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2)143号关于《天津市东郊农牧场诉中国人民解放军3608工厂专利侵权上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中国专利局授予的有效专利权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审查其是否受到侵害。至于原告的专利权或者原、被告双方各自拥有的专利权是否真正符合专利性条件,应当由诉讼当事  相似文献   

2.
透视专利权不侵权确认之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权不侵权确认之诉作为一种新型的专利诉讼,其形成原因与专利权的特征和专利诉讼的特性有关.专利权不侵权确认之诉是知识产权异化的治理方案之一,是权利保护与限制的互动,是法益均衡的专利法精神的彰显.主要从形成原因及制度价值、诉权要件、举证责任分配及原告的防御手段等方面透视专利权不侵权确认之诉.  相似文献   

3.
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在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五条和五十六条中规定的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第八条中规定:提起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诉讼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检索报告。从《若干规定》实施至今,已经两年半的时间,下面就该条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做一简单介绍。一、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制度的宗旨 我国现行《专利法》第四十条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根据该条规定,我国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审  相似文献   

4.
专利     
爱立信起诉三星专利侵权4月末,在爱立信诉三星专利侵权案中,爱立信增加了8项专利权。该案最初在美国田纳西地区法院提起,诉由是三星拒绝与爱立信续签12项专利权的许可协议,这12项专利权覆盖各类电信设备和相关多媒体器材。三星针对此诉讼提起反诉,称爱立信侵犯其12项专利权。爱立信否认三星的指控,并增加8项专利权。据爱立信说,三星最初在2001年相关技术的专利授权并于2007年续约。但最近,三星任由许可协议过期而拒绝向爱立信支付与他人相同的许可费比率,  相似文献   

5.
以专利作为工具提起的恶意诉讼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在理论界鲜有研究,司法实践中也因对此类诉讼的认识不足而出现了大相径庭的判决.从近年来有代表性的三个专利恶意诉讼提出问题,从恶意诉讼的概念、法理及法律构成要件展开分析,提出了专利恶意诉讼的法律应对措施,重点分析专利恶意诉讼与确认不侵犯专利权诉讼之间的关系和协调.  相似文献   

6.
戴晓翔 《知识产权》1996,6(6):34-36
专利权属于无形财产权。作为知识产权,它的载体是由文字、图表、符号、数学式、化学式以及线路图等予以描述的专利文件。它不具有有形财产的物质属性,受到侵犯时并不导致技术方案本身的损毁或者灭失,因此不能依其本身确定保护范围;专利权人制造的产品有时与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相一致,故专利权人制造的产品也不能用于确定保护范围。如何正确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已成为专利侵权诉讼的重点和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专利诉讼案与其他诉讼案的主要区别之一。  相似文献   

7.
专利诉讼是专利权人因专利权受非法侵害而提起的诉讼,本身应属于维护合法权益的正当手段.然而伴随着知识产权的密集化,专利诉讼在市场竞争中频繁地被当作阻击竞争对手的手段.通常,如果企业不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专利诉讼是停止侵权、求得经济赔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专利无效诉讼程序性质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伦健 《知识产权》2006,16(4):74-77
本文从专利权的私权属性和公权属性、专利无效程序的特殊性三个方面对专利无效诉讼程序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践当中存在的两种专利无效诉讼模式进行了反思,认为专利无效诉讼程序是一种带有行政诉讼程序色彩的民事诉讼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改专利法第46条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中止审理问题的认识李中圣专利侵权诉讼中因侵权人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而中止审理的问题,是法院审理专利侵权纠纷工作的一个难点,这一问题处理得不好,不仅影响到法院的结案率,而且会使专利权的司法保护打折扣。本文拟就合理解决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专利行政执法保护与司法诉讼保护双轨制是中国的一大特色,行政执法保护具有维权成本低、解决问题快等优点,决定了行政保护在专利权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是专利行政执法保护的主要内容,完善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机制,对提高专利权行政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与中国的专利无效制度相比,美国的专利无效制度是多元化的,包括多种无效专利权的方式。在美国,无效专利权采用双轨制,既可以通过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也可以通过法院提起专利权无效诉讼。一、通过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在美国,通过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包括两种方式:单方再审制度(Ex Parte Reexamination)和双方再审制度(Inter Partes Reexamination)。从字面上讲,两个制度的区别在于:单方再审是对专利权存在争议的双方中的一方参与的再审;  相似文献   

12.
专利权无效行政诉讼中存在行政关系与民事关系的双重交叉。第一重交叉表现为专利权无效行政诉讼中行政裁决是否合法这一行政争议与专利权是否有效这一民事争议的交叉;第二重交叉表现为专利权无效行政诉讼与同一专利的民事侵权诉讼的交叉。我国现行制度尚无法妥善解决这两重交叉的问题。笔者建议,第一重交叉由知识产权审判庭采用当事人诉讼制度一并解决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而第二重交叉由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审理,并按照先行政后民事的程序进行,在民事诉讼结束后,当事人不得再提起主张该专利权无效的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3.
邓恒 《法律适用》2015,(2):101-104
确定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是专利诉讼侵权比对与判断的前提和基础,对整个诉讼程序至关重要。法院判定被控侵权产品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首先应当确定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否存在,而后方可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内涵与外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以及与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技术特征确定的范围为准,如果涉案专利缺少一项或多项必要技术特征,则不存在可以获得保护的范围。若独立权利要求缺少必要技术特征,审判机关则可以径行判定被诉侵权产品不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14.
张贰群 《知识产权》1995,5(4):29-31
专利审查员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实质审查时,都是首先针对独立权利要求进行检索,并围绕着权利要求尤其是独立权利要求进行审查,然后根据授权条件,作出授权或不授权的结论;在专利权撤销和无效程序中,专利权撤销请求人和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人与专利权人争论的焦点是权利要求书;在专利侵权诉讼过程中,权利要求书确定了专利的保护范围,是专利侵权判断的主要依据,说明书和附图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可见,权利要  相似文献   

15.
罗伟明 《人民司法》2012,(24):92-96
【裁判要旨】专利权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因此专利权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时应当承担更高的注意义务。如果专利权最终被宣告无效,法院可以认定专利权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未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属于财产保全申请错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侵权和解协议,与专利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中规定的专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有机会到联邦德国进行考查,参观了巴伐利亚州法院、联邦专利法院、以及联邦最高法院的有关专利诉讼的审议庭,并旁听了专利侵权诉讼、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审理以及对德国专利局所作决定不服的申诉的审理,致使对联邦德国专利法律系统有一个概括的、生动的了解。此外,最高法院及专利法院的法官们、德国专利局局长、以及一些专利律师们与我们广泛地讨论了很多问题。现将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信息略谈如下: 联邦专利法院的位置相当于州高级法院、管辖对专利局决定不服的申诉及对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案件  相似文献   

17.
请求人能否作为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维持专利局撤销专利权的复审决定或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在这类诉讼中,撤销发明专利权的请求人,宣告发明专利权无效的请求人(下称“请求人”)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呢?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司法实践中.曾发生过法院拒绝请求人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情况,主要理由是:请求人与专利复审委员会决定所涉及的专利权无关,与被诉的决定没有直接的、行政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笔者认为,根据专利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0次会议通过,于2009年12月28日发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涉及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问题.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美国法院通常举行审前听证(马克曼听证会),以确定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法官对权利要求范围的认定会预示专利侵权案件的结果,促使双方当事人尽快和解,从而加快专利侵权诉讼.介绍美国专利权利要求的概要,对我国的专利诉讼实践有着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问:我们在单位里负责专利管理工作,经常接到一些关于有人侵犯本单位专利权的所谓“侵权行为”的举报。我们在处理该类信息的时候,一般都比较谨慎。请问,在实践中判断专利侵权行为应当如何进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你们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对专利侵权的判断规则,即如何判断他人的使用某项技术是否构成对自己享有专利权的专利技术的侵犯。对专利侵权的初步判断,是专利权人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基本前提。实践中,专利侵权的判断根据专利权类型的不同,即针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其判断步骤和判断规则也有所不同。一、发明专…  相似文献   

20.
专利侵权诉讼中因侵权人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而中止审理问题,是法院审理专利侵权纠纷工作的一个难点,这一问题处理得不好,不仅影响到法院的结案率,而且会使专利权的司法保护打折扣。本文拟就合理解决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一、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中止审理的原因法院在专利侵权诉讼中,采取中止案件审理措施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中止审理的法律原因。本来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都未规定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中止审理的问题。不过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审理专利纠纷若干问题的解答)(下文称(解答》却对此作出具体规定。根据该(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