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对于事物性质从“软”、“硬”这个角度上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在发展。特别是对于事物的“软”的性质的认识和研究,正在扩展它的新领域,颇有普遍化的趋势。许多事物都是以“软”字修饰限定其中心词的。这绝非仅仅是新名词的产生,乃是人们对于“软”这个事物普遍性质认识越来越清楚透彻并运用于实际的反映。我们把事物这种相对于具体的、实在的、有形的、硬件性的诸类因素称为“软因  相似文献   

2.
五岳散人 《小康》2007,(1):76-76
观察事物有好多种角度,甚至可以趴在地上看。但观察“历史”与“文化”,经常只有两个角魔前面与后面。这确实像观察一只孔雀,因为历史与文化经常是一块树立起来的尾羽,让你不太可能从其他角度观看。  相似文献   

3.
为了简洁,同时因为篇幅,教材在表述某些内容时,由于前已有述,往往采用简略的办法概而括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就必须引导学生回过头去阅读与此相关的表述,此谓“好马要吃回头草”。比如:高二《哲学常识·上册》在“正确对待矛盾”这一框题中有这么一段表述:“……因为事物的两点和我们观察事物的两点论,在哲学上具有广泛的意义。不论自然界、社会和人们思维领域,都是普遍适用的,我们决不能把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乱套在一切事物上。不能把两点论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教材PllZ)…  相似文献   

4.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一场以毛泽东为中心的热潮在中国兴起.至今虽已历时数载,但仍不见有“退潮”之势.现在,这场“毛泽东热”开始引起全社会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青年和大学生产生着越来越明显的影响.这本来不是一件坏事,可是有些青年或大学生却对此不知所从,或者盲目地卷入这场“毛泽东热”之中,或者在“毛泽东热”中引出某些不该做出的结论.到  相似文献   

5.
个人偏好也叫个人嗜好、爱好,通常指个人心理或行为中的鲜明倾向性。由于这些偏好通常表现在人们的个性化行为过程中,故又称作偏好行为。从哲学上说,个人偏好乃是人的个性中能够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个性作为某事物所独有的性质,乃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作为人的个性的重要内涵和基本表征,个人偏好体现着人们在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初,大学校园里曾一度兴起“毛泽东热”,而在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持续的“邓小平热”则成为校园里一道风景线。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两位世纪伟人相继成为大学生政治生活中的热点,既有历史必然性,又有现实偶然性。比较这二者,也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邓小平热”与“毛泽东热”的相异点1、社会政治背景不同。“毛泽东热”出现之前的八十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而缺乏协调发展,重复建设比较严重,造成市场经济发展紊乱,物价波动过大。随着以发展为主流转向以治理为主流,使得这…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解放后的表现让人遗憾——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正因为这种种表现,他身后的是非也就多了起来。郭沫若所以有这样的“荣幸”,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对名位的孜孜以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为了得到心目中的名位,他当然只有先付出自己作为文人的横溢才华和铿锵文辞了。  相似文献   

8.
林涛 《人民公安》2006,(13):57-57
这话听起来十分唐突.有些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在重庆.只要提到“平头”二字。恐怕十有八九的人会毫毛倒竖,从身体到心理都紧张起来.不知道一场灾祸会降临到谁的头上。因为,“平头”在重庆已经成为“暴力事件”的正宗代名词。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有能力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五周年孙兆文45年前,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毛泽东满怀豪情地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冯光涛 《创造》2002,(3):46-46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贯彻落实党的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毛泽东同志说过,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分水岭。工人阶级政党之所以立党为公,因为它是先进生产力和  相似文献   

11.
袁建提出“树根理论”袁建认为,如果“现代市场经济是资本经济”这一命题成立的话,那么,我们过去所学的经济学恐怕都要重新编写,因为那些经济理论是以商品为基础的理论而现代经济学则是以资本为基石。由此他提出一个“树根理论”:国民经济或一个企业的经济就像棵大树,地下部分是商是经济,上面是资本经济。如果极浅,风必榷之。近年,中国的房地产钢材市场为什么会出现泡沫经济,就是因为其发展已超出商品经济中人们的需求,这正是资本经济与商品经济发展不和谐造成的。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是:商品经济已具一定的基础,而资本经济又处…  相似文献   

12.
备课卡片     
如何理解心理承受力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心理承受力:一是狭义的角度,即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心理承受力与先天的神经特征有关。人的大脑神经系统的耐受性大小、强弱,以及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性是不同的。有的人耐性高、兴奋和抑制平衡,他们能够承受较大的刺激,心理承受力就强;反之则心理承受力弱。二是从广义的角度,心理承受力可以理解为个体对挫折、对苦难等非自我性环境信息的处理理性程度。因为,人在一定意义上是我向性的,即人总有自我肯定的倾向,总是自然地以自己的标准作为评价事物的依据。如果事物不以自己的标准来发展,就…  相似文献   

13.
’93回眸:青年文化无热点张士军近几年,几乎每年都要产生波及整个青年群落大的文化热点。1990年大学生的“寻找毛泽东现象”、“汪国真现象”;1991年京城“文化衫现象”、“红太阳亡带热”;1992年“王朔现象”、“摇滚狂潮”、“下海潮”。然而1993...  相似文献   

14.
一、对“毛泽东热”成因的一些探讨“毛泽东热”是近几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马列主义遭到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和一些社会人士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三条:其一,毛泽东的光辉思想、超人才智、伟大人格和巨大历史贡献是人们经常怀念他、推崇他的根本原因。历史上凡是以自己的杰出思想、超人才智和伟大人格影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都不会受到人们的长期冷落,  相似文献   

15.
杨飞 《现代领导》2014,(3):44-44
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汪精卫绝对是个高度脸谱化的人物。只要一提起汪精卫,人们的第一反应恐怕就是“汉奸”。其实,投敌之前的汪精卫绝非人们所想,非但不是汉奸,相反还算当了多年政坛上的“道德完人”,不贪财不好色不恋权不畏死.年纪轻资历老功绩高长得帅,全身上下都是光环。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后竞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投敌”.令人叹息不已。  相似文献   

16.
刘统 《同舟共进》2012,(12):7-10
提起中共的反腐败斗争,人们都会想到毛泽东1949年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进城之前,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意味深长的告诫:"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  相似文献   

17.
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是哪年哪月、在哪里由谁编辑出版的,知之者恐怕不多,因为,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是出版于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的,而且出版于太行山上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在省级地图上都找不见约阜平县马兰村,编辑出版人是邓拓。1944年初,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让晋察冀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毛泽东思想,征得毛泽东为书记、王滚祥为副书记的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的批准,决定出报《毛泽东选集》。当时晋察冀边区人才济济,中央领导为什么毫不犹豫地把这一重任交给(晋察冀日报)社吐长、总编辑邓拓?看来事出偶然,实际上却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18.
一、毛泽东、邓小平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共同性(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国国情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即国情)为基本点、立足点。对中国国情的研究.毛泽东同志是十分重视的,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①建国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并在许多著作中对中国国情作了多方面的分析,概…  相似文献   

19.
信息误导与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期的加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昭国 《长白学刊》2010,(1):140-143
1955年5月,毛泽东突然改变农业合作化问题上对邓子恢的支持,由赞同农业合作社“停”、“缩”的方针转而强调“发”。对这一变化的原因,固然不乏角度各异的不同认识,但认真考察这场运动的后期状况不难发现。其加速乃至错上路线斗争之纲的背后却隐藏着特定的信息因素。这一“特定信息”,成为毛泽东改变农业合作化进程的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经国资委反复研究、修订,央企分红权激励文件出台,试点在人们的争议中启动。面对毁誉参半的舆论关注与热议,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坦承,相对于此前股权激励的探索无功而返,分红权激励“阻力相对小很多”。究其原因,当是央企分红权激励试点体现了一种做蛋糕与分蛋糕相统~的精神。无论该试点能否交出让1345“股东”满意的答卷,而这在当前有助于克服一种将分蛋糕与做蛋糕对立起来的“发展纠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