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巫昌祯 《人权》2002,(1):35-39
婚姻家庭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综合性的永恒话题。它涉及法律学、伦理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乃至于经济学等领域。其中,法律学、伦理学的作用更为突出。家庭伦理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方面,而婚姻家庭法律是社会法律体系中最贴近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的道德科学回归——兼论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经济学始终是一门道德的科学,而新自由主义的效率中心导向把经济学引向一个类似于自然科学的领域,并使其逐渐上升为美国主流的政策过程.一种投机的、掠夺的资本积累方式,新自由主义实现了依存于美国的国际资金回流.经济学的道德科学回归是走出金融危机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建设问题 ,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关心的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中 ,竞争的公平性、市场规则的公正性及执行规则的公开性 ,市场经济活动中重信用、守规章等是各种市场主体应具有的基本道德规范。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 ,对市场经济中道德对市场效率的作用、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发地产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以及有关建立新的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安》2012,(6):50-50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作为道德底线,诚信的巨大作用在几千年就被我们的祖先提出,而在今天的经济学中,诚信依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倩 《传承》2009,(16):114-115
政府经济学中研究政府参与经济作用以及其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时,很多地方都以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关注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人和人际关系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政府经济学是一门有着浓厚伦理气息的学科。从方法、结构、内容,也就是从政府经济学中的道德分析法、道德原则以及道德问题三个方面论述,政府经济学更是一门政府经济伦理学。  相似文献   

6.
吴灿新 《岭南学刊》2014,(1):117-122
道德代价是社会代价中的精神性代价属下的一种社会代价,特指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追求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所引起的道德的损害、损失和牺牲,即主要指正向的、舍乎道德的、善的价值和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活动、行为和事件等的道德价值的损害、损失和牺牲,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所承担的消极道德后果。从道德价值的特征来说,它本质上就是一种负面性、消极性、否定性的道德价值,是一种恶的价值,一种不应当的价值,一种消极内在性的价值,一种否定性的实践性精神价值。它不包含道德成本,它与道德成本成反比。它是对道德滑坡的深化认识,道德滑坡则是反映道德代价的一种表层形态。  相似文献   

7.
政府经济学中研究政府参与经济作用以及其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时,很多地方都以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关注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人和人际关系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政府经济学是一门有着浓厚伦理气息的学科.从方法、结构、内容,也就是从政府经济学中的道德分析法、道德原则以及道德问题三个方面论述,政府经济学更是一门政府经济伦理学.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道德建设和个体道德的养成中 ,最困难的环节有两个 ,一是社会道德进入个体道德境界的过程 ,即道德教育效果的真正体现 ;二是个体道德修养中一定的道德信念如何始终坚持不懈 ,养成习惯。在第一个问题上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道德意识的传输过程中 ,各种外在因素及个人所处环境的影响 ,道德个体在接受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一些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 ,造成道德意识的变形和传播效果的降低。在第二个问题上 ,由于道德个体已有的道德认识在进入现实的道德实践时 ,往往要面临利益上的让度甚至牺牲 ,也会形成各种心理上的复杂反应 ,导致…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价值阙如表现为中国现代化条件下的社会进步以及社会进步视域下的"道德滑坡"现象,分析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学中国在场的表现,是国民经济学体系内"财富与德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揭示"道德滑坡"现象的本质,后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商品拜物教的精神现象学分析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体化时代社会进步与"道德滑坡"现象的不可避免。异化劳动和对异化的扬弃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造成的现实社会关系给予了积极的批判,对"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法制化。市场经济又是道德经济,必须有道德的规范。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市场经济是德治产生的基础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道德的合理性是市场经济内在的本质特征。真正的德治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的经济体制,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经济规律的表现。道德和德治属于意识形态和社会行为规范的范畴。作为体现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德治,是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前提、为基础的。马克思曾指出:…  相似文献   

11.
刘鹏 《学习与实践》2012,(5):117-123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具有必然性。这种转化过程就是个体道德的生成过程,它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但由于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差异,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在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过程中道德主体的自我意识起着关键作用,它决定着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的程度。因此,为实现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促进个体道德的生成,必须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作用,张扬个体的道德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2.
"隐性欠薪"社会之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至岁末,关于工人工资低、农民工真苦等有关话题成为各媒体关注的焦点。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梁爱文 《前沿》2014,(7):161-162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经济基础密切关联。从经济学相关的基本原理出发,从经济学视角探析了其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涂建新 《传承》2013,(7):128-130
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一个普遍有效的职业环境与道德原则。物质基础与道德环境,才是师德建设普遍有效的根本前提。任何形式化或者只强调个人行为的道德建设,都将可能是不全面、不平衡、不可靠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只有把个人与他人,自己责任感与他人赞同感,道德与财富统一起来,师德建设才能真正走得更远、更好。  相似文献   

15.
论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明 《思想战线》2004,30(2):25-29
道德既具有适用于一定社会的特殊性、相对性,因而存在特殊的、相对的道德,又具有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性、绝对性,因而存在共同的、绝对的道德。伦理相对主义只看到道德的特殊性和相对性,而抹煞道德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因而错误地认为不存在适用于一切社会的共同的和绝对的道德,不存在对于一切社会都是正确的普遍正确和绝对正确的道德。反之,伦理绝对主义或道德绝对主义则夸大道德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进而否认相对的、特殊的道德之为真正的道德,以至片面地认为真正的、优良的道德必定是普遍的和绝对的。  相似文献   

16.
孙成竹 《岭南学刊》2012,(5):99-104
道德幻灭作为市民社会之怪相,构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康德从道德原则中剔除一切经验的因素,维护了道德的纯粹性和崇高性。但是,这种纯粹先天的规定将道德抽象地肯认为超历史的应当如此,从而使其丧失现实性。马克思扬弃康德关于道德的纯粹性规定,使意志自律进入人的存在的历史,确立起道德考量的绝对尺度,进而以四个悖论为例——道德是从邻人的口袋里诱取黄金鸟,道德是出卖身体和良心,道德是禁欲、节制、吝啬和遏制生命,个人与国家的贫富成为判别其道德上诚实与否的根据,呈显市民社会道德幻灭之怪相。由此,道德幻灭作为资本对劳动统治的历史结果,是市民社会人的存在的宿命。  相似文献   

17.
自西周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仅仅把道德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不仅是无效的,而且可能适得其反。道德本身内含的否定性因素,决定了一旦无条件地将其用之于实践,就会变异为钳制自由、扼杀性灵的暴力和伪善的教条;道德律条的含混性、道德判断的主观性、道德裁决的非强制性,决定了它只能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而不可以取代法治成为建设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主导性力量;道德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障。一个社会为公民的人格成长提供了多大的自由空间,决定了这个社会整体具有多高的道德水平;自由是道德力量的真正源泉,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公共实践中,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平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当代我国道德价值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现实社会道德发展问题而提出来的,它对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要实现我国道德价值就必须对现阶段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梳理出相应的对策,使道德真正发挥其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功能,实现道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恐怖主义>一文从一个不能成立的前提假设出发,构造了名日"道德恐怖主义"的"假想敌",根源在于对道德及其运行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它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片面强调人性,没能认识到道德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规范系统,否定了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道德范畴存在的必要性,表现出一种"道德虚无主义"的倾向;且将道德运行的正常机制视为"非常态",否认了民间自发的道德生机的正当性.道德在社会中有其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价值,当前迫切需要的不是"反恐",而是反对中国社会陷入到普遍的道德贫困.  相似文献   

20.
谢宜辰  李建华 《求索》2007,(10):67-69
道德是社会交往的产物,当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的物质手段发生了变化,同时带来的将是道德关系的变化。与电子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了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网络道德也就应运而生。与传统道德比较,网络道德的一个突出特点或发展趋势,在于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明显变化。网络社会的到来,道德他律面临困境,传统社会中那种他律管理方式在网络社会中往往作用不大,网络在检验着人们道德意识的强弱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网络需要人们由他律道德上升为自律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