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代彦  王翁阳 《创造》2009,(4):84-85
“少讲执行难、多想怎么办”是五华区人民法院近两年的一大工作理念,也是今天全国法院学习“五华经验”的内核。从2006年的“公告惩赖执行”,到2007年“建立执行联动机制”;从2008年推出“财产申报”、“执行悬赏”,“市民体验”、“代表委员监督执行”等举措,到今年与“110”联动,措施与细节环环相扣,一套规规矩矩的执行操作系统争取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如今,五花八门的悬赏越来越多。大到捉拉登、世界杯悬赏球员,小到“失主必有重谢”等私人悬赏,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五花八门的悬赏悬赏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燕昭王千金求士,商鞅移木树信,都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故事。只不过,现代社会中,悬赏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无孔不入,令人称奇。一曰稽查真凶。和平年代,悬赏用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抓捕罪犯了。 新中国的第一次悬赏发端于1983年的东北王宗、王宗纬(二王)的持枪杀人案。当时,公安部向全国发出通缉令,悬赏知情者。从此,悬赏在我国被采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破获…  相似文献   

3.
向社会公开悬赏征集犯罪线索,尤其是重金悬赏缉捕重犯要犯的手段,在世界各国均已被广泛运用。美国联邦调查局有一个“悬赏通缉十大要犯”制度,抓获一名再递补一名,民众反响很大,也颇为奏效。前不久,美国政府悬赏2500万美金捉拿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父子以及前几年悬赏捉拿恐怖大亨本·拉登的事几乎人尽皆知。据统计,曾经上过美国十大通缉要犯名单的466名逃犯中,有139人是由于民众的参与而被捉拿归案的,这正应了那句老话:“让犯罪分子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刑事悬赏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悬赏作为一种特殊的悬赏方法,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我国的刑事悬赏还不够成熟,没有真正形成制度。构建刑事悬赏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具体设想:海报的制作;适用范围;赏金来源;赏金数额标准及发放原则;举报人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5.
刑事悬赏是一种行政奖励行为。自首的犯罪嫌疑人不能成为刑事悬赏的相对人;构成立功的犯罪嫌疑人、罪犯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同案犯的,按立功处理,不能成为刑事悬赏的相对人;协助公安机关查获与自己案件无关的犯罪嫌疑人,构成立功的同时可以成为刑事悬赏赏金给付的相对人。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现行法律对遗失物悬赏广告无明确规定,发生纠纷时法院无所适从、处理不一的问题,该文试从对悬赏广告法律性质单独行为说的支持以及遗失物悬赏广告的经济学分析,得出充分肯定遗失物悬赏广告法律效力的结论,并对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还略显羞答答的悬赏缉凶举动,今日已广泛应用。无论是警方发布的通缉令、协查通报,还是征寻目击证人和线索.往往都会写明一笔数目不菲的赏金。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可以让悬赏者在短时间内实现愿望,也让立下大功者受之无愧。 高额的赏金的确让人心动,但做任何事情就怕头脑发热一窝风。当“不给钱就不提供线索”渐成风气时.需要我们反思的并不是“该不该给钱”的问题,而是‘.该给多少钱”和“如何给钱”的问题。这就是说:规范化是保障其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以来,新上线的“智客网”引起广泛争议。网站主要业务之一是提供人脉关系交易。有网民曾经发布消息:“车被扣,悬赏8000元找运管处的人”,“支付200元找上海市政府部门的朋友打乒乓  相似文献   

9.
宝岛民生     
《台声》2005,(7):6-7
台军方高层6月人事变动扁系人马持续掌军情;台地方“三合一”选举定案12月3日投票;岛内民调显示:近半台企接受大陆学历;国民党悬赏五千万寻3.19枪击案“深喉”;台任务型“国大”投票通过所谓“修宪案”。  相似文献   

10.
马加爵案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刑事悬赏问题的关注,我国尚没有关于刑事悬赏的专门法律规定,理论界的探讨也多限于民事悬赏广告,我国刑事悬赏仍然体现了群众路线,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单独法律行为,悬赏人只能是司法机关,而赏金的给付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侯文杰  孙晓伟 《公安研究》2007,(7):71-74,81
悬赏通缉在侦破重特大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有待进一步理清。对悬赏通缉的法律地位,悬赏行为及赏金的性质认定,可能获得赏金的对象范围,复杂情况下赏金的分配方式,进行悬赏通缉应当把握的标准,悬赏纠纷的解决机制等问题应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出完善悬赏通缉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5月24日,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亮剑网络食品谣言”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食品行业正式向“网络谣言”亮出法律之剑.作为首家支持联盟倡议的企业,金龙鱼发布具体行动计划,将悬赏1000万追讨网络谣言黑手,并出资3000万设立“打击网络谣言”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13.
悬赏广告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我国法律至今仍未对其法律性质做出明确规定。立足于对悬赏广告的概念、构成要件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诠释悬赏广告,明确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能更好地保护行为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4.
悬赏通缉措施在侦破有影响的案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其许多法律问题仍缺乏深入研究.以法律为视角,对悬赏通缉的法律地位、悬赏行为及赏金的性质认定、可能获得赏金的对象范围及复杂情况下赏金的分配方式、进行悬赏通缉应当把握的标准、悬赏纠纷的解决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将有助于促进悬赏通缉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刑事悬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侦查机关的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在充分肯定其打击刑事犯罪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的同时,必须针对当前刑事悬赏实践中存在的悬赏的案件和金额无规定,以及悬赏的经费无保障和主体多元化等突出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即从刑事悬赏的基本条件与基本原则这两大根本问题入手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6.
一、“执行难”的主要表现中央有关文件将“执行难”概括为四句话,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被执行人难找”是指,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故意躲避人民法院的传唤,有的拒绝接受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有的举家迁移,长期下落不明。公司、企业拒绝执行甚至以强力阻碍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  相似文献   

17.
论个人悬赏缉凶与刑事侦查权的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悬赏通告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的侦查手段之一,个人悬赏缉凶行为有侵犯侦查权的嫌疑,易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实践中应增强公安机关的公力救济,完善悬赏制度。  相似文献   

18.
悬赏取证的证据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赏取证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出现的一种证据收集方式,其合法性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文章认为,对于通过悬赏取证方式收集的客观证据的证明力应予肯定,但对悬赏取证行为应进行规范和限制。  相似文献   

19.
<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大量民事经济纠纷案件诉诸法院,民事经济未执行案居高不下,“执行难”成为困扰当事人和人民法院的一大难题,出现变相的“迟到的公正”,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名至实不归,影响法律权威。“执行难”成了人大代表评议的焦点、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如何解决“执行难”?多年的实践证明,出路在于改革。要根据执行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科学的执行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执行的公正与效率,实现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悬赏在侦查实践中存在刑事悬赏主体不明确、案件范围无规定、赏金经费无保障、执行程序不规范、权益人保护不重视等一些突出问题.刑事悬赏具有法定性、互惠性、针对性和群众广泛参与性等特点.运用刑事悬赏时必须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可能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成本与收益相平衡原则、赏金与经费相适度原则和谨慎使用原则.应从确定刑事悬赏的主体、适用范围、赏金来源、规范发放程序、保护举报人权益、落实撤销程序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的刑事悬赏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