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QQ传情     
他和她是在QQ上认识的。他的昵称叫“春暖花开”,她的昵称叫“冰雪”。当然,他们的交往也仅限于网上的文字交流。一年多的网上聊天,他和她都有一种相见恨晚、非你莫属的感觉,每次聊天的气氛都春意融融。这天,他们又在网上相遇了。“春暖花开”飞快打出一行文字:莫名其妙遇上你,死心塌地追求你,真心真意等待你,无怨无悔爱上你!文字后面是一朵徐徐盛开的玫瑰,闪烁着“我爱你”三个字。“冰雪”的心里满满的暖暖的。为了试探他是否真心,她选择了一个带问号的表情。“春暖花开”迫不及待地献上了一颗火红的心型图片,上面写着“至死不渝”。他早…  相似文献   

2.
漫画与幽默     
马克·吐温的幽默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去拜访法国名人波盖,波盖是一个喜欢挖苦人的文人,他想取笑美国历史很短就故意说道:“美国人在无事闲暇时往往爱想念他们的祖先,可是一想到他们祖父一代就不能不停止。”马克·吐温立刻以充满诙谐的语句反击说:“当法国人无事时,总是尽力想找出他的父亲是谁。”发信父亲让儿子去邮局发信,儿子走了以后,父亲才想起忘了在信封上写地址。当儿子回来后,父亲赶忙问:“你没有发现那封信没写地址吗?你还没有把它投进信箱吧?”“已经投了。没写地址我倒是早就发现了。”“那你为什么不说呢?”“…  相似文献   

3.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火车站和列车在3月11日晨发生爆炸事件,已造成200人死亡,至少1500余人受伤,这次列车爆炸事件,是西班牙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也是欧洲自洛克比空难后死伤人数最多的恐怖主义行动。事件发生次日晚,西班牙全国4000万人口中的1140万人走上全国8000多个城市的街头游行,声讨恐怖主义罪行。以往欧洲各国多次发生恐怖主义事件,如法国发生多起阿尔及利亚武装分子制造的爆炸事件;意大利饱受“红色旅”恐怖行动的“摧残”;巴德尔·迈因霍夫团伙在德国制造了一系列恐怖主义事件;希腊至今未能根除臭名昭著的“11月17日团伙”,因此,…  相似文献   

4.
情报迷雾     
1943年4月30日凌晨4时30分,海面上雾气茫茫.英国“萨拉福”号潜水艇在西班牙南岸韦尔瓦河口一公里处的地方冒出了水面。几个水兵吃力地把一个笨重的箱子抬上甲板,从箱子里抬出一具男性尸体,他们给他穿上膨胀的救生衣后,再将救生衣划破,把尸体轻轻地放进海里,随后又扔下一个救生橡皮艇和一对划桨。潜艇慢慢地沉入水底。当天上午,一个渔民发现了尸体,他把尸体交给了西班牙海军巡逻艇。英国驻马德里大使馆接到这一不幸的通知,还收到了这位“皇家海军少校威廉·马丁”的遗物:身份证,少量的钱币,香烟,火柴,一串钥匙,两张戏标存根…  相似文献   

5.
大巴山中,一个叫做“忠义村”的小村子 左全明回到老屋时,正遇着父亲下地去。他接过父亲肩上的锄头,来到绿油油的麦地里,他一边锄地,一边告诉父亲,明儿一早,他就要去县里报到,往后回家的时候就少了。 父亲默默地听着儿子的述说,老半天才直起腰来。儿子正看着他,等待他的教训呢。 父亲拄着锄把,说:年轻人要服从分配,不要老想着家里,田里的活,我和你娘能对付。有一句话,无论你今后走到哪里  相似文献   

6.
少见的情书     
少见的情书安妮收到未婚夫的来信。只见信上写着:“亲爱的,我想念你!想念你那金丝卷发,浅蓝色的眼睛,高高的颧骨,还有你左手上的伤疤以及1.65米的身高。”安妮的女朋友见了这信说:“这封情书确实少见。你的未婚夫是干什么的?”“他在警察里专门写寻人启事。”...  相似文献   

7.
一、一个不该忽略的重要文学现象 海明威最出色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年发表后,在国际评论界引发了一场论战。论战的焦点是:海明威属哪国作家,《丧钟为谁而鸣》属哪国作品。论者各持所据。争论不休。因为海明威是美国人,作品用他本国语言写成,有人认为他是美国作家,《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文学作品。可是,海明威几乎在西班牙呆了近二十年,他不仅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十分深广地表现了西班牙民族的生活斗争和民情风貌;而且其《丧钟为谁而鸣》,被国际评论界公认为是反映西班牙内战最成功的作品,将海明威看作西  相似文献   

8.
王立常 《创造》2001,(1):47
“吕氏春秋”上有则故事说,梁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村子,“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乡里有个老人到集市上喝醉了酒回家,这个奇鬼就装成这个老人的儿子的形状,一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里,酒醒了,责备他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的嘛,哪一点对你不慈爱啊 ?我喝醉了,你一路上那么捉弄我,是什么道理 ?”儿子急得哭着跪在地上说:“作孽啊 !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昨天我到东边村子收债去了,不信可以问东村的人啊 !”他父亲相信了他的话,怀疑是奇鬼折磨他,准备“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剌杀之”。第二天,老人到市上去喝…  相似文献   

9.
刘瑞常 《中国保安》2003,(11):22-24
中国外交部今年7月16日通过外交部网站发表公报,提醒中国公民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公干或者旅游要特别注意安全。外交部的这份公报说:“中国外交部领事司提醒即将赴西旅行的我国公民及相关团组,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避免或减少偷抢事件发生。”中国外交部所做的提醒十分重要,也十分及时。笔者在马德里工作和生活两年多来,所见所闻许许多多活生生的偷抢事件,得出的结论是:马德里是西班牙也是欧洲最不安全的城市之一,对中国公民来说尤其如此。马德里的社会治安问题始于许多年前,而今愈演愈烈。马德里偷、抢、杀的对象不限于中国人,而是针对全…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父亲,一个在北京做保安的父亲。因为儿子有一个做保安的父亲,所以他见到他父亲的时间还不如他每天早晨喝牛奶的时间多。因为“非典”的缘故,今年六月份的休假泡汤了。儿子在电话里说:“我想你。”一下子把我激动得眼泪汪汪。等我回过神,才有点明白,我想儿子是真的,儿子想我,怕是“别有用心”。儿子是很现实的,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叫“叔叔”的爸爸对他不错。“叔叔”每年的六月份到家里一次,会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叫“叔叔”的爸爸会抱着他出去玩儿,而且肯为他花钱。更重要的是,当妈妈向他动手挥舞鸡毛掸子的时候,这个人会很及时地…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4,(3):31-31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3月11日发生的火车连环爆炸案震惊了世界。这一事件造成190余人死亡、1800多人受伤的惨剧发生。并直接导致西班牙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但其影响所及已远远超出了西班牙一个国家。种种迹象表明,“3·11”事件对欧洲的反恐战略、政治格局和一体化进程,以及对欧美关系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正在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时代潮》2004,(7)
聚焦恐怖阴影笼罩欧洲“马德里大屠杀的规模和不分肯红皂白地把平民作为袭击目标的方式可能是‘9·11’袭击以来的一种令人惊恐的新趋势。”——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发生了火车站系列爆炸事件,造成200人死亡,1500人受伤。  相似文献   

13.
1954年9月27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那天夜里,他的秘书走进他的办公室,三呼“委员长”不得其应。事后刘少奇郑重地告诫身边工作人员:“在我们党内,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毛主席,一个是周总理,一个是朱总司令,大家称他们是主席、总理、总司令,都习惯了,不必改。其他人,应该一律称同志。”刘少奇虽然不让称其委员长,但他牢记委员长的职责,他经常说“:人民信任你,你就决不能辜负人民的信任”,“人民给你多大的权力,你就负多大的责任”。当时刘少奇在党中央担负着繁重的工作,特别是八大后主持中…  相似文献   

14.
1953年春天,以父亲开始他们那一辈人开始的寻找。 1953年春天,我的父亲杨鸣岗从昆明带着他的收音机,和解放军一起走进深山老林寻找苦聪人。我了解苦聪人,就是从小听父亲讲述寻找苦聪人的故事开始的。 听父亲说,那时的苦聪人,睡在树丫上,饿了吃生果,冷就裹张芭蕉叶。解放军钻进密林草丛中一个个地找,苦聪人怕,你找到东边,他躲到西边,就是不出来。后来找到了,像电影里放的一样,是头人李老大站在山坡上,张大嗓子到处喊:“李二柯,出来嘛,政府家的解放军要得罗。”然后一家一家从宽阔的老林中聚拢了来, 苦聪兄弟长期…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三十五个年头了。去年岁暮,我访问了行知先生在北京从事科技工作的次子晓光。陶晓光已经六十三岁,面容酷似行知先生。他向我谈起了他父亲的往事。“父亲有宏大的抱负。一九一七年,他在由美回国的轮船上就向朋友们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当时回国的留学生纷纷谈论着他们返回祖国後的计划和理想。父亲曾明确表示:要使全中国的人都能受到教育!”陶晓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现实生活中,确有那么一些不“琢磨”事,而专“琢磨”人的人,他们平时总在挖空心思地“琢磨”领导有什么“喜好”和“需求”。如果领导者表露了自己的“喜好”,就会正中投机钻营者的下怀,使他在“官场调查”中轻而易举就摸清了情况。你爱好吃喝,他就会安排你“一条龙”服务”;你喜好“砌长城”,他就让你“赢”个开心,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17.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曾一度怕人瞧见和父亲在一起。他身材矮小,走起路来跛得厉害,我们一道外出时,他的手要撑在我的胳膊上才能保持身体平衡。路人那种讨厌的目光,令我内心痛苦辗转。而父亲注意到了,尽管心里不自然,表面上却镇定自若。 我们两人的脚步协调起来比较困难,他蹒跚而行,我又缺乏耐心,所以,我们一起行走的时候从不多说话。但每次出门,他总免不了交代:“你定步伐,我努力跟上。”  相似文献   

18.
漫画与幽默     
救错对象三个年轻人从水里救起一个美国政客,他很感激他们,问他们需要他帮什么忙,以回报救命之恩。第一个说:“我希望进入西点军校,但是,我的成绩不理想。”政客说:“不要担心,这个问题好办。”第二个说:“我申请进入安那波利大学,但是被拒绝了。”政客说:“没问题,你会进去的。”第三个说:“我希望被埋在阿灵顿国家烈士公墓。”政客说:“公墓?为什么?”他回答:“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了你,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杀掉。”谈名气三个美国商人在俱乐部谈论什么是名气?一个说:“名气就是应邀到白宫去和总统会谈。”第二个说:“…  相似文献   

19.
开心乐园     
有一个人在银行开户,委托银行职员为他填表。“你的姓名?”银行职员问。“费费费雷罗·彼彼彼得洛维廷·帕帕帕里奇。”“对不起,您口吃吗?”“不,我父亲口吃,我出生后,那个为我进行户口登记的警察是个白痴!”监狱长问临刑前坐在电椅上的死囚:“你还有什么要求吗?”死囚说:“我只希望你在行刑的时候能握住我的手,让我心里好过一点。”某设计人员在绘制一张图纸时,将上面的“1×1000”误写为“1000×1”。项目主管发现后,把他狠狠批评了一顿。他不服,问主管有何不同,主管反问道:“你跟一个女孩约会1000次,与跟1000个女孩各约会一次,能是一回…  相似文献   

20.
赵小兵  钟伟 《今日浙江》2006,(12):42-43
在44岁的唐利民身上,有3个响当当的头衔:展望村党委书记、浙江展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总裁。第一个是党的基层干部,第二个是民企老板,第三个他自喻为“国企打工仔”。一家香港媒体的记者曾经这样问过他:“3个角色中,你最看重哪一个?”唐利民回答说“:最看重的还是村党委‘班长’这个岗位。”他以朴实的语言为自己的选择做了注释: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展望村的水土和乡亲父老养育了我;我父亲给我取了“利民”的名字,希望我长大后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把家乡建设好,带领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是我的责任,也是实现我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