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图书馆是高校里的教辅部门,女职工地位低、待遇差,工作单调琐碎,时间没有规律,家庭与事业的冲突以及微妙的人际关系等原因,使得多数人在精神或情感上感到困惑和失落,缺乏职业幸福感。这种不满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影响到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和学生的成长。如何帮助女职工激发工作热情,提升职业幸福感,是图书馆工会组织应该关注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图书馆工会首先要明确女职工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女职工存在的问题;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为不同层次的女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开辟新途径,为她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帮助她们提升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女性职业发展不仅对女性自身十分重要,对于家庭和谐及社会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讨性别观念对女性职业地位上升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化性别观念对女性职业晋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观念越趋向现代化,女性职业地位晋升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女性的经济状况越独立,现代化性别观念对女性职业晋升的影响效果越明显。性别观念通过女性晋升意愿和每周家务劳动时间的中介作用影响其职业晋升的结果;女性对丈夫的经济依赖对性别观念的作用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3.
女性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的弱者,其城市生存困境表现在其就业方式、职业层次、职业风险、社会地位、社交情感等多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要彻底改革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同时提高女性农民工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女性与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中国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女性问题日益突出,包括:1)有关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和调整需求增加;2)涉及婚姻家庭的诉讼案件增长迅速;3)新型的法律纠纷和诉讼案件不断出现;4)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分化,导致女性权益保护及女性地位事实上不平等更加突出。本丈提出的应对策略是:1)女性观念及组织方式的转变;2)婚姻家庭立法的修改完善;3)婚姻家庭纠纷解决机制和法律的改革;4)传统与道德的重申;5)发展经济、教育,建立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处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潮夹缝中的高校青年女教师在职业发展中面临来自工作、家庭、健康、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挑战。因此,需要从制度层面优化青年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增加高校决策结构中女性比例和强化男性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增加高校女教师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技能、构建后勤配套服务系统等,来为青年女教师的成长提供政策性支持。  相似文献   

6.
城镇居民职业地位变迁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是当前性别不平等的重要表现。通过对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的分析,本研究从职业类别、职称、管理级别、国家行政级别、主管/挂靠单位级别和单位类型等方面探讨了城镇居民在职业流动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在职称的变动、管理位置的变动、行政级别的变动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较之女性具有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因此,职业地位变迁过程中,不同性别的居民还是存在多方面的差异的,男性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女性公务员比例逐渐升高,其职业发展引起相关管理部门与学者的关注。借鉴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应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构建女性公务员在探索期(25~29岁)、徘徊转型期(30~34岁)、上升分化期(35~45岁)、维持期(46~52岁)与退出期(53~55岁)的职业发展模式。各阶段发展模式在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自我价值实现与工作家庭平衡方面表现不同特征。女性公务员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模式具有时代变化性、社会性别角色冲突持续性与父母家庭援助至关重要等特点。除此之外,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缺陷,政府应当承担优化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模式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社会结构急速转型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并呈现新的特征,亟需破解。本文试图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制度性根源为起点,紧扣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核——产权、主体、产业——发现当前统筹城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市场化改革是未来中国实现城乡一体化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而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的统筹城乡发展,则是未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崔玉 《工会论坛》2011,(2):15-15
提升女职工素质,既是企业新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对女职工提出的新要求。针对当前女职工存在的缺乏学习积极性、缺乏竞争意识等问题,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目标化管理",可以不断提高女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岗位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素质,世界各国都把教师专业化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一个共同举措。教师专业化包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师的职业化进程。教师在社会上的职业声望是教师职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师的职业声望并未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应该改善教师职业环境、充分发挥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建立教师的职业标准、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给予教师专业自主权等。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城乡之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也存在不统一的体制和政策,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解和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出的社会背景及其理论内涵,对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女性农民工城市生存边缘化是指她们在城市居住和就业时处境日益相对恶化,偏离城市的主流生活,处于城市生存的弱势地位的一种生活状况。女性农民工城市生存表现在外出就业渠道、职业角色、生存身份、社会保障、社会地位、情感婚姻等诸多方面的边缘化。其原因与城镇化推进中的社会资源配置、城乡二元结构、女性素质、城市包容度等有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性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民打工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亲情缺失问题和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关系着农村亿万家庭的幸福,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制约因素主要市: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以及政策执行不平衡;农民工收入低,职业不固定;城市教育资源有限;城市打工学校条件差等,这些制约因素必须及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主观知觉测量方法对职业女性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当前女性职业高原现象有5个特征.由于特殊的女性生理心理特征、社会性别角色模式、组织等级制度、激烈的竞争、繁杂的家庭事务等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的女性越来越频繁地感知到所遭遇的职业高原问题,而女性自身努力、积极向上的组织环境、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家庭支持是帮助解决女性职业高原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愈加频繁,分析泉州市抽样调查数据,总结流动妇女在城乡流迁中的职业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影响农村流动女性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建议发挥城乡流动对农村妇女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女性流动人口比较聚集的福建省实行无地域性别歧视的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采油矿女职工人数众多,女职工工作积极性发挥的好坏,关乎企业的发展和单位的效益。对女工群体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提高女职工的职业幸福感,使女职工在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并从工作中感受快乐,是一件对企业和女职工自身十分有益的事。只有职业对女职工产生了吸引力,使之有了幸福感,才会带动女工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谢飞 《工会论坛》2010,(6):47-47
当前,女职工组织建设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女工干部兼职多、女工干部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提高女职工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必须创新基层女工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加强女工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女工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发出的最强烈的信号。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城乡分割的二元思维定势;体制机制不统一、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进一步转变观念,以"城乡统筹"为着眼点,以"富民强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以"公共服务"为切入点,选准突破口,通过深化改革,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尤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女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女性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虽然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女性的作用也逐渐重要起来,但受传统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女性在就业与职业发展中遇到不少困境.应针对高校女性大学生择业与职业发展进行探索,以期找到促进女性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城乡环境面貌反差较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严峻的形势,突出表现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进展不平衡;长效管理机制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垃圾、污水、饮用水安全等严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突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创新力度不够,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缓慢等。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和城乡一体化的环境治理机制;抓住生态环境整治的重点问题,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