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铝公司非常重视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对有关文件要求系统梳理,制定了《中国铝业公司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铝业公司领导人员和总部人员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完善了《中国铝业公司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应的细化配套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指导所属企业职务消费行为,公司加强制度分层设计,制定了《中国铝业公司板块本部和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中铝公司要求各板块公司和实体企业严格执行上级部委和中铝公司职务消费有关规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狠抓职务消费管理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2.
邵春保 《中国监察》2012,(19):11-12
近年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按照中央有关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规范完善企业领导人员差旅消费等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明确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规定》后,集团公司按照"因公必需、量力而行、勤俭节约、公开透明"的原则,印发了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领导人员差旅公务中吃、住、行消费行为。一是明确了各级领导人员交通费标准,未按规定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自理。二是明确住宿费标准,住宿费按出差实际住宿天数计算,在规定限额标准内凭住宿发票报销,超过标准部分不予报销。  相似文献   

3.
马兴瑞 《中国监察》2012,(19):10-11
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加速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强化管理、从严把关,切实规范领导人员因公出国(境)职务消费行为,坚决防止不廉洁行为的发生。集团公司修订印发了《外事管理规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规范领导人员因公出国(境)职务消费行为。一是细化了领导人员和各类团组因公出国(境)的立项、报批和审查流程,明确审批权限。二是通过严格审查预算,控制领导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同时严格执行预算,对于预算外的出国(境)团组,除因工作必需,坚决不予批准。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七条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勤俭节约,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职务消费,并具体列举了八种违反规定的职务消费行为。《若干规定》还在第十三条明确要求,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职务消费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材集团坚持把公开透明作为加强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要求,不断完善制度,强化落实措施,取得较好效果。一是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职务消费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公开透明。在制定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时,始终坚持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及职工群众意见,反复论证修改,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才印发实施。通过公开制度制定过程,使职工群众充分了解制度所规定的职务消费内容、标准和审批流程,维护了职工群众的知情权,保证了职工群众实施监督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6.
《中国监察》2010,(18):18-18
本刊讯 日前,广东省纪委、监察厅等共同下发《广东省贯彻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实施细则》,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薪酬分配、职务消费、离职和退休后从业、配偶子女从业等问题作出明确规范。《实施细则》规定,企业领导人员须按年度向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或股东单位报告兼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央企业按照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原则,认真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廉洁从业规定》),不断优化廉洁从业的环境氛围,不断完善廉洁从业的制度体系,廉洁从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央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三重一大”制度的执行、薪酬和职务消费的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规范,廉洁从业工作的思路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廉洁从业规定》是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用权行为、促进领导人…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7月1日颁布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若干规定》从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维护国有企业利益、防止可能侵害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行为的发生、规范职务消费行为、加强作风建设等五个方面规范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廉洁从业行为,明确了相应的实施监督制度和违规行为处理措施,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的专门性法规,是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庞建国 《中国监察》2013,(20):56-56
今年以来,北京市国资委围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强化措施,为建立健全职务消费约束机制、规范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国资委于2006年6月出台的《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全文及相关解读参见本刊2006年第15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使企业和广大读者对规范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工作有更深的了解,我们特约请中央纪委法规室的同志,结合《指导意见》对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在部署2008年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容易滋生消极腐败现象。进一步规范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需要推行职务消费改革,从体制和机制上消除现行职务消费制度产生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这既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自我约束、自查自律提供了明确标准,又为党组织教育、管理和监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制度     
《中国监察》2011,(9):30-30
河北省磁县推行公务卡消费制度 最近,为提高公务消费的透明度、实现源头治腐,该县在县委办、审计局等124家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消费制度,规范公共财政管理。同时制定《磁县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公务卡管理系统、发卡银行公务卡支付系统、  相似文献   

14.
《指导意见》出台背景规范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是建立有效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一环。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负责人激励机制的逐步增强,社会各界对规范职务消费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出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完善中央企业负责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积极推进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加强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结合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进行了初步规范。国务院国资委在建…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下发《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不乏推广聘任制、明确任期制等亮点. 这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首次对事业单位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规定》是中央制定的第一个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党内法规,体现了中央关于干部人事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填补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制度空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监察》2009,(11):F0003-F0003
武汉市政建设集团着眼于从严治企、廉洁经营,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贯彻《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为主线,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业意识。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为抓手,坚持工程成本管理全过程跟踪监察,单项工程造价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纳入效能监察工作目标。以规范工程分包、民工结算、资金管理、大宗材料采购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廉洁制度建设,出台了《大宗材料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实施办法》等规定,  相似文献   

17.
朱大旗  李蕊 《当代法学》2013,(4):99-106
预算审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受立法技术和条件的限制,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尤其是《预算法》对于预算审批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导致人大预算监督权难以有效行使。笔者建议以预算法修改为契机,汲取发达国家预算审批制度精髓,从审批主体、审批对象、审批权能、审批程序等多方面对我国预算审批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和立法完善,以期推动我国的财政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共中央纪委发布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廉洁自律“七项要求”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解释》,违反规定自行决定本级领导人员薪酬和违反规定兼职或者兼职取酬的国企领导人员,将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京华时报》7月16日)  相似文献   

19.
新规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规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规定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职条件和资格、选拔任用、任期和任期目标责任、退出机制等作出明确要求。规定分10章,共51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06,(1):12-13
近几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人大,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普遍加大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力度,针对长期以来预算管理编制粗、不透明、随意性、软约束等现象,2001年9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河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监督条例》,以促进预算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推进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这些有力举措,对地方进行预算制度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以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为主要内容的预算制度改革,在各级财政全面推开。我们认为,可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