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席岩 《青年论坛》2004,(3):108-109
文章分析了国外对我国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原因以及国外反倾销对我国出口及相关产业造成的严重损害。提出反对反倾销需政府、企业、行业等各方同心协力 ,积极应诉 ,争取胜诉  相似文献   

2.
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的原因及应付对策曹洁当今世界,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贸易摩擦不断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而且恶化了我国企业的...  相似文献   

3.
我省是外资大省,加入WTO,为我省外贸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契机。我省企业参与对外贫易会日益增多。但随之而来的外贸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愈演愈烈的反倾销风险。如何防范这一风险就成为我省久贸企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WTO中反倾销的规定及其影响入手,主要论述了国外对我国及辽宁省企业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诉讼活动的特点以及入市后我国及辽宁省企业的反倾销风险分析,最后提出我省应对反倾销的措施分析。力争为我省企业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目前已成为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成为国际滥用反倾销措施最大的受害者,反倾销会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学术界针对国外对我国发起的日益加剧的反倾销诉讼,对如何建立反倾销会计和加强反倾销会计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理论和实践、会计国际化与反倾销法国际化的结合上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5.
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的糖钠精和闹钟发起首例反倾销调查,①截至1996年初,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案已达200多起,涉及品种4000多种,案件之多,品种之广居世界前列。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对华倾销案出现了案件数目增大,起诉地区增多,产品范围...  相似文献   

6.
蔡蓉 《传承》2007,(8):127-128
当前反倾销越来越成为各国贸易保护利器,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对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反倾销:积极争取市场化国家地位的认定;规范会计帐目,应对反倾销调查;积极应诉倾销;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创建海外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7.
从1979年我国的出口糖精遭遇欧盟反倾销调查起,外国对华产品提起的反倾销案件近280起,影响我国出口50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然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更加开放,我国面临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外国商品的倾销。一些国外企业,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利用其惯用手段——投资设立子公司,从国外的母公司生产基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我国大量  相似文献   

8.
浅议政府在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遭受国外反倾销案例的分析 ,结合对国际反倾销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探讨了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制裁的诸多原因。文章指出 ,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将是中国经济走出去过程中所不得不长期面对的严峻问题。最后 ,作者提出了政府在规避国外反倾销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产品出口频频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和诉讼。中国已经成为反倾销调查和诉讼最多的国家之一,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随着武汉市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企业国际贸易摩擦会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0.
"非市场经济地位"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金玲  李晓燕 《前沿》2006,(1):36-40
近二十年来反倾销始终是国际经济研究的热点,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也持续升温.加入WTO后,"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逐渐成为我国企业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核心瓶颈.如何从倾销、反倾销的理论角度进行本质的分析理解,将有助于我们营造公平的国际市场环境,有助于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1.
凌丹 《理论月刊》2002,(2):61-62
反倾销是WTO允许合法实施的贸易保护手段,它已越来越多地被WTO成员所使用,并已成为美国和欧盟贸易保护的首选工具。加入WTO后,中国面临多边贸易环境,国外反倾销形势仍会十分严峻。文章在分析中国出口商品屡遭反倾销投诉的内、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增加,中国产品遭遇更为密集的反倾销,发展中国家是发起反倾销的主体,发达国家征收的反倾销税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外提起反倾销调查并不仅仅与不公平贸易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减缓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压力,中国一方面应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经济增长由出口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另一方面要增强涉案企业应对国际贸易诉讼的能力,并且中国应在WTO框架内以更积极有效的态度行使反倾销诉讼权利,保护在对外贸易中的利益和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但在贸易往来中,倾销现象也日趋严重,严重损害进口国的经济利益和产业发展,反倾销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谈判的热点问题,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反倾销立法,制止不正当贸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但同样面临着反倾销这一国际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产品附加值较低,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颇具竞争力,因此不断受到外国的反倾销调查,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  相似文献   

14.
钟基 《今日浙江》2005,(11):34-35
长三角已经成为国外对华反倾销的重灾区。一些国家不时提出的反倾销控诉和种种贸易壁垒已经对产品出口造成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积极做好反倾销应诉 如果反倾销已经进入到诉讼阶段,我们如何应对?鉴于我国在最近几年在反倾销诉讼上所作的不懈努力,并取得可喜成绩和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可以认为,我国要想在反倾销问题上取得更大的进展,就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应诉与受益关联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应诉,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交流》2002,(3):43-43
总结20年来中国遭受反倾销指控案件情况,可以归纳为这几个特点:一是出口商品被诉反倾销指控案件数量迅速增加,二是案件所涉商品种类多、范围广,三是反倾销指控的金额越来越大。面对日渐严峻的反倾销形势,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必须改变单纯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取市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的对外反倾销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近年面临的反倾销形势出发 ,论述了我国对外反倾销立法及其实践、建立我国地方政府对外反倾销运作体系的重要性 ,并重点探讨了通过建立反倾销目标监控机制、反倾销组织运作机制、反倾销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反倾销事后反馈机制以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反倾销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应对反倾销--我国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见丽 《前沿》2002,(4):9-12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 (WTO)赋予各缔约方抵制倾销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 ,是进口国可以采取的保护本国工业免受进口商品冲击 ,实现对本国贸易保护的合法手段。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WTO允许单边使用的控制进口的措施已寥寥无几 ,反倾销措施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 ,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有力武器。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经贸委反倾销反补贴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 :从欧共体 1 979年 8月对中国糖精和盐类征收反倾销税算起 ,截止 2 0 0 0年 1 2月 2 0日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累计已达 41 2起。…  相似文献   

19.
韩冰 《长江论坛》2013,(5):52-56
从倾销的经济学本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源市场配置趋势以及反倾销手段在实际运用中的复杂性和主观随意性等方面可以看出,倾销与反倾销是出口国与进口国生产者之间的“对话”与“博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连续14年遭遇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我国出口企业必须认真总结各种与反倾销有关的经验与教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改善目前频频面临反倾销调查的被动局面,才能更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相似文献   

20.
张海星 《政策》2004,(2):26-28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反倾销已经演变成为许多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它也是我国入世后所面临的一种最主要的贸易障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积极应对,保证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