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曾被用来称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上,三者存在着许多不同。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依据,得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新"就新在它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性和历史性原则来解释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问题,从而合理地解决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得以建立的真实基础。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8,(11)
正《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着力批判了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这部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一部专门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汇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某种意义上讲,当代哲学对于传统的最为深刻的反思莫过于对身体的理论考量。梳理马克思身体哲思的致思逻辑,把握蕴含于其中的本体旨趣,既有助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体澄明,对于进一步领悟当代身体哲学的理论真谛也是不无裨益的。在马克思以前的德国古典哲学中,所谓哲学主体性的弘扬,更多地体现为哲学的认识论转向,遵循认识论的致思逻辑,本体是认识的对象,而并非认识的主体。其实,作为认识发生的渊薮,身体即人脑的存在无疑具有主体意义。换言之,身体即人脑才是哲学认知所由生成的本体。概括马克思的致思理路,哲学革命性变革的任务恰恰在于将"颠倒的世界意识"颠倒过来。换言之,赋予哲学"真正的现实性",才是超越传统哲学思维桎梏,实现哲学"改变世界"旨趣的理论必由之路。着眼于人的"真正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阐发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新唯物主义哲学更多地强调了人的肉体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生产自己的生活,从而造就了自身发展的历史。事实上,人们对于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的选择,完全受制于他们的肉体组织。新唯物主义的身体哲思深刻论证了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阐明了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根据。关于新唯物主义身体哲思的理论审视,并非仅仅为了迎合当代身体哲学的学术潮流,也不是要刻意重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个既定理论结论。透视新唯物主义的身体哲思,感受蕴含于其中的本体澄明,或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领悟到人之生存的"真正的现实性",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真谛。  相似文献   

4.
某种意义上讲,当代哲学对于传统的最为深刻的反思莫过于对身体的理论考量。梳理马克思身体哲思的致思逻辑,把握蕴含于其中的本体旨趣,既有助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体澄明,对于进一步领悟当代身体哲学的理论真谛也是不无裨益的。在马克思以前的德国古典哲学中,所谓哲学主体性的弘扬,更多地体现为哲学的认识论转向,遵循认识论的致思逻辑,本体是认识的对象,而并非认识的主体。其实,作为认识发生的渊薮,身体即人脑的存在无疑具有主体意义。换言之,身体即人脑才是哲学认知所由生成的本体。概括马克思的致思理路,哲学革命性变革的任务恰恰在于将"颠倒的世界意识"颠倒过来。换言之,赋予哲学"真正的现实性",才是超越传统哲学思维桎梏,实现哲学"改变世界"旨趣的理论必由之路。着眼于人的"真正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阐发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新唯物主义哲学更多地强调了人的肉体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生产自己的生活,从而造就了自身发展的历史。事实上,人们对于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的选择,完全受制于他们的肉体组织。新唯物主义的身体哲思深刻论证了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阐明了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根据。关于新唯物主义身体哲思的理论审视,并非仅仅为了迎合当代身体哲学的学术潮流,也不是要刻意重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个既定理论结论。透视新唯物主义的身体哲思,感受蕴含于其中的本体澄明,或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领悟到人之生存的"真正的现实性",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真谛。  相似文献   

5.
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刘福森 《理论探讨》2001,1(6):20-24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不仅包括关于历史规律的阐述,还包括这些历史规律得以成立的哲学解释原则。马克思把抽象的哲学原则变成具体的历史的解释原则,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最终形成,并因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性质的理解上,不仅需要从物质本体论走向实践唯物主义,而且需要进一步从实践唯物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奠基性文献。在《提纲》中,马克思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以往的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推开了认识人类历史奥秘的大门,提出了对社会历史中一系列重点问题的理解,形成了"新唯物主义"的基本构想,开启了哲学史上革命变革的序幕,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少娟 《学理论》2010,(15):131-13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主要源头即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黑格尔哲学为出发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辩证法思想。文章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马克思走向黑格尔哲学,第二层次是马克思走近黑格尔哲学即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思想,第三层次是马克思扬弃黑格尔哲学即抛弃了其唯心主义成分,吸纳了黑格尔真正的内在精神实质——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真精神被人们做了复杂性理解,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哲学"、"人学"等种种类型的理解。虽然这些理解都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真精神做出了一定的合理把握,但是这些理解之间的冲突却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它们自身所存在的理解困境也没有被清除掉,这就削弱了它们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根据马克思文本思想,我们在比较中感觉到"实践唯物主义"理解优越于其他类型的指称,更贴近马克思文本思想的实际。问题在于,时下流行的"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仍有理解间距,这根源于人们关于"实践"以及实践与历史、辩证法的关系的解读未能回归马克思的文本思想,未能确立实践的优先地位、根基性和全局化意义。与其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归结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倒不如归结为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山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于"生活决定意识"的理论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进程,不难梳理出内蕴于唯物史观之中的人学致思理路。在批判以往哲学将"人的本质"抽象化的理论传统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立并系统阐发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现实的个人",从而确立了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逻辑起点。着眼于"人是类存在物"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将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从"现实的个人"拓展到"人类社会",系统阐发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彰显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真精神被人们做了复杂性理解,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哲学"、"人学"等种种类型的理解。虽然这些理解都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真精神做出了一定的合理把握,但是这些理解之间的冲突却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它们自身所存在的理解困境也没有被清除掉,这就削弱了它们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根据马克思文本思想,我们在比较中感觉到"实践唯物主义"理解优越于其他类型的指称,更贴近马克思文本思想的实际。问题在于,时下流行的"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仍有理解间距,这根源于人们关于"实践"以及实践与历史、辩证法的关系的解读未能回归马克思的文本思想,未能确立实践的优先地位、根基性和全局化意义。与其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归结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倒不如归结为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1.
"塔克-伍德命题"引发了人们对"资本剥削劳动是否不正义"的争论,揭开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序幕。在这场争论中,分析马克思主义内部形成了以"现实唯物主义"为标准认为马克思反对"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反对派"和以政治哲学的最高价值为标准认为马克思赞同"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赞同派",从而产生了所谓的"马克思正义悖论"。"马克思正义悖论"的实质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二分,是抛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造成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事实描述和价值判断的割裂。解蔽"马克思正义悖论",重构马克思政治哲学,需要回到马克思理论的自身逻辑,在内容、方法和本质上还原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原貌。  相似文献   

12.
施浩杰 《学理论》2013,(16):73-74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理论的不合理之处,又添加了新的内容。只有实践的唯物主义,才能既是辩证的又是历史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强调哲学的任务在于改变世界,同时又鲜明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现实中的人类世界。  相似文献   

13.
<正>一、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本质特征何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自己的表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做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序言里也指出,"……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  相似文献   

14.
时下我国哲学界正兴起一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解释派别,即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派别。这一派别的一个主导性观点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异化史观和实践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尚属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超越黑格尔主义的思辨哲学和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关键是"实践"概念。实践作为人的改造世界的现实活动,既把思辨哲学的观念批判转变为社会批判,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仅仅把人理解为感性对象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唯物论、实事求是是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掌握它对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主观主义,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基础、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论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主要点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对实践的科学理解为基础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与旧唯物主义彻底决裂,形成了自己新的世界观,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晚年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对这位共同合作40年的挚友思想的权威解释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研究范式,他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逻辑彰显了科学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其中呈现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这种思路后来遭到多种质疑,澄清这个问题,需要理解围绕晚年恩格斯展开的百年论争的实质,在历史语境中解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关系,进而在当代视域中理解晚年恩格斯哲学的广博性和大众化特征。这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新哲学的诞生,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贯穿始终,这一根本性的标志使得我们把新唯物主义的诞生归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以异化劳动这一核心理论为基石,以感性的人的感性活动为关键点,通过批判拜物教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通过批判黑格尔批判了被唯心主义抽象发展了的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同时阐发了新唯物主义,开始形成实践唯物主义,既赋予感性活动即实践以物质和精神的成分,又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和精神创造融合一体。唯其如此,真实地再现了马克思新哲学的诞生历程之和谐过渡。  相似文献   

20.
走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误区──兼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实质张曙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是"回到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原著的重新研读和阐释,修正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片面和错误理解,正确地把握其思想内蕴和精神实质,并将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