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依法治国涉及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从当前来说,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要认  相似文献   

2.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执政方式,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在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依法执政是关键,是实现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障。依法执政要求党领导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障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保护公民合法权利,树立党的权威。但是,也要看到依法执政的局限性,防止出现滥用法律和以情代法的误区。坚持依法执政,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3.
易有禄 《求实》2005,2(1):18-20
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是“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其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同时要在全党树立法治观念 ,处理好执政党和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记者: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反复强调依法执政,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把依法执政作为依法治国六大任务之一。为什么党中央如此重视依法执政?张恒山:从理论上看,国家的人民主权原则要求执政党依法执政。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为了防止执政者行使权力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通过制订法律对未来的政治、经济、社会事务做出规划、安排,要求执政者依照法律行使执政权力。  相似文献   

5.
从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党要坚持依法执政,标志着我们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变化和发展。从重政策、轻法律,到”依法治国”再到”依法执政”,这是我们党在领导方式上,特别是在执政方式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和新的发展。它使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在中国社会权力体系和管理体制中处于至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党执政方式的深刻转变——论党依法执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是我们党全面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执政的历史经验,积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所提出的战略性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到十六大提出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这既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治国执政思路一以贯之的理论探索,更反映了我们党对治国执政方式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23):43-46
一个党员的提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迫切期待,提出坚定不移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坚定不移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会公报中,特别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并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宪执政,首先要求党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强调"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领导作用和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决定的,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必须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  相似文献   

9.
依法执政的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党的领导活动和执政活动的原则要求,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党的领导活动和执政活动中的具体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依法执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依法执政”,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党理论的重大发展,标志着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转换。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办事的统一,在认识和实践上需要解决好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领导党与执政党、党的领导与国家法律、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准确定位及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4,(2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权运行的基本原则。这次全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作出  相似文献   

12.
依法执政是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关键形式,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必须实行依法领导和依法执政,文章分析了对党领导方式的法治要求和使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的几个方面第一,治国方式法治化;第二,领导人更替法治化;第三,权力制约法治化。坚持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做到“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其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必须与时俱进,其执政方式必须实现符合依法治国要求:党执掌国家政权的方式将由主要依靠政策转向主要依靠法律,由实行人治为主的领导途径转向法治为主的执政手段,使共产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真正地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近段时间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主题语和关键词,它具有深厚的政治内涵,就是要使法治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基本治国方式;它具有鲜明的法治价值,就是要使法治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从政治维度理解依法治国和从法治视角分析依法治国,其中蕴含着许多重要的价值契合和制度同识,依法执政不仅是科学阐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政治内涵的基础和根本,也是突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属性的核心,依法执政的关键是规范党的执政行为。  相似文献   

15.
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的任务已非常紧迫地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所谓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就笔者个人目前的理解来说,就是党的领导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结合起来,党的一切领导活动必须置于法制轨道,党应当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接受社会各种形式的监督。笔者以为,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6.
王玉柳 《兵团党校学报》2009,121(6):57-59,70
建国以来,党逐步提出依法执政的理念,不断加强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本文通过阐述依法执政的提出历程,分析依法执政的现状,提出在新形势下,必须从增强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理顺党政关系;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这三个方面,来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7.
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的实践意义在于保障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同步实现和有机统一;依法执政的价值意义在于提升党执政的合法性,张扬社会成员的平等性,保证社会秩序性,抵御党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18.
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的实践意义在于保障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同步实现和有机统一;依法执政的价值意义在于提升党执政的合法性,张扬社会成员的平等性,保证社会秩序性,抵御党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的执政党执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能否做到依法执政对于法治政府的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们应当正确把握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党与政、党与法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促进依法执政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要求党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