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的日本社会,不论是政治结构还是政治意识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小泽一郎提出了日本应成为“正常国家”的主张。所谓“正常国家”的话语前提就是押“日本目前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日本的外交、安全战略与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尤其是近10年来有关防卫政策的变化,更牵扯到重新立法和修宪问题。这一系列的变化给日本社会乃至亚洲邻国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也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一、日本人“国家意识”的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军当局为“无权力国家”日本制定了一部“和平宪法”。该宪法自194…  相似文献   

2.
1993年12月16日上午,闲来在家中重读《风云初记》,正沉醉于孙犁清新文笔引发的历史反思之中,10时许,机关秘书处忽然打来电话,说一位日本客人来拜访我,已等候在机关传达室,问我是否接待。1991年夏,日本教育界“第二次和平之旅访中团”一行47人来唐山,曾邀我专题讲“无人区”问题,估计这位日本客人也可能是为“无人区”问题而来的,因为这是我同日本人的唯一交往。尽管是“不速  相似文献   

3.
如果和平能够祈祷,我愿献上最虔诚的心灵;如果悲愤能够渲泄,我要呼啸江河;如果过去的杀戮能够换回今天的反省,我愿抖落痛心的历史。因为从事党史工作的关系,我曾接待日本福冈县教职员“和平之旅”访华团,并陪同日本中央大学教授经济学部教授姬田光义到侵华日军在冀东制造的屠杀和平居民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4.
王羊 《党建文汇》2002,(9):25-25
近来,有人建议,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改名为“中国南京国际和平中心”。他们认为,值得纪念的并不是“大屠杀”本身,纪念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世界和平的重要基地,改名为“中国南京国际和平中心”意义更为深远。此消息一出,在互联网上立即遭到一片谩骂。我们中间有人喜欢“和平”二字,但是某些日本人偏偏不让你和平。血淋淋的屠杀就是屠杀,用不着拿好听的“和平”来掩饰什么,  相似文献   

5.
谁在制造谎言——评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1月23日,“日本舆论之会”等团体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集会,声称要对“加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进行“彻底验证”。这一举动,宣示了日本右翼势力对历史尊严的又一次严重挑衅,也使人们看到了,不仅军国主义史观在日本远远没有肃清,而且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在当今日本社会还相当严重地存在着。为了捍卫历史的尊严,也为了实现中日两国以及全人类和平美好的未来,我们不能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10,(4):44-44
坐落在日本长崎和平公园的“和平少女”雕像,是由著名雕塑家潘鹤与王克庆、郭其祥、程允贤共同创作,代表中国人民赠送给长崎市民的。少女雕像纯洁无瑕、优雅端庄,寄托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发展中日友好的意愿。少女雕像作为友好的象征,被当地市民亲切地称为“和平天使“’看作是手国派去的“神圣使节”。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0,(4):44-44
坐落在日本长崎和平公园的“和平少女”雕像,是由著名雕塑家潘鹤与王克庆、郭其祥、程允贤共同创作,代表中国人民赠送给长崎市民的。少女雕像纯洁无瑕、优雅端庄,寄托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发展中日友好的意愿。少女雕像作为友好的象征,被当地市民亲切地称为“和平天使“’看作是手国派去的“神圣使节”。  相似文献   

8.
无论从形势判断还是政策取向上说,和平发展都是中国的良好愿望。但为了不使其成为一厢情愿,我们必须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这涉及对时代特征的基市认识。邓小平清楚地说过,“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后来,邓小平的这个表述逐渐被演绎成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乃至主流.而这种认识也成了作为政策取向的和平发展得以成立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一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全面、深刻地阐明了我国当前对外工作的十条方针。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高度重视和继续坚持这一政策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在联合国的框架内 ,基于国际法准则 ,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先后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和处理 ,这是惩罚犯罪、伸张正义、明确战争责任、恢复人类尊严的必要措施。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战犯采取了法律与道德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给日本战犯以人道主义的待遇 ,在思想工作的基础上 ,使日本战犯逐渐认识到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的罪责。这一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惩罚不惩人”为方针 ,以教育改造为方式 ,以宽大处理为特征的对日本战犯的处理政策 ,达到了惩恶扬善的目的 ,取得了巨大效果 ;为重建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事业奠定了必要基础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译自日本2006年10月号《中国研究月报》,作者为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中国外交研究。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在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和“一条线”战略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将对外政策与经济政策相结合的“两轮政策”,这成为改革开放构想的萌芽,也是中国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因版面所限,译文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理念。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中国的这一庄严宣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期间,学者们对“中国和平崛起”议题的研讨十分活跃。2004年,国内资深战略问题研究专家江西元、夏立平撰写的相关专著《中国和平崛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时代及时代特征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最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有两种:部分学者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问题”的论断,进而得出我们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的结论;与此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的提法,既不符合当今时代的现实,也有悖于邓小平同志上述论断的原意。持后一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尽管  相似文献   

14.
吉林’96扶贫开发工作巡礼□李文汲寿平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上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果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那么,贫困问题就是这两大主题的最直接“天敌”。营养不良、饥饿、死亡对人类的威胁,比战争威胁还要大。1996年被联合国定为“国...  相似文献   

15.
董武 《新视野》2002,(5):75-77
冷战后日本的动向十分令人关注。一方面是经济的长期低迷,经济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暴露无遗;另一方面日本的防卫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军事大录,日本军事动向的每一步都会刺激亚洲国家的神经,其防卫政策的任何变化也必然引起各国的关注和警惕。日本防卫政策的调整战后影响和决定日本防卫政策的两安保体制”。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日美安保体制”则要求日本协9条是明确日本”、“无核三原则”“日美…  相似文献   

16.
丁华 《党建文汇》2002,(6):19-19
日本“专守防卫”的法律依据是战后“和平宪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绕过宪法或改变宪法解释方面越走越远。2000年初,日本国会众参两院设立了“宪法调查会”,“论宪”已提到议事日程,“修宪”进入了酝酿阶段。  相似文献   

17.
赵安琪 《党员文摘》2023,(13):44-45
2023年5月21日,为期3天的七国集团(G7)峰会在日本广岛落幕。这个打着“迈向和平、稳定、繁荣世界”旗号的组织,本应以峰会为契机,把精力放到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上,积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言献策,但实际上却是七国集团持续被美国工具化,在其操控与胁迫下,G7变G1,干的是阻碍国际和平、损害地区稳定、压制他国发展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十六大报告第九部分“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相比较,十七大报告第十一部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1·对当今国际关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作出了新的概括:“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十七大报告对这一当今世界新的特征与趋势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2·提出了指导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新理念———“和谐世界”理念。报告着重从三…  相似文献   

19.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占领了东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又侵占了大半个中国。为了达到长期占领中国,乃至征服世界的罪恶目的,日本侵略者对我国施行了疯狂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暴行。不忘这刻骨铭心的历史悲剧,对于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侵华野心的膨胀 日本侵略者对我国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并且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  相似文献   

20.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5,(18):41-43
1945年8月30日,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统帅名义进驻日本,开始了日本史无前例的被外国占领时期。占领初期,麦克阿瑟为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促使日本最终建立一个和平的、责任的政府,曾制定并实施了包括解除武装、惩办战犯等一整套“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