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对看守所内留所服刑罪犯和滞留劳教人员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合理运用奖惩措施,从多方面加强对“两类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调研报告以某市级中型看守所作为调研对象。除反映该看守所的基本情况之外 ,又抽取一部分对象集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看守所的客观环境、非法滞留与非法刑讯、相关的执法程序、律师参与情况、被羁押人的容忍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反映出看守所的物质生活条件亟需改善 ;刑讯逼供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执法环境急需改善 ;被羁押人员的容忍度显示相应的改革可以分步渐进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采用IAT范式对中学生和未成年劳教人员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未成年个体偏好攻击性词,具有内隐攻击性的倾向;在内隐攻击性倾向下,中学生被试都偏好身体攻击,即内隐攻击性特征独立于性别因素;中学男生与男劳教人员在身体攻击词、言语攻击词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IAT范式对中学生和未成年劳教人员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未成年个体偏好攻击性词,具有内隐攻击性的倾向;在内隐攻击性倾向下,中学生被试都偏好身体攻击,即内隐攻击性特征独立于性别因素;中学男生与男劳教人员在身体攻击词、言语攻击词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1年-2003年湖南省劳教人员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财产型罪错、吸毒型罪错、滋扰型罪错三类罪错劳教人员占当年劳教人员总数的90%左右,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较高,且多为吸毒型罪错和财产型罪错.摸清劳教人员的基本情况,有助于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挽救措施,提高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第三劳教所是个能容纳2500~3000名劳教人员的改造单位。该所在三年内共发现自伤自残的劳教人员44名,他们虽然只占劳教人员年平均数的4~5%,但自伤自残的事件逐年增加,而且手段残忍,方式多样,对其他劳教人员带来不良的心理效应,扰乱了正常的改造和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7.
试论看守所被监管人员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道化是现代社会各国监所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被监管人员享有的人权是体现现代社会文明和法治状况的一项基本标志,我国看守所被监管人员享有的人权内容直接反映我国的法治进程和社会文明程度。近些年来,我国看守所对被监管人员的人权保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来看,在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认识误区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8.
自1957年《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建立劳动教养制度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但长期以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劳动教养法律性质的认识,都是比较模糊的。公安部颁发的几个文件,甚至人大常委的法律规定,都把劳动教养与劳改并列,一些地方性法规以及法律工作者也把劳改劳教人员并列为“两劳人员”,把劳改劳教释放人员称为“两放人员”,劳动教养似乎成了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区吸毒人员不断增多,吸毒病疫在部分地方蔓延,为进一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查禁和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挽救教育吸毒者,最近,我们采取调查问卷、查档案、个别谈话和听取管教干部的座谈等方式,对350名吸毒劳教人员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发出调查问卷350份,收回346份,回收率为98.86%;抽查了部分吸毒劳教人员档案,对6名女性、9名男性吸毒劳教人员进行了个别问话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了当前我区吸毒劳教人员的吸毒、  相似文献   

10.
看守所"牢头狱霸"专指在看守所内拉帮结伙、称王称霸、恃强凌弱、寻衅滋事、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在押人员。管理上漏洞、监督不力、法律和制度的缺陷是"牢头狱霸"难以有效遏制的主要原因。只有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打击"牢头狱霸"与安全工作有效结合、日常谈话与专门心理疏导同施、加强对羁押人员教育,才能有效预防遏制和打击看守所"牢头狱霸"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刑事犯罪中,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重新犯罪现象突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犯罪个体的主观状态和社会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探求其重新犯罪的原因,构建相应的预防应对体系,以期减少并预防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12.
人权保障是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国家的进步过程,是一个人权内容不断完善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劳教释放人员常常被人们视为“另类”,对他们监控多于权利保障,防范多于引导,因此他们的很多权利难以得到保障。我国是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在维护和发展人权方面正在做出积极的努力,那么如何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完善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人权保障制度,使解教人员的回归社会保护工作有法可依,这对于推进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和维护劳教人员的合法权利,有着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看守所作为特殊的监管场所,兼具监狱的行刑改造功能和看守所的羁押看管功能。看守所羁押的对象多为未决犯,正处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少部分为已决留所服刑罪犯。未决犯在逃避处罚的侥幸心理驱使下,思想波动大,情绪极不稳定,为逃避惩处,减轻罪责,他们不惜担风险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传递信息串供、翻供、翻证,导致看守所"跑风漏气"。看守所内的"跑风漏气"问题,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监管秩序,影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威胁监所安全。必须从加强监管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强对几类人员的管控等方面,对之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4.
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四川省南充市看守所493名被羁押者施测发现:看守所被羁押人员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且主要问题集中于躯体化、抑郁、强迫和焦虑等。对此,应充分发挥过渡监室的作用,建议与当地高校紧密联系弥补管教民警与看守所心理工作人员不足、与被羁押人员众多且心理问题突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戒毒是禁毒事业的重要环节。2005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116万人,全国强制戒毒29.8万人次,劳教戒毒7万人,比2004年分别上升了9.3%和8.6%;其中,云南省强制戒毒6.14万人次,劳教戒毒1.26万人。2007年全国强制戒毒26.8万人次,劳教戒毒6.9万人,与2006年相比,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注定是触动中国法治进程的一年,从年初的“躲猫猫”开始.“摔跤死”、“做梦死”等一系列看守所在押人员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最大的困境就是看守所管理体制不合理,看守所隶属于公安机关,是羁押机关,同时承担侦查与羁押的职能,使得在押犯罪嫌疑人处在更为贫弱的地位上,这是导致侵犯在押人员权益的事件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为完善看守所管理制度,看守所应当从公安机关中剥离,交由司法行政机关来管理,确立其中立地位;强化检察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入监室直接管理是指在看守所现场管理中,管教民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监室内被监管人员的日常活动进行规范化、具体化、人性化的面对面的管理和教育。入监室直接管理的方法对管教民警管理好被监管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积极探索看守所管教民警入监室直接管理的原则、内容及操作细则,同时,管教民警入监室直接管理要有制度来保障,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综合效率,取得管理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国家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健全,劳动教养制度在实践和创新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逐渐成为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然而,正如中国法制改革的先驱沈家本先生所说“有其法,尤贵有其人”,要创办劳教工作特色,认真落实劳教工作各项制度,提高教育矫治质量,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劳教人民警察队伍。一、创办劳教工作特色,加强劳教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一)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实现劳教工作多元化的需要创办劳教工作特色,急需建立一种新型的区别于传统的劳教人员管理制度。传统的劳教人员管理制度是在简单的惩罚与…  相似文献   

19.
看守所制度的规则系统具有形式上零散、内容上发展不平衡、演变滞后、规则内容和形式均相对封闭、演变方向明确的特征。产生前述状态的原因是看守所的地位不明确、基于犯罪是"邪恶的"的传统文化而产生的被羁押人员是"邪恶的"的认识、看守所制度规则的零散化和相对秘密化。看守所制度规则系统应当附属于刑事诉讼法的母系统,包括调整看守所和被羁押人员的关系、看守所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看守所和辩护人及诉讼代理人的关系以及保障看守所秩序的规范。这些规范在形式上表现为全国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为保障法律实施的各种解释、看守所的内部管理规则和外部秩序保障规范的三级规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在劳动教养执行过程中,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可以委托劳动教养管理机关对违反劳动教养管理制度的劳教人员作出延长劳动教养期限1天以上1年以下的处罚。在实际工作中,劳教管理机关注重的是处罚的实体公正,忽略了处罚的程序公正。听证制度的引入能够赋予劳教人员在处罚过程中进行陈述、申辩、质证的权利和机会,使处罚更为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