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莫朝是推翻黎朝统治后而在越南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 ,莫朝与黎朝的战争实指打着恢复黎朝旗号的阮氏与郑氏封建集团同莫朝之间的战争 ,历时60余年 ,莫朝最终灭亡。黎莫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以后越南200多年南北纷争的序幕 ,但莫朝作为一个一度统一越南并在越南历史上颇有建树的一个王朝 ,很快走向灭亡 ,其原因值得后人总结。本文主要根据越方史料加以论述 ,不当之处请予以指正。一、黎朝中兴(1529~1545年)阮淦自1529年(明德3年)逃奔哀牢后 ,在哀牢国王支持下 ,势力发展很快。黎朝旧臣纷纷归顺 ,黎意兵败后 ,其部下大多归附阮淦。阮淦也认识到要…  相似文献   

2.
丁朝在越南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占有很突出的地位.它是越南摆脱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之始,是越南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肇端;它的治国之策又为尔后越南历代奠下了肇基.其影响之大,素为历史学家所重视.但中越史学界对丁朝的历史鲜有评述,有鉴于此,我们扼要地阐述它的若干史事,对初学者会有裨益.一、丁部领的起家和平定“十二使君之乱”吴权地方性封建割据政权的出现是越南迈向独立自主时期的序幕,而丁氏封建王朝的建立则标志着越南独立封建王朝和越南独立封建国家的真正开始.丁部领出身于宦门世家,其父是杨平王杨廷艺的牙将丁公著之子.杨延艺被南汉任命为安南静海节度使时,委任丁公著为欢州刺史兼御藩都督,但早殁,由丁部领继袭.后由于“十二使君”之兵燹连年,无法掌管欢州之地,被迫领母返回故里嘉远县嘉方社大有乡暂避.欢州府的达官贵人,皆愿归服于他的号令之下.该县后来又脱离了古螺政权(945年杨三哥篡位后的基地)的控制,使丁部领雄踞一方,势力骤增.951年,吴权之子吴昌岌、吴昌文率兵征讨了部领踞地华闾洞,围攻月余未克,只得退兵.实际上吴氏政权既无力制服丁部领,又只好默认丁部领作为华闾洞的主宰.其叔居于陶澳栅,但他独踞其地,不服从丁部领,丁氏便率众攻伐,其叔惧而退,乃降,占领其地,他的势力又一次增强.但  相似文献   

3.
“禁止南洋贸易”后果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立军 《东南亚》2001,(4):30-35
清初 ,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屡有变化。先是在 16 6 1年为消灭台湾郑氏势力实行“迁海”政策。郑氏覆亡后 ,清政府于 16 83年大开海禁 ,但到康熙五十六年 (1717年 )又下令 ,禁止商民往南洋贸易。对于“禁止南洋贸易”所造成的后果 ,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它的实行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阻碍了海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事实是否如此 ,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上述史学界所产生的共识 ,其根据主要来源于雍正初年要求开放海禁的一些地方大臣(例如蓝鼎元、毛文铨等 )的奏疏、著述等。我想仅依据那些要求开放海禁的人的论述 ,便得出上述结论 ,未免有些草率行事…  相似文献   

4.
周术情 《西亚非洲》2007,6(5):36-41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传统统治,从形式上完成了政权的转移。然而与伊斯兰教有深刻历史联系的奥斯曼帝国传统势力并没有完全丧失经济基础,它在国家政权结构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犹存,因而凯末尔政权的统治根基并不稳固。凯末尔政权的世俗化改革表面上是要实现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而其实质在于排斥传统势力的政治参与。凯末尔政权世俗化改革的主观目的在于重新整合国家与社会权力,进而牢固掌握政权,其客观后果则是实现了奥斯曼土耳其由封建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为土耳其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方倩华 《东南亚》2003,(2):38-43
在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的 30 0多年时间里 ,天主教成为殖民地政权结构不可分割的部分。殖民地政府与教会之间 ,形成相互支持、相互牵制和相互渗透的“捆绑”式发展模式。进入美国统治时期以后 ,菲律宾殖民地政府与宗教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政治与宗教活动开始分离。由于菲律宾殖民地政权结构完全沿用宗主国美国的政治统治模式 ,实行三权分立制 ,宗教势力作为一种强大的传统政治力量基本上被排除出各级殖民地政权之外。在旧的天主教势力被不断地分化、弱化的同时 ,基督教新教的影响也只是局限在教育文化领域 ,而且它是附属于政府 ,为政府…  相似文献   

6.
安南莫朝与中国建立朝贡关系后,带来中越关系中诸多制度上的变化,包括册封称号的降格,册封制度的降格等。这实际上反映出明朝后期以来中国不愿干涉越南内政,而以外交制度作为调整中越关系的手段。莫朝以来中越朝贡次数的减少,则反映了中越朝贡制度的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7.
南越国问题为我国史学界所关心的问题之一,亦是中越两国史学界间存在重大分歧的问题。越南《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发表的邓金玉《古代历史上及中越史籍中的南越国问题》一文,批判了越南史学界将秦朝官吏赵佗当成越南“开国君王”、将赵朝当成越南“第一个开国王朝”的观点,承认南越国是秦朝官吏利用秦亡及汉初的混乱局面而建立的“割据政权力”,“是汉族集团的国家”。这是合符当时历史事实的。但另一方面,邓氏承袭了长期以来越南史学界一些御用学者的观点,竭力拔高越南建国史,为河内当局泡制的“北方侵略”论提供“历史依据”,为仇华反华政治路线效劳,本刊转载邓文,旨在让大家了解越方观点,供大家参考与批判。  相似文献   

8.
泰国的政治再也不能被看成是军人官员和文职官僚之间的直接冲突,也不能被看成是各种新兴的平民势力之间的冲突。始于1973年他依政府垮台以来的政权更迭对选举政治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政权更迭曾经经历了政治精英们的分分合合。选举作为一种管理政权更迭的机制越来越重要,但权力仍然是少数人的自留地。大众继续被排除在管理国家的重大决策之外。在讨论选举政治的特点之前,我们要先考察有关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9.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5年来,除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外,并未能实现推行民主、建设新伊拉克的战略目标,相反使伊拉克陷入持久战乱的深渊。伊拉克政治体制、新政府是在什叶派、库尔德人、逊尼派三大势力的争斗和妥协中产生的,进而形成了“多重分权”模式。近年来的动乱局势也主要是源于三大势力的争夺倾轧,特别是教派势力之间的厮杀和反对美国占领、控制伊拉克的斗争。随着主权恢复,伊拉克将步入后占领时期,但短期内仍无法平息混乱与动荡。  相似文献   

10.
20 0 4年 12月 7日 ,卡尔扎伊宣誓就任阿富汗历史上首位民选总统 ,从而结束了塔利班政权倒台后为期三年的过渡时期。美国副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亲临捧场 ,以彰显美国对阿的“民主改造”。两周后 ,新政权内阁名单出炉。相对过渡政权而言 ,新政权出现三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其一 ,军阀势力大受排挤。实力最强、对卡尔扎伊威胁最大的北方联盟军阀大部分遭到清洗 ,塔吉克族大军阀控制的国防部、内政部等实权部门易手 ,只有下不领兵的外交部长阿卜杜拉留任 ,军阀对新政权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减小。其二 ,卡尔扎伊对新政权的掌控能力有所增…  相似文献   

11.
中外史学界对自哥伦布首航美洲至今拉美历史的分期提出过许多看法。从时间划界上,史学界大多以哥伦布首航美洲的1492年为分野,把美洲的历史分为哥伦布到达以前和哥伦布到达以后两个大的时期,也有一些外国史学家以1500年或1520年为分界。但总的来看,对哥伦布到达以前时期的美洲古代史,其下限的时间差不是很大;而对美洲古代史的上限则大不相同,有的上溯至公元前数千年;有的上溯至数十万年以前。对哥伦布到达以后时期,史学界的分歧比较大,分期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以美洲重大历史事件为转折点;有的以社会结构的变化为依据,形成各不相同的历史分期。例如: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兴盛与式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原苏联官僚权贵阶层转化而来的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在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中迅速崛起 ,而后 ,借助政府的大力支持 ,很快就壮大发展起来 ,并进而多方拓展势力 ,直至问鼎政权 ,走向极盛。但是 ,在金融危机冲击和后来的政权排斥下 ,金融工业集团很快就走向了没落 ,匆匆地走过了其由兴盛到式微的短暂历程。  相似文献   

13.
公元1400年,越南陈朝辅政胡季牦废除陈氏末帝,是立为王,改元圣元元年,建国号大虞,史称胡朝(1400—1407年)。新政权建立伊始,开始大规模地侵略我国广西边陲。明成祖多次警告胡氏,但胡氏置若罔闻,恣意孤行,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明朝被迫出兵自卫反击。同时期,胡氏政权衰颓,陈氏诸封建豪族趁机崛起,争权夺势,兵燹连年,国内大乱,民不聊生,生产停滞,五谷不收。曾被胡朝灭亡的陈朝陈艺宗之孙陈天平,由老挝取道云南  相似文献   

14.
缅甸人有一句谚语说:“多得象蒲甘的佛塔。” 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的缅甸历史名城蒲甘,是一座塔城。蒲甘曾被称为“四百万宝塔城”,这当然是夸张之词。据七十年代初统计,蒲甘有大大小小的古佛塔五千多座,而当地居民不过三千多,塔竟比人还多,难怪蒲甘以“塔城”而闻名于世了。 塔城的形成 公元十世纪,缅族势力崛起于缅甸中部。1044年,缅王阿奴律陀建立起缅甸历史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伊斯兰运动的复兴,促使原苏联地区特别是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的伊斯兰势力迅猛发展,并同时催生伊斯兰极端势力。苏联解体后,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一些觊觎国家政权和图谋实现民族独立的宗教极端势力,以"圣战"的名义向世俗政权发难并进行民族分裂活动,致使中亚各国的安全和俄联邦的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中亚和北高加索均属原苏联管辖的领土,这两个地区宗教极端势力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16.
一 1949年10月1日,偉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誕生了。中国人民經过一世紀来前扑后繼、可歌可泣的斗爭,終于推翻了压在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資本主义三座大山而建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权。被奴役、被凌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終于掙脫了身上的鎖鏈,巨人一样地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共产党是迄今俄罗斯社会政治生活中最有影响的左翼反对派政党,它的兴衰、起伏贯穿了俄罗斯十年巨变的整个历史时期,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十年社会政治发展的现实.由被禁止活动到重新崛起、由体制外政党到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它发展的极盛时期,俄共对现政权构成了最有力的挑战,而且几乎改变了俄罗斯社会的发展进程.然而,俄共自身的保守性与非建设性决定了它难以提出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与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行动纲领,在与现政权的较量中其影响和作用逐渐衰弱.尤其是普京执政后,俄共受到了政权及议会"中右翼势力"的联合挤压,俄共也由党内不同派别的分化而走向了分裂,它的前途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8.
日本最大的在野党新进党解体,原来各党派势力另立门户,小党林立并引发在野势力第二次大分化组合。标榜第三势力的民主党行情看涨,各小党相继云集其麾下,形成日本第二大政治集团"民友联"。与在野势力的动荡形成对照,执政的自民党日趋安稳且越滚越大,其势力超过所有在野党之和并牢牢掌握着政权。桥本首相虽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其地位可保无虞。  相似文献   

19.
在缅甸长达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建立过孟人、骠人、掸人、缅人的国家或政权。从1044年到1885年,是缅甸的封建社会时期,经历了蒲甘王朝、实阶、邦牙、阿瓦王朝、东吁王朝、贡榜王朝等几个封建王朝的更迭,逐渐形成了与其历史发展相适应的独特的行政制度。本文通过对缅甸各封建王朝行政机构的组成、行政建制的变化、行政决策与运作以及官僚体制等的宏观考察,试探求与把握缅甸封建社会行政制度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脉络。一、蒲甘王朝和分裂时期行政制度的形成缅甸封建社会的行政制度,开创于蒲甘王朝时期,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了…  相似文献   

20.
沙俄政府的反犹政策与苏联政府对犹政策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波兰被沙俄帝国的瓜分 ,波兰境内的大量犹太人开始成为沙俄的臣民 ,但沙俄政权带给他们的不是安宁的生活 ,而是持续不断的反犹浪潮。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曾经使俄罗斯犹太人的处境有所改善 ,但随后沙俄新政权( 1 881~ 1 91 4年 )又开始采取了反犹政策。无独有偶。 1 92 4~ 1 939年的苏联政权也采取了类似的不利于犹太人的政策。本文就试图对这两个不同时期政权的对犹政策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以寻求他们的异同及历史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