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郑维川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后进的少数民族地区有效而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从其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实际状况出发,而且必须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只有把弘扬各少数...  相似文献   

2.
杨志坚 《思想战线》2002,28(5):9-12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 ,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国家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云南省昆明市少数民族乡镇的实际出发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探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寻求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这对推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宗教和精神文明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民族地区和信教地区,民族、宗教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操作却是有关联的。各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需要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这些地区认真评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促进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同样,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做好了,又可以促进民族、信教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由于民族、宗教工作中也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民族、宗教地区思想道德水平下降,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和不稳定的因素c具体表现在:第一,封建迷信盛行。土地庙、山神庙、巫婆神汉、看相算命死灰复燃。第二,…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正迈向一个新台阶。但是,在民族山区农村,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精神文明建设仍是相对薄弱的一环。一是集体经济薄弱的制约。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经济的主要形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济,在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建设投入乏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二是文化素质的制约。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山区民族杂居或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更低,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还停…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论证了少数 民族传统文明建设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提出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我国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 设,应该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重视传统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对待外来文明、在物质文明建 设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时期,是少数民族文化充分发展的重要时期。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一、实现民族自身的发展必须弘扬民族文化所谓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是世间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和运动变化的根本性规律。所谓民族发展,就是指我国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下表现在民族发展总趋势上的各种因素在是上…  相似文献   

7.
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作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素材;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方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等观点,阐明了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的出版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的出版工作,为全国各族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为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边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为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社会发展,不少民族文字图书的出版也遇到了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困惑,从云南彝文图书出版情况可见一斑。彝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有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聚居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目前已有七百多…  相似文献   

9.
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中土家、侗、苗、瑶等民族人数较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特点。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结合民族特点建设精神文明,对于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促进各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及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及规律探讨缪家福,苏迎春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研究我省民族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规律,用以指导各族人民正在进行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建设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时代精华,反映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要求之一,是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力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实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适应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一体化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有效地发挥这一作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一系列原则。一、科学理论和现实基础相结合,突出科学理论指导的原则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基础是马…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要建设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目标不但是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同呼吸共命运 ,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落后所产生的负效应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文化发展相对缓慢 ,封闭性强 ,与外来文化交流困难 ;…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问题,促进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缩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1993年,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4,3%。作为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民族文化如何与时俱进,民族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成为新型的朝阳产业?我建议,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坚持保护和发展协调统一的原则,加大对少数民族重点院团的扶持力度,将民族艺术独特、代表性强的院团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国家财政给予相应的政策性补贴。  相似文献   

15.
要认真研究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共广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潘琦与内地和汉族地区相比,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势和潜力主要有:一、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和总结了一些适合民族地区实际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方法和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形式,找到了物...  相似文献   

16.
《人大论坛》2013,(4):45-46
王继超代表:少数民族古籍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 贵州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古籍资源丰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云南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既要“强调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又要“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反对非法宗教活动”,而且还要看到云南各个民族由于社会历史发展差异,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迎办奥运期间,群众在广泛参与中,学习奥运知识,践行文明礼仪,感受民族文化,升华道德境界,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了奋发向上的向心力、凝聚力,使全体市民的综合素质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奥运会结束后,有哪些文化需要我们继承?有哪些经验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凝练提升?作为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我认为,依靠人民群众,调动群众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9.
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特殊性 ,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 ,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传统道德 ,着力提高各民族的整体素质 ,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晓群 《云南人大》2006,(10):14-17
边疆民族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活力的源泉和体现,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逐一分析其建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意充分利用韦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为增强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