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蒋志培 《中国法律》2009,(1):38-39,94-98
始于2001年的山寨风,从最初的山寨手机、明星,到山寨版电视剧、歌曲、搜索引擎乃至山寨春晚,时至今日,山寨已成为网络、报纸、杂志上最流行的语言,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诸多带有模仿性质的“山寨现象”层出不穷,形成了独有的“山寨文化”。2008年,甚至被网友称为“山寨年”。  相似文献   

2.
山寨春晚,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一词成为2008年网络搜索最热词之一,2009年继续大热。2008年12月3日《新闻联播》对山寨文化进行了报道,令山寨现象第一次得到了官方的关注目光。  相似文献   

3.
当“山寨”现象继续在现实与网络中发酵,“山寨”到底是非法的“假冒伪劣”还是合法的草根创意,“山寨”的“粉丝团”和“棒喝者”给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答案。  相似文献   

4.
近年,“山寨”一词逐渐成为流行语,“山寨手机”、“山寨春晚”、“山寨赵本山”……越来越多的跟模仿有关的事物被冠以“山寨”戏称,使“山寨”成为一种让人反思和探究的“文化”现象。曾几何时,“山寨”产品风光无限,风头甚至盖过了正品,“山寨”一度成为数码产品的一种生产运营模式。“山寨”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山寨”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山寨”手机是“山寨”文化的始作俑者,并从手机行业迅速蔓延到其他数码产品领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山寨”之火越烧越旺,也殃及到安防这座平静的鱼池。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生活》2009,(1):M0001-M0001,3
如果评选2008年的中国流行语,“山寨”一词无疑应占一个席位。眼下,这股从“山寨手机”开始的风潮愈演愈烈,几乎所有重要媒体都刊发评论员文章,对山寨现象进行探讨。而“山寨春晚”的出现,无疑是“山寨文化”登峰造极的一个标志。四川人老盂公开喊出“人民春晚人民办,人民春晚为人民”、  相似文献   

6.
山寨时代     
2008年最红最火的词汇莫过于“山寨”.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电脑,从山寨明星到山寨电视剧,直到山寨春晚,山寨红遍网络,形成了空前的山寨文化。“无人不山寨”已成为当前一种生活状况,因此,有专家惊呼:“中国已进入山寨时代!”  相似文献   

7.
侯莎 《法制与社会》2011,(21):205-206
山寨现象席卷整个中国,其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本文从基础概念入手,将山寨现象细化为山寨商品和山寨文化。并对两种现象进行了文化层面的解读,指出深藏其中的文化根源,探讨了对山寨现象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8.
山寨现象与知识产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寨是2008年在网络上兴起的新新词语,其基本意义是模仿.从最初横空出世的山寨手机,到现在的山寨春晚、山寨明星、山寨广告、山寨电影.等等,"山寨"现在已经演变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9.
“山寨”包括“山寨产品”、“山寨明星”的经济行为和“山寨文化”的娱乐性、非主流的生活态度.山寨以破坏性创新的模仿为主要特征,通过抢占低端市场,获得广大平民的认同,往往伴随着违法和侵权.对山寨的法律内涵、法律特征进行分析,山寨情结之存在在于民主法治的缺乏,提出了规制山寨现象在于法治化.  相似文献   

10.
吕斌 《法人》2008,(12):54-55
“山寨”——这个词已经是当今的高频率用语。近年来,随着山寨产品的逐步延伸,从IT到家用电器、从服装到食品,“山寨们”已经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山头,也给正牌厂商带来了全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山寨"一词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随之衍生的"山寨文化"更引发了许多法律问题,尤为突出的是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倪萍建议立法封杀"山寨现象"。为此,本文对"山寨文化"进行了法律的思辨。  相似文献   

12.
肖玉玲 《刑警与科技》2008,(19):150-153
最近,山寨手机被媒体频频曝光,“山寨”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山寨”已经成为数码产品的一种生产运营模式,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模仿、快速、平民。在山寨手机、优盘、MP3红火之后,数码相机、平板电视等也露出“山寨”苗头,山寨之火越烧越旺。  相似文献   

13.
张平 《中国法律》2009,(1):41-42
“山寨”现象首先体现两大群体的社会或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演变成很有商业模仿的反不正当竞争,这种冲突是如何兴起的?我认为实际上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前面大家讨论的逻辑基础还有话语体系是不统一的。可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山寨,对山寨的现象,山寨的文化,山寨所包含的内容,都有各自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这两年山寨文化炒得沸沸扬扬、山寨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的背景下,“山寨春晚”携“山寨”+“春晚”的吸引眼球之力,自其粉墨登场之日,便注定要成为舆论持续热议的焦点。虎年春节前夕,又有消息称:发起人老孟继牛年春晚失利之后,  相似文献   

16.
如果讲山寨现象涉及哪些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干脆忘掉“山寨”这个概念。总是在“山寨”裹面想这个问题还如何创新?如何迎合纲民?必将引到一个不太恰当的位置上去。  相似文献   

17.
何谓山寨手机呢?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对于“山寨手机”的解释是:“杂牌手机的戏称,就是没有自己的技术,完全靠攒件组装产品的手工作坊类的小工厂制作的手机,其外形通常都与一些知名品牌的热门产品极其相似,又没有比较正式的品牌。”目前,山寨手机已经在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大量流入市场,在蚕食正规厂商生存空间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山寨手机到底动了谁的奶酪?笔者认为可以从国家,再到企业,最后到消费者三个层面来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18.
“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寨现象在网上流行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山寨文化,如山寨明星、山寨产品、山寨商标、山寨作品等,分析了这种现象是否违反知识产权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山寨手机”最初的概念非常明确,我第一次拿到资料,一看那么多的“山寨”,显然这个概念已经流变、转换了。分析“山寨”概念,这个不是法律所能讲的,需要社会领域的专家,甚至是词语上的专家来解读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山寨",是2008年最流行最火爆的词汇,从最初的山寨手机,到时下广为流传的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在中国,可谓是言必称山寨,在网络的推助下, "山寨"一词俨然成了一个崭新的文化符号.很多人认为,山寨文化是值得鼓励的草根文化,但也有人认为,山寨已成为"假冒伪劣"、"抄袭"、"盗版"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