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情简介1990年12月24日,修水县税务局义宁镇税务所专管员樊振帮对宁红宾馆进行1990年度税收检查,宾馆会计陈昌禄提供了宾馆帐簿供检查,樊振帮认为宾馆已投入营业要征房产税。陈昌禄提出,宾馆属新办企业,房屋尚未验收结帐,未列入固定资产,宅基地已征了农业税,请求减免。樊振帮当时答应宾馆1990年度房产税可以免交,但要陈转告县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兼村农工商联合公司经理叶荣华,要与叶谈清以前的纠葛。第二天,陈会计很高兴地找到叶告诉他宾馆可以免交1990年度的税,同时也转告了樊要找叶谈清楚一事。叶听后很恼火,认为樊记恨他…  相似文献   

2.
请问我市中心城区不分时间地段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有增无减是怎么回事?到底有没有人管?能不能管住?管理上有无法律依据?下一步将如何治理?请问燃煤锅炉"煤改气"工程进展为啥如此缓慢?是啥原因造成的?这个民生工程到底能不能做好?有无做好这项工作的时间表?请问目前我市汽车数量增加较快。尾气污染日趋严重,市政府具体管控的措施是什么?全市还有多少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未淘汰?这些车辆啥时候能淘汰完?上述充满火药味的一问一答,是陕西省汉中市人大常委会拉开首次专题询问序幕的缩影,它是汉中市人  相似文献   

3.
<正> 法理学是一盘大杂烩,在它里面分类归纳着关于法律的种种普逼思考。法所代表的是什么?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当对法作何种评价?法是如何得以进一步完善的?法是不是可有可无的?谁创立了法?我们应该到何处去寻找法?法对于道德、正义、政治、社会实践或者无法律保障的约束力而言,二者的关系是什么?我们是否应该恪守法规?法是为谁服务的等等?这些都是普通法理学所内含的问题。它们可能被忽视,但却不会消失。据说主张法律学者掌握法理学的正当理由是法理学能造就他们成为素质良好的法学家。我不赞成这种观点,至少就普通法理学而论并非如此,人们获得了法理学中法律推理和法律  相似文献   

4.
论刑事诉讼程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的运行机制 ,程序化则是刑事诉讼的运行机制。那么 ,什么是刑事诉讼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有哪些特点 ?刑事诉讼为什么要程序化 ?公正的刑事诉讼程序的标准何在 ?怎样认识刑事诉讼程序的意义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5.
日本米     
曹旭 《检察风云》2003,(19):42-45
【一】日本的精神象征是什么?中国人眼中的日本,最深刻印象是什么?是富士山?是樱花?还是红叶?神社?菊和剑?大相扑?或武士道精神?我说不清楚。因为据我知道,在《万叶集》时代,日本的国花肯定不是樱花,在《万叶集》中歌咏梅花的数量,远比樱花多;梅花是中国的国花;日本精神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向中国学习到自立的过程。唐代的日本,是什么样的精神?明代呢?鉴真和尚走了,朱舜水不言;还有一些人,都因时代间隔太远而无法回答。他们去了日本以后,只开设讲堂,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是自我放逐者,不食清粟的爱国人士,去了日本就没有回来。我去了又回来。…  相似文献   

6.
十八 这一夜,我彻底失眠了. 今天发生的事太多了,把我的心都快折腾烂了.老妈像突然老了许多,特别是受不得刺激,一点动静都能引起她不小的惊悸.她这是怎么啦?今晚吃饭的时候还不是这样的,难道是因为这个老舅的出现?这个老舅到底是个什么人?他怎么会如此让老妈害怕?原来他在哪儿?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相似文献   

7.
张振华  张晓松 《方圆》2020,(1):18-21
警察:这是什么?犯罪嫌疑人郭咚咚:这是我拉的毒品。警察:拉的毒品,就是你从体内排出来的?犯罪嫌疑人郭咚咚:是的。警察:你是从什么地方带过来的?犯罪嫌疑人郭咚咚:缅甸。警察:带到哪里去?犯罪嫌疑人郭咚咚:带到绵阳。警察:交给谁?  相似文献   

8.
"垄断",这两个字我们听得很多了,但是世界上真正被垄断的商品是哪一种?飞机?汽车?香烟?石油?黄金?牛奶……好像都不是,你有我有大家有,谁能独霸?……  相似文献   

9.
对外逃的贪污犯罪嫌疑人,现在国家所面临的不仅是惩治其个人,更面临着与相关国家间的微妙关系。引渡问题成为了我国打击外逃腐败犯罪嫌疑人的关键。我国现实中对外逃贪官引渡的情况是怎样的?引渡制度及立法是怎样的?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去解决呢?本文就针对这几个问题做出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球勋 《行政与法》2004,(11):13-15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对我国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文化建设认识上的飞跃。那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有何不同?发展文化产业意义何在?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这些都是人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静 《河北法学》2003,21(2):146-150
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特别是对学生学籍的管理是高校行使管理权的内容 ,然而 ,一个已经获得高等学校学生资格的公民 ,接受高等教育是学生的法定权利 ,当两种权利发生冲突时 ,法律如何取向 ?如何平衡呢 ?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 ,文章认为主要的问题是 :谁有权利剥夺学生的主体资格 ?剥夺的理由由谁来定 ?学生对此能否请求司法救济 ?  相似文献   

12.
燃烧     
监狱是什么?是烈火熊熊涅磐人生的大熔炉。罪犯是什么?是锈迹斑斑需重新煅打的废铁。监狱干警呢?是燃烧的能量之源。  相似文献   

13.
对于政体的研究自古以来都是政治学和法学的热点,先贤们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著是睿智而发人深思的。政体建设是否蕴涵着人类的价值追求?正义究竟由何而实现?民主政体的真正内涵何在?完美的政治制度是否存在?对于所有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做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峙——从行政诉讼看中国的宪政出路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十九世纪初,一位哲人在其历史哲学讲演中指出,“我们不能够说中国有一种宪法……所以我们只能谈谈中国的行政”。时至二十世纪之末,中国建立了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制度,我们则要申明,谈到中国的行政就不能不谈中国的宪法。 那么,为什么说中华帝国没有宪法呢?宪法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有人嘲讽中国的行政诉讼是以卵击石?为什么我们要申明行政诉讼的推行是真实宪法的成长?换言之,行政诉讼这种法律形式的内涵是什么?它在怎样的意义基础上符合于宪法的意义?二者意义的吻合又  相似文献   

15.
授权、分权、控权——平衡行政法生存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黑格尔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行政法为什么产生、存在?其生存合的是什么“理”?有什么必要性、必然性?行政法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它实际有什么功能?怎样发挥其功能?这是行政法基本理论要回答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的学说即构成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云翔 《刑警与科技》2013,(21):233-235
<正>社区服务和联网报警行业是一个立体的交叉,在市场和业务上是双向的重叠。大家看到这个题目肯定会联想到联网报警行业,其中很重要的是家庭联网报警。社区服务的内容是什么?家庭报警服务的开展状况和遇到的困惑在哪里?社区安全服务与家庭报警服务的市场重叠?在进入社区安全服务的过程中,报警服务遇到了哪些市场阻碍?社区安全服务和家庭报警服务怎么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冲绳札记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的作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作者在书中试图思考的问题是:所谓"日本"这个近代国家是如何成立的?它果真强大吗?它在世界、特别是邻近诸国中居于怎样的存在?日本人真正吸取了战败的悲惨教训了吗?本书中,作者把焦点  相似文献   

18.
生育权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生育权的法律性质,目前学术界的主要分歧在于:生育权是不是基本人权?生育权是宪法权利还是民事权利?生育权是身份权还是人格权?本文认为:生育权是基本人权;生育权既是宪法权利也是民事权利;生育权是人格权。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法哲学》一书 ( 1 997年第 2版 )的开始 ,我提出法理学是由各种各样关于法的一般性思辨组成的 :法律为了什么 ?它要实现什么 ?我们应该重视它吗 ?它是如何被改进的 ?它是不可或缺的吗 ?是谁创造了它 ?我们在哪儿可以发现它 ?它与道德、正义、政治、社会实践或者赤裸裸的暴力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应该服从它吗 ?它为谁服务 ?在一次讲座中 ,我只能概述其中的一些问题。我挑选了五个主题 :法律实证主义、自然法、法治、包含道德原则的判决、正义。一、法律实证主义法理学假定 ,法律可以从人类的其他实践中分离出来 ,并且可以成为思辨性研…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宪政观念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大学生的宪政观念应怎样培养 ?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作者在法律系二年级大学生中组织了一场关于“良性违宪”问题的辩论和讨论。通过讨论 ,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关于宪政的某些观念和观点。讨论中大学生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主要有 :“良性违宪”的“宪”指的是什么 ?“良性违宪”的主体是谁 ?“良性”与“恶性”的界线是什么 ?应怎样评价“良性违宪”的实际效果 ?应怎样看待宪法与改革的关系 ?等等。同时 ,大学生们还分析了“良性违宪”在我国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加强和保障宪法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