察职权,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维护国家的土地管理秩序。 第四条 国家土地管理局主管全国土地监察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监察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监察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法院行政审判有无不适用地方性法规的权力首先,应明确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法院行政审判适用法律渊源的司法权界限。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第53条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与国务院部委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由上述规定可知,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能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行政区域内…  相似文献   

15.
地方人大的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指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以及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或者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务和重要工作进行决策的权力。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10,(12):11-1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依法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7.
<正> ××同志: 三日函悉。祝贺你当选人民代表。来信谈到的问题,我颇有同感。今年县级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由定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这是我国民主制度发展的重要步骤,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仅有这个改变还不足以保证人民代表能够代表人民充分行使权力。说实话,在一个相当时期,人民代表与其说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不如说是一种“光荣称号”,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工作的重大事项,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寄希  相似文献   

18.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肩负着监督本级政府、决定重大事项、保障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贯彻执行等诸多重任。  相似文献   

19.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惩治和预防腐败关键在于监督权力的运行过程。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反腐败斗争现状来看,用公民权利监督公共权力,不啻为遏制腐败的一条捷径。本文讲的权利,主要指公民依法行使的权能与享受的权益。以权利监督权力,即以公民权利监督公共权力,是指权力的产生、运行都要以是否有利于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标准的一种监督方式;具体而言,就是让人民群众直接监督公职人员履行职务行为的监督方式。一、权利监督权力的优势1.权利监督成本小。用权利监督权力,与高薪养廉相比,它不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财富,只要法律明…  相似文献   

20.
罗海岩 《政府法制》2011,(29):41-41
建立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能够服从和忠实于人民的意愿,就要改变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管的软弱乏力现象,推进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督的制度改革及创新,包括建立人民群众对不称职者的弹劾罢免机制,鼓励和保障人民群众对权力者的公开批评,以法律形式保障舆论对权力进行监督,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和质量,开辟更多的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力的“直通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