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据民政部门估计,我国流浪未成年人大致有100万至150万,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对流浪未成年人实施及时的救助保护,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结合花都区救助管理站的救助工作实际,对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的经验和做法,并谈谈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林 《前沿》2012,(8):70-71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他们能否健康地成长,他们的各项基本权利能否得到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关系到他们自身和家庭的幸福以及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和未来。然而侵犯未成年人基本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体制及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的缺失和不完备。故改革教育体制和完善相关法制,已凸显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14,(19):41-42
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康。然而近些年,奸淫、猥亵、拐卖、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屡屡曝出,引发人民群众的极度愤慨和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2014年4月至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全国人大常委会历来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据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自1991年制定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后,分别于2006年、  相似文献   

4.
闫江南 《新疆人大》2009,(11):18-20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促进未成年人事业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明天。目前,自治区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人数众多、地位特殊、情况复杂,是一支需要优先保护、优先发展的特殊群体。1993年9月,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自治  相似文献   

5.
新辐580万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到百万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维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全面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走规范化、制度化道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构建从立法层面作出了顶层设计,但是应当认识到,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依然不够完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应当以《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个保护维度为框架构建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以国家监护责任、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前置性赋权保护为构建基底。当前六个维度的保护各有进展又有不足,家庭保护初成体系任重道远、学校保护内容庞杂需要清晰定位、社会保护要形成社会共识、网络保护亟待细化、政府保护要做好行政支持、司法保护应做好法律衔接,基于上述现状,本文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构建路径从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搭建内部链接机制、做好未成年人素养培育、构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是否能把我国3亿多未成年人保护好、培养好,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的立法和监督工作,有力促进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具有专业理论、公益理念的高校大学生,借助少年法律诊所平台,可以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社会、家庭及司法保护工作中去,并通过法制宣传、法律援助、问卷调查、网络等途径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今天的未成年人,若干年后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问题,它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同年5月,党中央又专门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未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新实践。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港湾,更是幸福的发源地。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这是党和政府对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发出的号召,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定,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因此无论怎样重视都不为过。我们看到,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出现了许许多多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他们有望成为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但是毋庸置疑,确有为数不少的未成年人身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道德缺失是最突出的问题,不少人的人…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 极易成为犯罪侵害的对象。运用刑罚对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进行保护历来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目标。在我国现行刑法典中,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给予了特别关注,注重运用合理的刑罚手段惩处和预防针对他们实施的犯罪行为,通过刑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3.
金秋九月,开学的季节,校园里再度充满盎然生机。青少年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校园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的持续推进牵引出国家责任和家庭义务的平衡问题。文章基于江西省多个地市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实践的调查,探析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国家和家庭的互动。研究发现,国家的干预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家庭承担义务的能力又若隐若现,这容易让未成年人遭遇“漏保”风险。因而需要建立“国家兜底责任+家庭首要责任+社会工作力量补充责任”权责机制来调适二者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未成年人检察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负责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法律监督,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等。10月2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检察院关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不仅仅关系到某个家庭,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司法机关,执法者的执法思维和执法理念极为重要,在司法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理念不同而导致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上出现了偏离教育和挽救为主这个司法宗旨的问题。文中从实践者的角度,结合对具体司法实践的思考,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中存在的执法理念问题,并试着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今后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浅论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隋行林人们每谈到家庭都充满了甜蜜和温馨,可见,家庭的魅力是常存的。无论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有一个家,一个得到休息,得到力量,得到充实的爱,得到支持和帮助,得到幸福的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约有3.67亿,接近全国人口的三成,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着力探索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方式,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我希望有一个温馨的港湾和幸福成长的摇篮。”北京育英学校小学四年级学生夏雪认真地说:“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呵护下,我们是幸福快乐的!”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后,一系列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全国开展———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向未成年人推荐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和公安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 …  相似文献   

20.
张世红 《思想工作》2009,(11):36-36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关系着未成年人的人生道路,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培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搞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