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阎军 《北京观察》2015,(2):63-63
<正>地铁安全无小事,每一个安全隐患都可能酿成巨大的安全事件,地铁安全也不仅仅是地铁管理方的事情,每一名乘客都要积极参与。必须从提高地铁乘客安全意识和提高地铁运营方自身安全防范能力两方面着手,建立健全相关措施,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目前北京地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首先,地铁入口空间狭窄,换乘通道长,存在监控死角。一些建设比较早的地铁线路,如2号线,出入口通道数量不足且空间狭小,安检设备设置在出入口的检票闸机前,这样就把所有出入的乘客卡在出入通道中,客流增大时,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1,(11):20-24
北京。和生活其中的人们一起,正迈向现代化。它壮丽、繁华、拥挤、忙碌。在多数时间。还算安全。 但是。随着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频发,这座被称为“祖国心脏”的城市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面前,露出了脆弱的一面。同样,这也是全世界所有现代化城市的“命门”。“9·11”事件、伊朗地震、东京沙林毒气事件、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东南亚暴雨洪涝灾害……灾难不停地提醒我们。  相似文献   

3.
<正>地铁是地下铁道交通的简称,是一种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因速度快、干扰小、能耗低,被誉为现代城市的大动脉,是一座城市融入国际大城市现代化交通的显著标志,同时地铁还是发生战争等特大紧急情况下最理想的庇护所和运输载体。我国地铁建设以大城市与省会城市为主,从1969年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成以来发展很快,目前,已经建成运营地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  相似文献   

4.
李美娇 《创造》2013,(1):20
瞬间交通是一座城市的形象和窗口,交通设施的建设,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2012年,随着长水机场启航,地铁六号线通车,昆明正驶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格局破茧而出。  相似文献   

5.
风正一帆悬──安徽省城建档案事业健康发展本刊记者方劲松现代化的城市,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空间系统,不仅地上的建筑物林次栉比,而且地下的各种管线和各类工程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它们是整个城市的"血管"和"神经",关系到城市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安全。因此,一座城...  相似文献   

6.
<正>一场滂沱大雨,检验了一座城市的地下世界。大城市光鲜表面下隐藏的危险与忧患,是对于城市良心的一次次重大考验,也是对于一座城市文明与发达的硬性衡量。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城市变得不堪一击:那个曾经可以躲避众多自然灾害侵袭的"安全地带",如今危机重重。济南、武汉、北京、广州……一座座现代化城市在大雨中相继沦陷,  相似文献   

7.
车振宁  齐刚 《人民公安》2011,(19):56-57
在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安全至关重要。而在地铁安全中,旅客的安全检查是地铁安全的第一关,地铁安检系统和地铁运营系统一样,都是旅客在地铁中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范锐平 《政策》2013,(4):16-19
襄阳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是一座汲取山水之精华、蕴涵文化之灵韵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正在振兴崛起、将拥有巨大辐射带动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将这座城市引向何方,考验着我们的发展追求和责任担当,也考验着我们的思想认知和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  相似文献   

9.
地铁如今已成为现代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莫斯科地铁爆炸惨案发生后,全世界的公交系统大都加强了安全保障,北京等国内诸多城市地铁安检也纷纷提高级别.从物理结构上看,地铁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频繁的人员流动性和地铁空间的相对开放性,决定了风险源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一旦发生重特大安全事件,事中控制和后果防范的难度极大.但要想完全依赖技术手段解决所有安全问题,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为此,我们建议,要从单纯的地铁安全防控角度跳出来,转变为从全面风险治理角度构建我国城市地铁风险治理体系,以增强城市地铁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合肥市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三环九射”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城市机动车迅猛增加,使得城市静态交通的社会停车场发展滞后,人们不仅要有运行方便、快捷高效的道路系统,同时也要有方便、安全、宽敞的停车设施。这样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要解决好城市交通,不仅要从动态方面着手,还要从静态方面着手,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社会停车场。城市停车场包括:公共停车场、公交停车场、对外交通设施配…  相似文献   

11.
王金菊  徐鼎亚 《前沿》2007,(9):212-213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关注农民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危害农民工的安全隐患出发,分析造成农民工安全的原因及其对城市和谐构建的影响,提出消除农民工的安全隐患、构建城市和谐,必须加强保护农民工安全的立法,改善他们的作业环境,加强企业教育,提高农民工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14)
<正>地铁被誉为现代城市的大动脉,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实力展现,而且是解决大城市交通紧张状况的最有效方式,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加入地铁"俱乐部"。150多年前,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伦敦地铁运行,人类进入了地下轨道出行元年。多年后的今天,地铁作为疏导城市交通"大动脉"的"毛细血管",凭借其快速、准点、安全、便利、舒适等优势,已经成为解决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出行难的最主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座城市建  相似文献   

13.
正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北京地铁呈现出在建地铁工程多、运营里程长、客流量大、换乘站多、路网大客运量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地铁安全运营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地铁系统的安全风险越来越高,风险管控难度也越来越大。超大客运量常态化,考验城市安全治理能力。北京地铁日均客运量超1000万已成常态,大客流不仅冲击重要换乘车站,同时使新线与旧线运能不匹配的矛盾突出。设计标准低、标准不一致,存在安全隐患。早期线路建设标准等级、设计标准偏低,产品质量标准不高。目前地铁运营网络系统存在线路特征个性化、技术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一个月来,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反复强调一个思想,这就是:大连市现在和将来的目标,都是要努力建设成为一座不求大,但求好的城市。联系他本人的解释以及他过去的一些思想,我们领会,薄市长的意思是要通过上下左右的共同努力,尽快地切实地把大连建成一座在软、硬环境两个方面都颇具档次的现代化的国际性的花园式城市。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11,(22):36
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两面针不仅是柳州的,是广西的,更是中国的;是两面针人的,也是我们的骄傲。它的发展壮大,不仅关乎一个企业一座城市的实力,更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它牵引着我们的目光,与我们心心相连……  相似文献   

16.
<正>从城市公共安全的角度来看,轨道交通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作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承担者,公安机关有必要以风险管理和智慧警务建设为视角,进一步思考和完善地铁安检制度,以维护地铁运营安全。美国交通运输管理局(TSA)主席Kip认为,"提升安全在于三个要素,分别是人(People)、技术(Technology)以及进程(Process)"。作为一个系统项目,安检应从单一性检查走向立体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环境承载着发展与文明,寄托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一座城市的品质和精神,体现城市管理者的品位和追求。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科学、严格、规范、精细的城市管理,是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品质价值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  相似文献   

18.
一位土耳其诗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而所谓城市的面孔,就是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串起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北京精神”的提炼活动前不久很火热,国内其他城市也开始热衷寻找城市精神。国外城市精神究竟是如何寻找的昵?当你穿越一座城市,追述一座城市的历史,观察它的经济命脉,并融人到这座城市人的生活之时,你或许能触碰到一些。记者到访过世界很多大小城市,这些城市的精神究竟源于哪里?让我们一起探寻吧。  相似文献   

19.
一座城市,一种文化。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文化,都蕴含着当地丰厚的历史积淀。然而,随着近年来城乡建设的兴起和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在大规模的“城改”中,无论是城市的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古老民居,还是文化传统,都受到空前的损害与荡涤,它成了这个时代一个令人关切的文化焦点,也是一个无法坐视又无法解决的难题,历史街区、古老民居、文化传统正在我们的视野里大片大片地消失。在现代化的口号下,大型的推土机正在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以历史城镇、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文化特色和传统特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  相似文献   

20.
王阳 《山西政报》2012,(Z1):93-94
晋中市建市仅有10年时间,她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又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市10年来,这座城市承载着古老的晋商文化,焕发出时代的活力,迈开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在过去的5年中,晋中市以每年以5至10亿元左右的投资,夯实着城市基础,提升着城市品位。在"十一五"期间的城市建设中,晋中城区有了垃圾处理厂,有了天然气,实现了雨污分流、热电联供,85%以上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纵横交错的路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