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制与社会》2011,(8):2-F0002
2010年以来,阆中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走进基层,走向群众,全面服务,多方纳谏,通过成立检察工作宣讲从、检察工作联系点、检察官法律咨询服务站等方式,推动检力下沉,不断将检察工作向农村乡镇、街道社区、社会各阶层等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延伸,该做法得到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欢迎。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2010,(7):64-64
莲湖区青年路街道法律服务所是西安市司法局2001年批准成立的由街道办和莲湖区司法局直属法律服务所,拥有法律工作者15人,党员9人,团员4人,平均年龄37岁,其中退休法官3人,法律工作者3人,合作律师及法律工作人员9人。几年来,全所人员在主任姜国强的带领下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种法律活动。  相似文献   

3.
高凤 《人民调解》2007,(4):10-11
我叫高凤,今年42岁,从1990年开始担任青年路街道办事处青阳街居委会调解主任。16年来,我凭着对党的忠诚和为居民百姓服务的热心,以高度负责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为社区和谐稳定尽职尽责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在此期间,我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二百余起,防止民转刑12件,防止非正常死亡6  相似文献   

4.
卿红 《行政与法》2012,(3):56-59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增长,相伴产生的是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加剧,其影响了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因此,要准确把握维护群众权益的新内容,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齐延安 《中国律师》2012,(10):77-77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需要大家共同来做。""要支持……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共同做群众工作,形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合力。"律师行业特有的职能作用,使其做群众工作具有独特的三个优势:一是专业性优势。律师拥有法定执业权利,精通法律、熟悉救济渠道的律师,可以全方位接受群众的委托,通过多种形式发挥职能作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是民间性优势。律师来自"民间",在执业过程中又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群众,可以较早、较好地了解掌握社  相似文献   

6.
谭竹青生前是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主任、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她50年如一日,一心扑在人民调解事业上,她总结出来许多好的经验,被司法部授予“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长春市绿园区青年路街道党工委通过组织全街506名人民调解员参观谭竹青民调工作事迹展览,举办谭竹青民调工作专场报告会,以及观看反映谭竹青先进民调事迹的电视专题片《爱的奉献》,使广大群众深为谭竹青模范事迹所感动。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谭竹青牢记宗旨,心系居民,满腔热忱地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崇高思想境界;学习谭竹青“巧理千家事,温暖万人心”的亲民理念和百姓情怀;学习谭竹青心里装着百姓,与社区居民群众相知、相处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的廉洁问题,始终是人民群众热切关心的话题。如何让群众参与监督,进而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辽宁省抚顺市花了两年时间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廉政民主测评活动,走出了一条群众参与他律促自律的新路子。那么,这条路是怎样形成的呢?一项调查:引发新的工作思路那是1996年新年刚过,抚顺市纪委就反腐败三项任务的进展情况,对全市各阶层人士进行了一次千人问卷调查,结果有85%以上的人对“查处案件”和“纠风”工作表示满意,相反,却有6%的人认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成效不大”。许多人甚至直言:由于领导干部廉…  相似文献   

8.
杨慧英 《法制与社会》2010,(16):215-216,228
检察工作不是一门“实验室”类的工作,不可以“闭门造车”。检察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在侦查、公诉、反渎、控中等项工作中,接触面包括了公安人员、犯罪嫌疑人、律师、法官、国家干部、群众等社会各阶层的人员。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体察认知和分析判断能力,掌握心理调控、心理压制和心理突破等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侦查讯问、庭审对质、控中接访等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提起麟游县九成宫镇紫石崖村的李秀英,在县、市,乃至全省都有名气。她是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现任九成富镇党委副书记、紫石崖村党支部书记。她坚持为群众代言,积极反映社情民意.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每一个熟悉她的人无不为她艰苦创业,苦干实干,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紫石崖村群众更是为有这样一位一心为民的好代表而感到自豪和光荣。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北京市委政法委的号召,落实"司法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强法院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今年4月中旬,北京市各级法院相继举行了"开放日"活动,全市法院分别邀请各行各业及各阶层代表参观法院的审判场所及配套设施、旁听案件审理,采取开设专题讲座、发放各种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司法,了解审判工作,听取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开放日"活动有效地加强了法院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审判工作的透明与公开,为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法  相似文献   

11.
政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的普遍现象和共同特征。政党关系和谐,可以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和保障。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们继1995、1996两年进行全省党风廉政问卷调查之后,去年又组织了第三次千人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有宝鸡、西安、渭南、铜川、咸阳、汉中、安康等7个地市的党政机关、工厂、农村、学校、医院、以及省纪委和省交通厅等单位。发出调查表1300份,收回1029份。统计分析表明: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一定成绩,尤其去年以来我省查处省民政厅原领导干部贪污、受贿窝案,得到各阶层的赞同;群众认为,党风廉政状况好于1995年,与1996年持平。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群众对有些问题反映强烈,对有的工作评价较低…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检察》2005,(1):50-51
近几年来,全区检察机关按照高检院规定和自治区院的实施办法,积极开展“文明接待示范窗口”、“文明接待室”创建活动。各级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及其干警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观念,努力做到人民检察为人民;大力改善接待条件,热情接待来访群众,便利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立足于为群众多办实事,加大办理控告、申诉案件力度,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布仁 《内蒙古检察》2007,(4):52-53,36
和谐,意味着和睦相处,谐平共生。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各阶层、各成员之间和睦以对,各尽所能,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先驱先哲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党中央在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向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和谐社会应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即民主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得民心,顺民意,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5.
职务犯罪的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的共同参与,而且要通过法律的、机制的、体制的、教育的等多手段和途径进行综合治理。预防职务犯罪是同反腐败斗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预防效果的好坏,直接反映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因此,对预防效果的评估,实质上也是对反腐败斗争成果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廉政建设的评估。通过对预防效果的评估,不仅可以加强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可以为打击预防职务犯罪,开展反腐倡廉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可以进一步树立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社会。和谐社会是通过法治化的民主、博弈机制不断解决矛盾、化解利益冲突,使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利益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人与人的关系相对公平,史往相对有序的社会。为此,需要法律确立和保障博弈各方的知情权、结社权、表达权和救济权,以为构建权利、权力的法治化博弈机制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新年伊始 ,面向全国城乡各阶层人民群众开展的义务普法活动———中国法律讲座万里行启程。以万里行方式普法在我国还是首次。作为该活动的发起人和主持人 ,下面就这次活动的宗旨、任务、作用以及一些感想作一汇报。一、中国法律讲座万里行活动的宗旨我们的宗旨是响应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号召 ,为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 ,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 !众所周知 ,普法工程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公众包括一些领导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法律知识比较欠缺 ,有的人甚至因为不懂法而参加了一些非法活…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城管执法局紧紧围绕省委、市委“三问三解”活动的统一部署,以“下基层、走群众、结对子”为实践载体。深入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惠民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解决百姓难题。用真心和真情奏响了西安城管一曲曲服务群众惠民生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9.
跟踪司法行政、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设的焦点、热点,为您提供“决策参考”。希望能为社会各阶层人士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20.
正社会法庭是由社会各阶层热心公益事业和有社会威望的社会法官组成,是一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尝试,职能是化解基层群众自愿申请处理的婚姻家庭、赡养、农村土地承包等纠纷,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实践中,社会法庭出现的一些问题,仍需要完善解决。1.硬件设施配备。有的社会法庭办公场所简陋、狭窄,不能给群众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在办公设施的装备上,桌椅破旧,缺少必要的办案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有些文字材料需要到附近的打印店进行打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