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李鹏总理视察上海工作期间,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开发浦东、开放浦东,对于上海和全国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事情.把开发浦东的事情办好,这是我们上海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笔者就开发浦东的目标和构想,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一、开发浦东的基本目标开发浦东地区是上海人、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夙愿.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就提出过浦东、浦西统一规划建设东方大港的设想.最近五十年来,上海的城市规  相似文献   

2.
浦东是1990年4月开始开发建设的。考虑到浦东开发起步晚,需要扶持,国家在财政拨款、贷款和设立浦东发展基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但这部分资金累积至今,大约不足100亿元。这对整个浦东开发来说是杯水车薪c浦东开发之初,有土地,但没有资金,他们就动脑筋用土地来吸引市场上的资金。政府经过测算,以每平方米6O元的价格,将生地成片记帐出让给开发公司,开发公司以此为资本申请贷款,将生地开发成“七通一平”的熟地,然后以地引资。尔后。浦东通过发行建设债券,外高桥、金桥、陆家嘴和张江四个重点开发公司发行、上市A。B股票,和…  相似文献   

3.
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尽管离开浦东已两年多,却依然带着浓厚的“浦东情结”。在北京的办公室里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他手边就放着一沓反映浦东建设成就的剪报,这是他离任后一点点收集起来的。 赵启正于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就担任主任,直至1998年初调离,亲身经历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主要过程,并自称只曾是一个“演奏员”。他说:浦东开发是中国改革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事件,它的开发过程和成就,证明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无比正确性。如果把浦东开发开…  相似文献   

4.
浦东的开发开放已经走过了八年的历程。八年来浦东开发开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浦东的文明社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将在走向新世纪的浦东开发开放事业中,为把浦东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城区,推进整个城市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浦东在创建文明社区方面,从总体上说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中有许多问题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要塑造跨世纪的浦东文明社区形象,当前首要的是提高对塑造文明社区形象重要意义的认识。浦东的开发开放是迈向世界现代文明的现实行动。浦东开发,作为世界性的大开发,它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5.
今年四月,李鹏同志在上海视察工作时,郑重向世界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随及,在上海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委领导朱镕基、黄菊等同志又谈了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设想.本着"面向世界,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现代化"的战略思想,把浦东建成一个设施配套比较齐全、现代化的外向型的工业基地. 现在,摆在上海人民面前的是怎样编制好浦东开发的总体规划?怎样实施新区的建设?带着这个问题,我又重温了经典著作.我深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来源于实践,又对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浦东开发中,充分运用这个  相似文献   

6.
自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区委一直重视党建工作理念的创新,每个工作理念背后都有其现实意义,都与当时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状况密不可分,为引领和推动浦东党建实践乃至浦东开发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树青 《求知》2008,(2):39-40
一、背景、现实与滨海新区的选择 1.滨海新区开发与深圳、浦东开发时的宏观经济政治背景的不同注定了中央扶持政策以及政策效应相对有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和滨海新区作为其龙头的战略在中央层面得到全面确认时间还很短.经济政治大背景与当年建立深圳特区开发珠三角和建设浦东开发长三角相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发珠三角时还是大计划、封闭经济,深圳作为一个开放特区一枝独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国家确定深圳为特区本身就足以使深圳成为国内外资本和技术的惟一选择。浦东开发时这方面的优势就在下降。而当前开发滨海新区所面临的环境是: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对内,国家的发展战略已经由优先推动部分特区的发展向推动全国各个地区的全面发展转换。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经济政策的独立性在加强.发展本地区经济的动机越发强烈。由此,在中央层面,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在同时推进。而地方政府建立区域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等的战略更是遍地开花。对外,我国正在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格局.尤其是加入WTO后.将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8.
浦东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实行特殊政策、先行改革的开发区,面积为522平方公里。浦东成陆不过700多年,设置川沙县才80多年,属于上海的一块‘“新大陆”。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前,熟悉浦东的人并不多,就连本市居民也很少到过这块大上海的“乡下”。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之后,浦东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经过八年多的开发,如今浦东新区作为特定的区域概念而名扬四海。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历…  相似文献   

9.
一、邓小平建设经济特区的基本思想正.经济特区不是收而是放。"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中国当前最大的政策是改革和开放,不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他把改革看成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强调"厦门可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在内地可以再造几个香港"。1991年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还说:"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浦东…  相似文献   

10.
收声机里正在播送新闻,内容是上海市政府举行关于浦东开发的新闻发布会.这个90年上海最大的新闻,引起了张一清全家的极大的关注.因为在这同时,报上已报道离休老干部张一清刚刚被重新委任为浦东开发顾问. 父亲出任顾问,遭到长女张锐的坚决反对.在建国几十年来的政治运动中,父亲就是因为与一些民族资本家有种种联系与瓜葛,因此饱经风霜苦雨,甚至被投入监狱;并使幼女张红卫受到牵连,身心遭  相似文献   

11.
1990年2月中旬,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国家计委副主任兼生产委员会主任叶青带领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前来上海现场办公,实地考察了浦东,听取了上海市领导人关于开发浦东前期准备工作的汇报. 4月18日,李鹏总理亲自来到上海向国内外宣布:"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要加快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是我们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我们欢迎外国的企业家以及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投资参加浦东的开发,我们将为此提供优惠的合作条件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 "开发浦东、开放浦东,这对于上海和全国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事情.我希望上海的同志们把开发浦东的事情办好,使上海焕发出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3,(24)
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经济开发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已成为全国经济建设令人瞩目的新的热点。去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就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沿江经济开发,在北京召开重要会议。会上确定了沿江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的大政方针。现在,沿江地区的经济开发已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浦东新区人才政策和制度环境建设调查》(2006年8月,有效问卷1316份)问卷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全区人才开发现状的广泛实地调查,明确指出当前浦东新区在人才政策宣传、人才引进操作、人才培养渠道、人才中介服务和人才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根据近期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和区域“十一五”规划的目标要求,勾画出浦东新区未来人才开发的总体思路,最后提出了十项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是《浦东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人事人才制度创新研究》课题研究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在振兴上海、开发浦东的新形势下,上海商业进入了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商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出一条在特大型城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商业的新路子?怎样尽快地把上海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使商业成为上海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主任张俊杰. 问:发展上海经济为什么必须重视发展商业?  相似文献   

15.
胡炜 《瞭望》2000,(15)
四月的浦东,涌动着“浦东开 发开放十年回顾与展望活 动”的热潮。 浦东的开发开放,从一开始就受到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热情指导。十年中,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的报告和其他重要讲话中数次重申中央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方针政策。他还十下浦东视察指导工作。特别使我们难忘的是在浦东开发开放的三个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浦东的情景。 一次是1992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刚刚在上月举行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一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  相似文献   

16.
自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区委一直重视党建工作理念的创新,每个工作理念背后都有其现实意义,都与当时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状况密不可分,为引领和推动浦东党建实践乃至浦东开发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独具慧眼、一马当先的金融界自李鹏总理1990年4月18日亲赴上海向国内外宣布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以后,我国金融界立即响应,积极行动,以多种方式实实在在支持中央决策,帮助上海在开发浦东起步阶段形成较好的小气候. 4月,随同李鹏总理来上海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长周道炯宣布在浦东设立分行,建设银行总行给上海增添200个人员编制,拨款400万元人民币作为开办经费.建行上海分行马上着手筹建浦东分行.9月7日建设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正式成立和开业.这一举动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界  相似文献   

18.
在浦东开发的大背景下,众多留学人员来浦东创业,本文反映了浦东留学人员的创业情况与创业方式,在现实分析的基础上,就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与海外留学人才开发进行了方向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川沙县位于即将开发的具有现代化色彩的浦东新市区的腹地.它西频黄浦江,东临长江出海口,南与上海、南汇两县接壤.全县拥有海岸线44.6公里,江岸线36公里,外加境内公路纵横,河网密布,水陆交通方便,既是长江三角洲"黄金海岸"上的一块宝地,又是开发浦东新市区的一条"黄金地带".由此可见,川沙经济的兴衰直接与发展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和开发浦东密切相关.但如何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川沙建设与外向型经  相似文献   

20.
上海浦东的开放开发,给长江沿岸,特别是江浙两省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作为毗邻上海的浙江省嘉兴市则得益匪浅.新近我们访问了嘉兴,主管经济的副市长姚金林告诉记者,进入90年代以来,嘉兴的经济在接轨浦东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每年都以两位数递增,而且效益不错.经济学家曾把江苏的“苏锡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