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新中国第一部《商标法》于1982年制定,历经1993年和2001年两次修改后的《商标法》对保护商标权人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现行《商标法》的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简化和完善商标确权程序,加强对商标专用权和地理标志的保护,为中外商标申请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使我国商标法与国际上商标立法趋势相适应,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商标法》的修订已经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项目,国家工商总局也已经形成了2009年《商标法(送审稿)》。本刊邀请了部分学者对我国《商标法》的修改发表其见,以期为完善我国商标法献计出力。  相似文献   

2.
加强地理标志的商标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成伟 《知识产权》2002,12(2):34-37
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新修正的《商标法》已于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我国现行商标法是1982年通过的,对现行商标法进行重大修改,既适应了我国经济形势的新发展,也是为了履行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规定的要求。新修正的商标法由原来  相似文献   

3.
主题链接     
为配合入世。我国相继对《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进行了修订。时至今日,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已经基本符合了WTO的要求和规定。新修订的《商标法》于2001年12月1日生效,本期“政策与法规”栏目全文刊登了《全国人大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  相似文献   

4.
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商标法》颁布至今已经八年多了。随着形势的发展,《商标法》在某些方面已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笔者不避浅陋,提出以下修改意见,供立法者参考。 一、关于修改商标法的指导思想 商标法是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商标法的修改应当以促进和保护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基本的指导思想,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充分考虑我国已加入的有关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的规定以及外国的立法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符合加入WTO对我国法制的要求,以及与TRIPS协议的规定相一致,我国《商标法》修正案于2001年10月27日经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1年12月1日生效适用。这次《商标法》的修改,主要依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对WTO成员国的要求,结合我国商标执法司法实践,就我国原《商标法》中的有关规定过于原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海峡两岸目前实行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也各有其法律体系。以商标法而言,我国大陆在1950年公布《商标注册条例》,后修订为《商标管理条例》,1982年8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后又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员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修正,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与之相配套,1983年3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1993年7月15日国务院批准修订。另外还有《关于申请商标注册要求优先权的暂行规定》与《商标印制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规章与上述商标法…  相似文献   

7.
李玉梅 《知识产权》1996,6(4):13-15
用法律保护外商在我国的商标权,是《商标法》服务于繁荣经济,贯彻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和更好地加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交往宗旨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商标法》把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规定,并通过出色的执法工作将这种保护落到实处。 一、我国对外商商标权法律保护的原则 《商标法》第九条规定:“外国人  相似文献   

8.
李建昌 《知识产权》2010,20(1):11-15
在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中国使用商标的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并未形成商标法律制度。1982年制定、1993年和2001年两次修订后的《商标法》为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商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工商总局对《商标法》的修订工作高度重视,自2003年开始,历时6年意见收集、调研和论证,形成《商标法(修订稿)》(送审稿)。《商标法》第三次修改既是商标战略的具体任务,同时也是实施商标战略的根本和源泉。  相似文献   

9.
30年来,我国商标法在我国商标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回顾我国商标立法及其修改的基础上,对《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进行了展望,并对我国商标法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自1983年3月1日施行至今已有八个年头了。八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现行《商标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已不完全适应,亟需进行修订、补充,以臻完善。一、合理确定商标权的内涵,完整保护注册人的权利。我国《商标法》第1条明确规定立法的宗旨之一就是“保护商标专用权”,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注册人在核准商品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以及禁止他人在该商品或其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对于《商标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这次知识产权研讨会的主题,现谈谈我对商标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一、《商标法》总体上应该肯定,但需要作些修订 我国的商标法制定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当时它是作为中国知识产权的第一部法律问世的,它的颁布不仅显示了其重要的法律价值,而且还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它向世人昭示中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已着手建立,我国商标事业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商标法》自1983年实施,至今已有十三年,今年国务院法制局已将该法列为需要修订  相似文献   

12.
自1982年我国第一部《商标法》颁布到今日已历时近三十载,我国商标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和突飞猛进的飞跃。时至今日,我国商标制度已日趋完善。距离商标法第二次修订已有十年时间,十年的检验和磨合令社会各界对商标制度都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基于此,此次商标法修订也得到了各界关注,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诸多客观而中肯的意见,《电子知识产权》将连续刊登各界观点,欢迎有识之士为这一平台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次修改以中国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时代大背景,因此,我们应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具体而言,应当涤除计划经济的理念和制度,删除《商标法》中"加强商标管理"的立法宗旨,将《商标法》调整对象从"注册商标法律关系"回归到"商标法律关系",重构《商标法》中的商标利益平衡机制,从而推动我国《商标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对假冒注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张耕我国的假冒注册商标法犯罪行为十分猖獗,仅假冒“红塔山”香烟就导致国家一年减少税收57亿多元人民币。为有效扼制这类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我国及时修订了《商标法》,并颁发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在此之前,我国先后修订了知识产权方面的三部重要法律:2000年8月25日、2001年10月27日和2001年10月31日分别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  相似文献   

16.
自1982年我国第一部《商标法》颁布到今日已历时近三十载,我国商标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和突飞猛进的飞跃。时至今日,我国商标制度已日趋完善。距离商标法第二次修订已有十年时间,十年的检验和磨合令社会各界对商标制度都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基于此,此次商标法修订也得到了各界关注,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诸多客观而中肯的意见,《电子知识产权》将连续刊登各界观点,欢迎有识之士为这一平台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未注册商标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室荣 《知识产权》1995,5(6):41-42
按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企业可以使用未注册商标。但是,未注册商标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商标,如何对待未注册商标的使用,这涉及到《商标法》的基本精神,商标的功能作用,企业的商标意识和商标战略策略的运用,还涉及到商标与包装装璜的关系以及《商标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了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有必要对未注册商标作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蒋言斌 《知识产权》1995,5(6):45-47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惩治法规是在我国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基本构成,并在争取加入关贸总协定的历史背景下遵循国际惯例提出并逐步得以完善。近十四年来,我国已颁布了《商标法》(1982年)、《专利法》(1984年)、《著作权法》(1991年)以及《商标法实施细则》(1988年)、《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991年)、《专利法实施细则》(1992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1年),为与国际接轨还颁布了《专利代理条例》(1991年),至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模式可分为知识产权法典模式、商业标识法模式、商标法模式、商标法基础上的扩充模式、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融合体模式。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模式,应基于中国立法的现实基础和目标取向进行选择,以主导式法律模式为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法律模式。我国应以《商标法》第三次修改为契机,在现行《商标法》基础上整合成《商标和其他标识法》,以此作为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主导式法律。  相似文献   

20.
尽管有早有晚,世界上绝大数国家都建立了商标法律制度。我国现行商标法律制度是以一九八三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为基础而建立的。这部《商标法》的制订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性,既有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