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意义的中国法律史学科萌生以来,"法制史"、"法律发达史"、"法律史"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今天重新审视其历史的轨迹,体会其内在的关联,对促进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15,(5)
对人的革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大学》开篇就讲到要"作新民",宋明时期更是对新民思想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探讨。到了近代,在民族危难之际,能够突破封建藩篱、具有进步观念的民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复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近代,人的革新的问题再次突显出来,"新民"的呼唤也成为席卷社会的思潮。通过对人的革新这一历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人的革新本身体现着文化的更新与发展。而通过分析近代以来人的革新的历程,也恰恰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艺术终结论"在艺术的"现场化"语境以及艺术的"哲学化"存在中深入反思当代艺术与美学现实,它并非强化某种终结的事实,也并非意味着走向研究的终结,它所提供的思想启发与艺术反省对当代美学研究而言正是一种警醒式的开端.在美学视野中,"艺术终结论"意味着"艺术本质"的问题所面临的新的危机,"艺术终结"研究对深化当代美学与艺术文化的现实发展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的崛起客观上要求在文化战略上要更加关注和重视自身文化价值。近代以来有关中国文化自身价值的论述展现了曲折的历程。当前,明确我国文化发展"中国方案"的内涵,离不开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的阐释,以及近代以来的文化价值重构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梳理。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渊远流长,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想理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思潮之一。西方自由主义传人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思考和启示意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正是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碰撞的结果,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社会密不可分。这里试图从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产生的悖论以及西方自由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演进历程,并且进一步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对照,比较分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流变,以此为我们今天的思想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基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传统法律文化,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版权制度,但版权观念的萌芽很早,围绕作品保护产生的与版权相关的措施从宋代至明清以来逐渐成熟。随着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清末通过颁行《大清著作权律》而首开版权制度先河。中国古代版权保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面向。  相似文献   

7.
"义"概念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产生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汉代、两宋时期分别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义"概念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义"在被人们理解和践行的过程中被扭曲,到了清代有了第一次对"义"概念的反思和调整。而近代社会思潮激荡,各种意识形态进行碰撞,"义"概念的重新定位及复归问题到了现代被大家所关注和热议。对"义"概念深入研究可以更好为当下服务,让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践行"义"。  相似文献   

8.
杨金洲 《理论月刊》2003,(10):16-17,40
本文从古代、近代、现代这一历时性维度分别论述了传统文化、新文化、先进文化对民族的兴衰成败、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性.重点论述了"先进文化"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文化挑战这三方面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由此指出"先进文化"论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意识的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对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严峻挑战.从理论上深入剖析这股思潮,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孟文化发展至汉代,儒家文化便失去了它的"根本",汉儒们把儒家附会以谶纬迷信,使得孔孟文化有形无质,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王弼便提出了他的"名教出于自然"的教育哲学思想.在王弼的哲学概念体系里,道、自然、本无等概念都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德、名教、情等概念都是作用论意义上的概念.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正是从这个体用论意义上提出来的.王弼从这一体用论出发,进一步探讨性与情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他著名的"以性统情"、"圣人有情"的性情论.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六月是"高考季".在这个影响人生发展的重要时刻,莘莘学子走上考场,凝神聚气,在试卷上庄严作答,只为不辜负这十几年的书山跋涉与寒窗苦读.72年前,中国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国社会正经历着近现代以来最伟大的历史转折,"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即将实现,"黑暗的中国之命运"即将过去.在这最后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以"进京赶考"的谨慎与虔诚的态度,牢记为国为民的初心使命,为党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定规立制,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以及所实施的政党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凝结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全守杰 《北京观察》2015,(11):66-67
在中国教育史或大学史研究中,"已有的研究大体有两种路数,一是教育政策、制度与措施的研究,一是各校的校史研究".这些研究或过于注重政策、制度等典章的研究,或对大学所处的"小社会"缺乏足够的关注.同样,对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历程进行研究时,已有的研究成果似乎多关注留学生政策,某特定的个人或群体,然而对相关人或群体之间的交织和社会环境相对忽视.诚如田正平先生所言,"路径均较单一,或以外交官、外交人员为主线,或以留学生个人或群体为主线,或以华工辛酸而悲壮的生活为主线".  相似文献   

13.
中外历史上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它得以建立和实施的文化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选择了经济体制,要转变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文化反思.孤立地看,"大同"思想描绘了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但如果把它放在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具体环境中进行多侧面的相关分析,就可以获得若干耐人寻味的发现.首先,"大同"思想的形成使先秦时期崇尚和谐的社会理念发生根本的流变;其次,在一定意义上,"大同"思想是"内圣外王"观念的催生剂;再次,"大同"思想为官府控制市场的体制安排提供了合乎逻辑的选择;最后,"大同"思想影响了西汉以后经济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阎嘉 《思想战线》2002,28(1):83-87
文化传统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会发生断裂 ,也会不断延续。重要的是要确认和研究哪些传统断裂了 ,哪些传统延续下来并至今还在起作用 ;尤其要关注中国近代以来产生的各种新传统以及体现于民间的文化心理结构 ,这对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和对话当中 ,深入特定文化所产生的语境 ,对于理解不同文化特别重要。过分强调理解中“前见”的作用 ,会造成真正的“误读”。  相似文献   

15.
再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长波"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国青年文化的"长波"现象>是我曾写过的一篇论文题目,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1992年第一期.如今,重新回顾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整整30年的不平凡历程,我们仍可感受到"长时段"(long term)研究方法对社会经济、政治和青年文化演化所具有的解释魅力.17年前,我对当代中国青年文化变化的"长波"现象的尝试描述,是借鉴了布罗代尔"长时段"的历史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最早是由俄同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首创.根据康氏的"长波理论",世界经济以50年左右为一周经历着"升波"与"降波"之循环.  相似文献   

16.
卢兴 《思想战线》2013,39(4):65-69
所谓"休谟法则",即"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其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影响深远,尤为实证主义者奉为基本信条。"休谟法则"及其变体对中国现代哲学思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二分法为科学主义者所摒弃而为人本主义者所坚持,两派各自走向极端,导致了"唯科学主义"和"价值优位论"。同时,基于中国现代化的时代主题,"事实"与"价值"问题往往与中西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使这一问题的探讨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民族国家观念构建萌芽于"天下观",在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催化下不断成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族国家"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开始流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逐步演化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中国,即强化现代民族认同的共同体国家。民族国家观念是西方政治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天下观念则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政治思想。从民族国家构建角度解析"中国"概念的变化和演进,阐述民族国家观念的觉醒,以及随之带来的文化认同与其影响,旨在厘清"中国"概念的变化和演进,为当今"中国"概念的全新发展提供历史支撑,为民族认同的强化提供历史依据。从更深层的意义来看,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对国家的政治生态和政治体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朴素的"类族辨物"观念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生,中国民族观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的历史性蜕变。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连续统"中,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场"宏大的历史叙事",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依靠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的同时,也挟带着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唤醒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本文基于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探寻古代文化族类观向现代国家民族观的演变历程,并试图从传统的儒家族类观、近代以来西方民族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三个方面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已经评选出七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受关注的状态.文章在对民族8省区历史文化名镇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选取了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云南省孟连县娜允镇、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作为研究对象,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历史文化名镇在"传统-现代"的转型中可以能动地产生新的功能与结构,促进产业融合与文旅融合的发展,并作用于古镇的发展之中.同时,在古镇的发展中要认清文化遗产在"传统-现代"转型中出现的多种关系,兼顾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创新性保护才是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现代"转型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近代学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体""用"进行了有意割裂,对"西学"和"中学"进行了重新界定,"体用二源"的观念因此被提出。"中体西用"范式具有多重优越性,最终发展为近代中国不可逾越的文化选择模式,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