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的中国社会面临并且正在经历着两个重要的转变--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本文欲把这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研究。文章首先梳理了从建国后至今,社会城乡结构和经济体制二者相辅相成的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一些我国现有城乡结构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最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董幼鸿 《新东方》2002,(3):10-14
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经济并存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里,尽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作为农村特殊弱势群体的老年人,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更加突出。目前中国农村老年人数量多于城市,农村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农村老年人无固定的养老收入,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要甚于城市老年人。当前有利的法制和政策环境、传统的家庭文化及现实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在21世纪建构农村养老保障新体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体制上推进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问题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关注的是社会的结构性合理问题,它从本原上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没有社会体制问题的解决,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解决现阶段诸多的社会问题。只有在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总体性演进路径中,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主线,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而这一切,以对社会体制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为前提。社会体制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体。厘清社会体制的构成、社会体制与社会管理的联系和区别等基本问题,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体制建设的基础。从社会体制上推进社会建设步伐,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逐渐成熟,信用经济刚刚起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无自由,人的行为是被政府计划了的,人们被限止在确定的框架内行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是相对自由的,而由于法制不够健全,经济主体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原则不能起到应有的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中国的城乡经济开始分离,产生二元经济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得到固化。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增长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呈现不断强化的态势,并出现一些新特征。因此,加速二元经济的转化、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我国当前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辽宁日报:社会诚信是我们每个居民都希望看到的,而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更多的是依靠自律,如今要用制度来规范它.让我们很好奇未来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什么样的?章政:社会信用体系运转的核心就是要记录社会主体(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司法部门等)的信用状况,揭示社会主体的信用是好是坏,警示社会主体所存在的信用风险,并且以此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它能够充分调动市场自身的力量净化环境,降低发展成本,降低发展风险,弘扬诚信文化。说到底,这是一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为社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从分工角度探讨二元经济的理论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分工的角度探寻农村城市二元经济的理论根源 ,在一个二元经济的理论模型中通过对均衡进行动态分析 ,说明当交易效率增加时 ,一般均衡会在几种经济结构中变动。本文在农业与工业产品制造者中引入不同的交易效率 ,导出随着交易效率提高 ,分工和城市是如何发展和出现的。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称为分工演进中的自然的过渡性的二元经济。最后 ,本文结合实际 ,指出中国是特殊的制度性的二元经济 ,说明中国城市化、工业化速度慢、水平低的原因 ,并对怎样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社会体制视野下的中国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体制视看"社区",我国1990年代开始的社区建设运动之前的所谓"单位办社区"即可视作社区建设.自1949年迄今,中国农村社区建设、城市中单位作为社区的建设和居民区作为社区的建设,分别随社会结构的变革而变迁,虽然成就显著,也相继凸显架构示微、定位不明、商进觉退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要回归到觉建的加强和党员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苗红娜 《求索》2010,(3):57-59
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实现是比较政治学的研究重点。其中结构主义视角强调民主化的经济因素及其引致的社会结构变革,尤其是中产阶级的扩大;文化主义视角注重分析社会文化的特性;理性选择流派侧重于市场经济的要素构成及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博弈。本文对这三种研究路径进行梳理,强调社会贫富分化程度作为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实现程度的分析变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公益广告的历程以及叙事学和广告的契合。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分别从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应用叙事学理论解读中国当代公益广告,并通过对比发现我国公益广告的不足之处,旨在为制作和传播中国当代公益广告提供新的角度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飞龙 《桂海论丛》2009,25(2):94-99
建国初期的社会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从社会问题的界定和分类入手,对建国初期的结构性 社会问题、变迁性社会问题、越轨性社会问题、社会心理性社会问题四类进行了总结,探讨建国初期社会问题的理论视角、资料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党的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以极大的政治热情,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毛泽东思想。这个阶段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呈现出“自然”、“由衷”和“丰富”的特点。尽管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目前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已经不适应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和社会公众的要求 ,有效的体系是国家体制与公共服务体制的统一体 ,而市场化和社会化是当前公共安全工作发展的趋势。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发展趋势应以我国社区治安为基础 ,发挥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功能 ,重新整合公共安全要素 ,在中国公共行政制度创新的压力下 ,构建一个政府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公共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4.
简论转型时期社会公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志玲 《理论月刊》2004,(11):132-133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和应当遵守的基本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是丰富社会公德教育形式,加强自律和教育;三是加大法制规范力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国初期,党内外存在着民主党派存废即多党合作制度存废的争论。争论反映了对民主党派和多党合作制度性质和使命、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认识,其结果体现着中共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和现实策略的考量。多角度系统分析争论的原因,将有助于加深对多党合作制度合理性、合法性的认识,有助于对其所蕴含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要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市场本身存在许多靠自身不能解决的缺陷,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市场失灵”、达到社会公平的有效路径,是在追求效率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全体公民权利的保障,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双重功能。在当前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有必要加快社会保障的法制化,使社会保障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从而用法律来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利。  相似文献   

17.
傅治平 《新东方》2001,10(3):33-40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一种体现,是协调社会利益的一种公共准则。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因此,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按一定阶段、一定层次逐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从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转型,从道德整合中实现道德创新,从道德实践中实现道德完善,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萍 《前沿》2010,(14):105-108
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是我国经济成功转型和创造社会和谐安定局面的重要保障。本文以经济转型为背景,分析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其成因,从而提出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对策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原工业化理论一度热议,尽管其解释的对象和适用的范围倍受质疑,但其关于原工业化时期西欧乡村社会变迁——乡村工业的发展、阶层结构的变动、文化生活的变化——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研究发现,对于我们今天解释和解决我国乡村社会建设的困境有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20.
《网络安全法》为网络安全治理提供了原则性规范指引,其配套法律法规调控网络社会的效度取决于调整对象的科学划分。网络社会分层结构的客观存在,为网络安全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类型化提供了衡量标准。从网络社会分层的视角来看,网络所有者和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使用者在网络生态环境中分别位居基础层、中间层以及信息流通层,理应承担不同的网络安全维护义务与责任。因此,基于总体国家安全与法治的要求,我国互联网安全立法应当重视网络社会各分层主体的法律地位,构建起涵盖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调整网络服务提供者行为、约束网络信息流通层活动主体行为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