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来珍 《学理论》2009,(18):99-100
农业法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农业法学自成一体并能更好的指导并规范农业实践,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界定其研究对象。我国对农业法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农业法学研究对象的定位至今也未达成共识。农业法学理论界将其研究对象归结为“农事关系”或“特定农业或农村经济关系”,关于其的内涵外延问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
从1995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农村小康建设阳泉现场会议上,作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部署以来,全省各地统一思想,理顺思路,举龙头,建基地.连农户,已经收到初步成效。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并把握好正确的政策导向,是当前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最近,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对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晋中地区边行了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应注意抓住以下八个关键环节和问题。第一,要从理论上把握好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从理论上讲。“产业化”不是经济学的传统概念,无论是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研究王学习农业产业化是涉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经营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涉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方面,有许多理论和政策问题,亟需明确和规范。一、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目前比较严谨的说法就是“农业产业系列化”。就...  相似文献   

4.
农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现实的选择是进行经营体制的创新,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就是以资源为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利益为纽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概念包括了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内外市场,二是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三是实行专业化分工,四是形成经济规模,五是组织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六是…  相似文献   

5.
一 何为农业产业化?当前学术界仍有颇多的争论。由于观察 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存在差别,有的从农村 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观察农业和农工商的关系,认为产业化经营, 实行农工商一体化,是个体的联合或结合,而不是质的归一;有 的从工业化、社会化角度来观察农业产业化,主要强调农业方面 的事情是要“按产业来组织和发展农业”,要把农业“化”到工业 方面去,或者是“化”成象工业那样;有的从农业角度来观察农业 产业化,认为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渔业,而且还包括工业和商 业,甚至文教、卫生和服务行业,即:“产前、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一个特别重要的新概念,并对这个概念的思想内涵作出了科学界定。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光辉论述,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增添了新内容。   一、明确界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之成为内涵十分清楚的科学概念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十分重视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据查证,首先正式提到这概念的,是 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讲话中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只是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一个月以后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8.
产业化经营: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突破──从潍坊的实践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前景本刊记者高庆林近年来,对干“农业产业化”这样的提法,尽管各地方和理论界还有不同的说法,但在实践中却是众口一词.给予高度评价。姜春云副总理在今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上也对此予以充分肯...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理论上应当深化农业改革发展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重新认识农业的战略地位,加深对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领会,明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发展劳动价值论科学地界定农产品价值以实施“价值回归”工程。  相似文献   

10.
服务型政府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强 《行政论坛》2009,16(6):48-50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起源于西方,但是“服务型政府”概念却是我国学者的创造。关于服务型政府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三公共”理论的界定、政府治理模式角度的界定、范式理论的界定、政府职能和角色定位维度的界定以及目标导向角度界定。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可归纳为:变革理念、引入战略工具选择、探索规范化的制度创新、引入社会化和市场化机制。对服务型政府的质疑和挑战则体现在:关于公共服务是“顾客主权”还是“公民主权”、关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争论、以及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异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地球村”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语,事实上,它已经成为一个用以理解当今世界的学术概念。这个概念是由麦克卢汉提出来的。由于麦克卢汉的作品主要是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没有对这个概念加以明确定义,以至于这个概念流行后,人们往往是在这个概念的表层含义上去加以理解和使用它。其实,这个概念包含着更多和更深的内涵。就现实而言,“地球村”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反而使中心—边缘结构中的压迫力量得到了增强,而且作用形式也更加直接。应当看到,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地球村”是一个比喻性的概念,它对于直观地描绘全球化是有着便于理解和把握的价值。但是,也正是这一优势,使麦克卢汉从“地球村”出发而回到了农业社会的村落那里去了,再一次在人类社会进步的转折点上塑造出一个空想主义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田辰山 《民主》2006,(3):20-20
儒学怎样与时俱进?我以为,儒学研究在今天要加上一个后现代的角度或视野,甚至可以有一个“构建后现代儒学体系”的提法。跟儒学联系的这个“后现代”概念需要一点解释,就是它不是西方思想传统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化和集约化经营模式彭岳朱春青王建才梁鑫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农业市场化和集约化经营模式,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方向。“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市场”是农业产业化最普遍、最一般、最典型的组织...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的由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黄蕙 《瞭望》2005,(47)
新提法的内涵形成显示中共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完整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位列中共中央对未来五年科学发展的十大方略之首。对这个在毛泽东时代就多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的名词,许多人在似曾相识之感中确信, 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其内涵已大大丰富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胡锦涛用这短短20个字概括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国内外观察家对此评论说,这不仅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的美丽图景, 也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乡村社会的想象。参与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文件起草的一些人士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则表示,这一提法的形成和最终提出,实际上表明了中共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业经济运作方式,它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行为的作用非常重要。如何强化政府职能,依靠行政行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个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政府职能不能削弱,只能强化政府职能简单地讲就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社会经济各项事务进行管理,组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推进农业产业化有着其不可违背的经济规律,市场调控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在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阶段,农民的市场意…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产业化”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教育本来就是一个产业,不存在“产业化”的问题。产业并不一定都是盈利行业,现代的广义的产业概念,包括了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行业在内,教育产业就是这样。教育只能部分地进入市场,不能全部市场化。在进入市场的“教育单位”中,那些为教育服务的经营性单位(教材出版社,为学校服务的社会化后勤服务单位等)可以而且应当企业化,但学校不是盈利性经济实体,不能实行企业化、商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7.
新提法、新概括、新高度——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新概括唐德武王少华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新提法和提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新概括。这一概括不仅突出了邓小平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发展做出...  相似文献   

18.
朱镕基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郑重地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一术语。自此,“弱势群体”与“弱势主体”是各类报刊杂志上出现频率极高的概念。由于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弱势主体两个概念从字面意思上非常相近,所以极易使人发生误解。不少人将两者简单的概括为从属关系,即弱势主体即为弱势群体之一员;混淆两者关系的提法也屡见不鲜。有鉴于此,本人认为有必要对弱势群体和弱势主体这两个概念作出必要的界定。一、弱势群体社会的高速发展在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而且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再认识盛明华,周秉军企业文化概念自八十年代末传入我国以来,其理论研究和实际应有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观念、认识和体制上多方面的差异,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或过于偏颇,使其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或过分扩张.呈...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高速、高效、优质、高产的目标,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但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邓小平同志曾精群地指出,我国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多样化、变化快、风险大的现实,决定了农业本身必须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开拓和占领市场,向多元化、多层次,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因此依靠和发展科技,大力开发面向市场的科技型、品味高的新产品,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